您现在的位置: 资讯 > 各界热议

全年保“5”可期!广东经济由逐步复苏向常态化增长转换

2023年07月19日 来源:南方日报

[ ]

  7月18日,省统计局发布上半年经济数据,上半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909.8亿元,同比增长5%,明显高于广东去年全年1.9%的经济增速、也高于疫情三年年均4%的增速,向好趋势明显。

  “在前期积压需求释放、政策力量支撑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广东经济恢复性增长,主要指标全面恢复性增长,当前正处于由逐步复苏向常态化增长转换的关键时期。”省统计局局长杨新洪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5%的GDP增速来之不易。今年以来,全省经济整体向好,二季度延续恢复态势、好于一季度,多项指标与全国经济同向增长,“三驾马车”数据结构持续优化……通过种种事实与数据,展望全年增长5%以上的目标,不难看到广东奋力“冲线”的后劲。

  (一)

  广东经济实现与全国经济

  同向增长

  上半年,广东GDP同比增长5%,尽管这一增速低于全国同期0.5个百分点,但地区生产总值达62909.8亿元、占全国比重10.6%,这不仅让广东稳住了经济大盘,更在我国经济逐步企稳向好中扛起勇挑大梁的责任担当,朝着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锚定5%以上的全年经济目标扎实前进。

  如今,广东GDP总量已经连续34年居全国第一,去年地区生产总值逼近13万亿元。在如此庞大的经济体量基础上,广东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都意味着更大的增加值,也意味着要保持GDP稳步增长,广东更要付出加倍努力。

  要更好地理解5%这一增速,还要将视野放到更大的世界格局、更长的历史周期里——

  经过改革开放45年的发展历程,尤其是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连续十几年的两位数高速增长之后,广东GDP增速的增长曲线逐渐趋于平缓。

  眼下,无法忽视的客观现实是,全球经济增长低迷,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外向型特征明显的广东受影响首当其冲,风口浪尖的承压剧增。

  与此同时,受全球市场影响消费电子行业增速趋缓,燃油车市场持续低迷,石化行业整体走弱,钢材、陶瓷等建材需求不足……广东多个支柱及优势产业进入行业调整期,发展压力进一步加大。

  观察广东上半年以来的表现,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在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的基础上,虽然4月份部分指标有所波动,但进入5、6月份后再度企稳。相比起疫情前2019年同期6.5%、去年同期2.5%的增速,广东GDP增长呈现出向疫情前水平靠拢的良好势头,再一次展现出强大韧性与修复力。

  更要看到的是,广东上半年多个主要经济指标好于一季度,如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一季度加快2.3个百分点……“从这些指标的增长来看,广东经济实现了与全国经济的同向增长。”杨新洪表示。

  发展之路从来不是一马平川。在应对一系列风险挑战过程中,经济大省广东不断地强身健体、发展壮大。

  (二)

  “三驾马车”数据

  传递结构优化信号

  规模是广东经济发展的优势,也是回暖复苏的底气。

  7月3日,我国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广州下线。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达成第一个1000万辆,用了15年;完成第二个1000万辆,仅用了17个月。在这其中,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全国总产量比例达28.59%;1—5月,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11%,累计产量达81万辆。

  从产业化到规模化,从市场化到全球化。广东从传统汽车第一大省迈向新能源汽车第一强省的进程,正是始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的具体体现。

  如今,广东拥有制造业全部31个大类,其中15个规模居全国第一。作为制造业第一大省,广东有足够规模容纳多条技术路线竞争成长,让真正具备竞争优势、符合产业升级方向的产品和企业快速成长。

  同时,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广东规模巨大且相对稳定的人口数量,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推动力。去年,全省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双双过亿,这不仅说明广东对全国人才仍具有强大吸引力,也意味着更广阔、更有潜力的市场空间。

  如果从“三驾马车”的数据来看,广东经济结构优化的信号进一步显现——

  投资方面,上半年,广东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4%,工业投资增长23.2%;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8.2%。特别是新动能快速培育,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1.3%,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18.9%,增速分别高于全部投资16.9个、14.5个百分点。

  “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全省投资开始大幅度增长并向第二产业倾斜,前期的投入有望在下半年或者更长周期的未来见效。”广东省政府参事、省社科院研究员王珺指出。

  消费方面,上半年,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3万亿元,同比增长7.4%。特别是接触性聚集性服务业经营情况持续改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6.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10.3%。随着一系列消费刺激政策出台和暑期、中秋、国庆等重要消费节点到来,消费有望进一步回稳。

  出口方面,今年前5个月,广东外贸进出口保持增长,新兴市场贸易不断发展。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同比增长8%,占进出口总值的29%。

  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广东在新兴产业的赛道上爆发式发力,抓住新动能,抢占新机遇,实体经济支撑作用有望进一步强化。

  结构的优化,预示着突破和转机,也蕴藏着涅槃重生后的更多可能。

  (三)

  尽最大努力,挖最大潜力

  争最好结果

  当前是广东经济恢复和产业升级关键期。站在上半年5%的增速基础上,要实现全年目标,广东的态度是:尽最大努力、挖最大潜力、争最好结果。

  记者在7月13日举行的《广东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半年,广东市场经营主体已达到1725万户,占全国1/10。广东制造业总产值已突破16万亿元大关,拥有70余万户制造业企业法人和一大批优质企业、8个万亿元级战略性产业集群、17家世界500强企业。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指出,广东经济“数量”方面优势突出,一方面体现在工业门类齐全,另一方面则是数量庞大的民营企业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如果从“质量”的维度来看,广东在民营企业发展水平、关键领域技术研发等方面,仍有提升、突破的空间。

  今年以来,广东多部门联合出台一揽子综合性政策,推出涵盖工业、农业、金融、投资、外贸等重点领域的专项举措,为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打了一针“强心剂”。

  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广东必须更加主动转变发展方式,更加强化吸聚高水平要素资源的势能,推动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

  6月20日召开的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明确指出,通过加强对内开放、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粤港澳合作、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建设海上广东等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拓展经济纵深。

  向省内走——面对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最大短板,广东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快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全面推进海洋强省建设,打造海上新广东,为上半年的经济回暖复苏注入了新动力。

  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6%,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2%,高于城镇的6.5%。7月公布的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显示,去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1.8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4%。

  向省外走——以珠江口为核心,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总量已突破13万亿元人民币。沿着珠江流域,泛珠地区以全国五分之一的国土面积,贡献了三分之一以上的经济总量。放眼全国,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的相互衔接、协同联动,为广东打开了更大的增量空间。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秘书长范恒山认为,推动区域内重大战略联动融合,不仅能充分激发每一个重大战略的潜能,还能促进区域整体协调发展和整体提升。

  放眼全球——今年以来,广东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不仅迎来多国政商界代表团,更主动出击、派出招商团奔赴全球“揽生意”。1—5月,全省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27亿元,同比增长0.9%;新设外商投资企业7736个,同比增长64.2%。

  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展望全年发展目标,广东步履坚定,越走越稳。

  (记者 黄叙浩 吴哲 策划 王溪勇 统筹 吴哲)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