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酷又飒!00后小姐姐在湾区建大桥

2024年12月10日 来源:南方+

[ ]

  “我就是冲着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来的。”回想起2022年只身从沈阳坐高铁前往吉林参加招聘会的情景,马倩倩的眼神中都会闪烁出炽热的光芒。

今年24岁的马倩倩,是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全线唯一的女施工员。

今年24岁的马倩倩,是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全线唯一的女施工员。

  12月11日,粤港澳大湾区跨江跨海通道将再次“上新”,横跨珠海和江门之间海域,黄茅海跨海通道即将正式通车。

  今年24岁的马倩倩,是该项目全线唯一的女施工员。

  两年多的时间,这位00后姑娘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毕业生,成为了一名能独当一面的一线施工技术员,如今迎来她的圆梦时刻。

黄茅海跨海通道起于珠海高栏港经济区,横跨黄茅海水域,终至江门台山市,全长约31公里,其中跨海段约14公里。

黄茅海跨海通道起于珠海高栏港经济区,横跨黄茅海水域,终至江门台山市,全长约31公里,其中跨海段约14公里。

  从“小姑娘”到“马工”

  云雾与海浪交相呼应,红树林间白鹭飞舞,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首先吸引到马倩倩的便是这幅生态美景。

  2024年6月,因项目部人员调整,保利长大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T5合同段西引桥管理人员面临空缺,现场点多线长,是块难啃的“硬骨头”,一时间人手不够,无人能上。这时马倩倩主动请缨:“要不我来吧!”

9月27日,黄茅海跨海通道上,马倩倩正在检查伸缩缝施工进度。

9月27日,黄茅海跨海通道上,马倩倩正在检查伸缩缝施工进度。

  刚进入施工现场时,马倩倩遭遇了诸多质疑。“你来现场干什么?你怎么会来这里?在办公室吹空调不好吗?” 这样的声音不绝于耳。在这个传统上以男性为主导的施工一线,这个年轻女孩显得格格不入。

  但马倩倩并没有被这些质疑声吓倒,反而将其化作前进的动力。

9月27日,黄茅海跨海通道上,马倩倩正在检查施工安全。

9月27日,黄茅海跨海通道上,马倩倩正在检查施工安全。

  不同于摄影美图上的美好、雄伟,尘土飞扬、机器轰鸣的嘈杂景象才是施工一线的常态。

  从今年6月到8月,白天,马倩倩要顶着烈日在施工现场奔波,与各种材料、器械打交道,跟手里6个施工队、70多名工人沟通,检查工程进度、监督施工质量,每一个细节都不敢有丝毫马虎;夜晚,还要埋头整理资料、绘制图纸、计算数据,为第二天的工作做精心准备。

  内外业的无缝衔接让她几乎没有了喘息的时间。

  其中,桥梁伸缩缝施工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工期紧迫、工程量浩大且质量要求极高,作为桥梁在温度作用下“呼吸”的载体,伸缩缝不仅要承载车辆轮胎的反复冲击,更关乎行车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9月27日,黄茅海跨海通道上,马倩倩正在陪同业主验收伸缩缝。

9月27日,黄茅海跨海通道上,马倩倩正在陪同业主验收伸缩缝。

  马倩倩接手后,扛住压力,合理安排工作面,紧抓工效,严控质量,及时总结经验,按计划圆满完成全线100条伸缩缝施工,其中黄茅海大桥西侧两条D1360型伸缩缝安装仅用20天完成,为全线其他附属工程施工保证了作业面。

  “管理西引桥后,别人问我负责哪里,我都豪气说出,整个引桥都归我管。”马倩倩笑着说道,“大家从一开始称呼我‘美女’‘小姑娘’,到现在称呼‘马工’,我觉得很自豪,说明能力得到了认可。”

  黄茅海跨海通道江门一侧,鹭鸟成群结对在此嬉戏,与远处的大桥相映成趣 。

黄茅海跨海通道江门一侧,鹭鸟成群结对在此嬉戏,与远处的大桥相映成趣 。

  为了心中热爱,由“i”变“e”

  在马倩倩看来,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复杂精妙的工程技术、雄伟壮阔的大桥结构宛如神秘的宝藏,散发着无尽的吸引力。这种对技术与建筑美学的痴迷与向往,成为她踏上筑桥之路的初心。

9月27日,马倩倩望向正在建设中的黄茅海跨海通道。

9月27日,马倩倩望向正在建设中的黄茅海跨海通道。

  在大学期间,马倩倩常常浏览桥梁方面的杂志和公众号,一下就被黄茅海跨海通道深深吸引。

  当得知参建单位保利长大在招聘时,她主动查询面试流程,由于自己所在的沈阳建筑大学面试时间较晚,为了不错过机会,她毅然从沈阳坐高铁前往吉林建筑大学参加面试。“我能去黄茅海吗?”面试时,她的热情与执着让面试官印象深刻,当场便与她签订了合约。

  身处海上,六七级的海风呼呼拍来,声音但凡小了就会被吞没。作为一个典型的“i人”,马倩倩从不敢大声说话,到为了进度、质量、安全与工班及合作单位据理力争,变为了大声表达自我的“e人”,沟通协调能力、逻辑思维方式都得到不小的突破和进步。

  攻破了“语言关”,随之而来的“业务关”成为了她成长路上的又一重要关卡。

9月27日,黄茅海跨海通道上,马倩倩正在开车前往施工地点。

9月27日,黄茅海跨海通道上,马倩倩正在开车前往施工地点。

  伸缩缝锚固区混凝土表面裂纹是桥梁建造过程中要面对的通病,为了减少裂纹,马倩倩积极参与到项目部进行的蒸汽养生与普通保湿对照试验中。

  夏季白天温度过高,浇筑混凝土是在晚上。伸缩缝收面、等待静停就需要5个小时,待达到蒸养条件已经是深夜,她需要和同事在现场把控每一个细节和步骤。

  “最晚的一天凌晨2点才搞定,因为帮工人搬了点材料,第二天上班打卡指纹都识别不出来了!”马倩倩笑着说。可喜的是,做完了4个对照组,通过测不同时间段的混凝土强度,项目组形成了一套伸缩缝蒸汽养生工艺流程,裂纹情况得到改善。

  “黄茅海跨海通道是一个足够宽阔的平台,工程复杂、施工难度大,能得到全面的锻炼,自己在技术、实操等方面提升很大。”马倩倩认识到,刚毕业就能参与重点工程建设,自己足够幸运,能做的就是在实践中不断汲取养分。

从“小姑娘”到“马工”,马倩倩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从“小姑娘”到“马工”,马倩倩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我老家在西北,甘肃定西,爸妈很少出远门。黄茅海跨海通道就要通车了,我希望到时候可以带家人过来,开车到桥上走一走,看看大湾区,希望他们也能为我感到骄傲。”临近通车,回想这两年多的建设历程,马倩倩心中泛起一丝遗憾 ——感慨自己加入项目的时间有些晚。

  未来,她希望能参与更多像这样的重点工程,坚持心中所爱,继续为国家交通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珠江西岸、南海之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拥有世界最大跨径三塔公路斜拉桥的黄茅海跨海通道身姿挺拔、格外优美。

珠江西岸、南海之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拥有世界最大跨径三塔公路斜拉桥的黄茅海跨海通道身姿挺拔、格外优美。

  脚本/采写:南方+记者 李赫 

  拍摄:南方+记者 钟志辉 石磊

  剪辑:南方+记者 周鑫宇

  设计:谭唯

  编辑:龙达洋

  策划:袁佩如 张由琼

  通讯员:常大 程家玟 马明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