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8日 来源:粤港澳大湾区门户网
2月26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公布2025/2026财政年度特区政府财政预算案。预算案中既有巩固基础、提速发展的针对性措施,也有守正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的具体举措,重点包括科技创新、北部都会区建设、巩固及提升优势产业、集聚人才、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联动、加速绿色发展等方面。
优先投入资源加速北部都会区建设
陈茂波表示,北部都会区对香港社会和经济发展至为关键,能加速科创产业发展,让香港能更深度参与大湾区建设,同时为市民创造优质的事业发展机会和生活环境。香港特区政府将会继续优先为北部都会区投入资源。
预算案明确了香港北部都会区重点发展的产业及空间布局:科创方面,推出新政策,促进河套合作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下称“河套合作区”)香港园区、深圳园区间创新要素跨境便捷流动;高端专业服务和现代物流方面,在港深“东进东出,西进西出”的跨境货运布局下,在口岸周边策略性布置物流用地;专上教育方面,预留约九十公顷土地,发展“北都大学教育城”,包括第三所医学院;文化体育及旅游方面,香港会根据区内独有的特色,发展文体旅产业,推动生态旅游。
为全速推动北部都会区的建设和产业引进,香港特区政府将试行“片区开发”,以河套合作区、新田科技城、沙岭数据园区三个片区,试点邀请市场提交意向书,由今年下半年起陆续为试点招标。
陈茂波说,河套合作区是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合作平台,在政策创新、要素流动、科研项目落地等方面具备独特优势,香港高度重视河套合作区的发展。香港园区今年将进入营运阶段,第一期的首三座大楼正陆续落成,首批涵盖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产业的租户将会在年内进驻。香港特区政府已预留37亿元(港元,下同)加快完成河套合作区香港园区第一期的基建及公用设施。同时,香港特区政府将挑选合适地块并于今年征求私人发展计划,借助市场力量加快发展。预期香港园区全面发展完成后,对香港经济的贡献每年可达520亿元,并创造约52000个职位。
为配合北部都会区建设,在铁路方面,香港与深圳正推进两个跨境铁路项目,预计于年内展开港深西部铁路(洪水桥至前海)项目的勘查及设计研究,以及北环线支线的详细规划及设计。
加强与大湾区城市联动
陈茂波表示,香港要发挥好“一国两制”优势,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善用内联外通的特点,加强与海外特别是“全球南方”的新兴市场联动,做好“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角色。
预算案将“加强与大湾区城市联动”作为独立章节,明确了将在医疗、金融、人才等方面加强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合作。
· 医疗合作方面
港深共同建设的“大湾区临床试验协作平台”是大湾区合作的标杆项目之一。香港特区政府争取在年底前成立“真实世界研究及应用中心”,结合“港澳药械通”数据,加快新药在香港、内地和国外审批上市,促进在香港进行先进生物医药技术研发、临床试验及应用。
医院管理局(医管局)通过多项人才交流计划,引入包括内地尤其大湾区的医护人员与本地医护作专业和临床工作交流,促进相互专业提升,长远建立区域医护人才库。
· 数据互通方面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香港)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标准合同》便利措施有助获授权的个人信息安全合规跨境流动,自推出以来,得到电讯业界正面反馈,该措施已开放给其他业界参与。
· 金融合作方面
香港金管局与中国人民银行去年签订了《关于跨境征信互通业务试点的谅解备忘录》,在深圳与香港间先行先试,业界反应积极。香港特区政府会逐步增加试点,进一步便利企业跨境融资。
· 青年交流方面
香港劳工处今年起将“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的参加资格放宽至29岁或以下持副学位或以上学历的青年,而向企业发放的津贴上限,将上调至每人每月12000元,为期最长18个月。
· 运输物流合作方面
香港机管局与珠海交通控股集团于去年底签署入股珠海机场股权合作协议,为双方的客货运互联互通提供更坚实的基础。此外,香港与东莞合作的“海空联运模式”已有21家航空公司和125家物流公司参与。位于东莞物流园第一期首阶段的永久设施,预计年内完成,而第二期前期研究也即将开始。
· 建造业合作方面
去年成立的香港建筑科技研究院正调适不同地域在测试及认证要求上的标准,以促进优质并具成本效益的建筑物料在本地应用,该研究院将与广东省相关机构于短期内开展湾区标准的策略性研究。
香港特区政府正与广东省合作,积极推动大湾区“组装合成”建筑的优势互补和产业发展,聚焦“组装合成”建筑的研发、品质认证和国际市场推广。在人才上,香港特区政府与广东省已成功建立香港首批工程专业人才的职称评价机制,并会将其逐步扩展到其他具备条件的建造相关专业。香港特区政府也会与广东省及澳门特区合作,为建造业技术工人及技术人员拟定湾区技术标准,以及推展“一试多证”。香港特区政府即将公布首个试行工种的湾区标准。
· 法律合作方面
香港律政司正全力推动建立大湾区律师特定平台组织,更好支持律师发展业务及建立品牌,律政司也会积极推动设立大湾区法律资讯平台,加强法律信息的互通。
· 前海合作发展方面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是大湾区内重大合作平台之一。自《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出台以来,港深合作在多个政策范畴都取得实际进展。例如,港交所控股的前海联合交易中心,全年成交金额已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并营运国家唯一的大豆离岸现货交易平台。
在前海实践“港资港法”成果的基础上,香港律政司与内地相关部委合作,扩展“港资港法”和“港资港仲裁”至其他大湾区试点城市,为香港投资者营造更便利的营商环境。
数码港积极与前海管理局对接初创企业落户两地园区,至今十多家数码港企业正探讨落户前海,而两家从事人工智能及数码娱乐的前海企业也已落户数码港。
香港会继续支持前海先行先试,推动更多政策创新和突破,让成功经验辐射至整个大湾区以至全国。
加强与内地互联互通、联动发展
预算案提出了多项联通内地、助力内地企业发展的有关举措。例如,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管局正积极落实内地和香港快速支付系统的互联,为居民提供全天候即时小额跨境汇款服务,预计最快在年中推出;鼓励内地企业落户香港,建立管理离岸贸易和供应链的国际或区域总部,贸发局会提供一站式专业咨询服务,协助建立市场联系、了解海外市场法规;协助特专科技和生物科企筹融资发展业务,特别是已在内地上市的公司,港交所正积极筹备开通“科企专线”,便利有关企业的上市申请准备工作;优化“输入内地人才计划”和“一般就业政策”,容许具专业技术资格及经验的年轻非学位专才来港等。
香港还将强化财政整合,抓紧机遇,加速推动香港经济高质量发展,部分内容或将影响内地居民,如,自2025/2026年度第三季起,将飞机乘客离境税由现在的每位乘客120元增加至200元,预计每年可增加约16亿元收入;各项人才及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将收取申请费600元,并把签证费按逗留期限长短上调至600元或1300元。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