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6日,广东省大湾区办正式印发《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第一批)》。第一批典型案例共20个,涵盖要素跨境流动、营商环境、民生融合等重点领域。首批典型案例是广东省深入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实施“湾区通”工程为抓手,在推进工作中形成的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和引领性的经验和做法。【点击查看案例详情】
开展港澳律师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取得内地执业资质和从事律师职业试点工作,允许取得大湾区律师执业证书的港澳律师从事一定范围内的内地法律实务,突破了港澳律师不能从事内地法律事务的限制,打破了内地与港澳不同法系之间的制度壁垒。
依托中国(广东)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成上线粤港澳大湾区跨界车辆信息管理综合服务平台,在数据安全传输和严格管控的前提下,通过创新跨部门数据交换共享方式,方便群众在线“一站式”申办粤港、粤澳两地牌车辆审批备案业务。
“港澳药械通”是经国务院授权,允许临床急需、已在港澳上市的药品,以及临床急需、港澳公立医院已采购使用、具有临床应用先进性的医疗器械,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打通了创新药械快速进入内地的通道,实现三个方面创新突破。
2022年3月29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域外法查明通”平台正式上线。平台高效整合域外法查明资源,嵌入域外法案例检索、法律法规检索和可视化统计分析三大功能,为法律从业者、社会公众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域外法查明途径。
“跨境理财通”是在明确业务流程、限额管理、投资者保护、信息报送及业务监管等方面内容的基础上,支持粤港澳三地居民个人跨境投资对方银行销售的合资格投资产品或理财产品,首次打通了境内外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是大湾区金融领域在整合三地规则、系统、产品和服务优势方面的一次成功尝试。
粤港澳大湾区专属重疾险对接港澳实现多项首创。其中,“粤港澳大湾区产品专属重疾表”于2020年11月5日成功发布,这是我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区域性重疾发生率表,拉近了内地产品与港澳产品的定价基础差距。
2021年,深圳市创新地方政府举债机制,成功在香港发行50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开创内地地方政府赴境外发债先河,并于2022年再次在香港成功发行50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