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6日 来源:新华网
2月25日,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市长覃伟中代表深圳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
南方+注意到,报告多次“点名”河套,称“河套开发建设掀起新热潮”,并提到2024年河套多项成果数据:挂牌成立20个高水平科研机构,建成4个产业中试熟化服务平台,新获批设立3家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园区科研人员超1.5万名……
2025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河套深圳园区也将迎来发展的第一个关键节点。
过去一年,河套取得了哪些突出成果?新的一年,深圳对河套有何期待?南方+对报告中的“河套元素”进行了梳理。
搭平台 科技创新迈上新台阶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位处香港北部都会区与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天然交汇点,是继横琴、前海、南沙之后,粤港澳大湾区又一重大合作平台,也是目前唯一以“科技创新”命名的合作区,被赋予“打造世界级的科研枢纽”的重要使命。
报告提出,过去一年,河套深圳园区相继挂牌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际总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中心,引进苹果应用研究实验室、生命科学与能源材料创新研究院、华润生命健康研院等20个高水平科研机构,建成智能化自动化药物发现等4个产业中试熟化服务平台,新获批设立全球计算联盟等3家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科技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目前,河套深圳园区已建成以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技术中心为引领,中试基地为基础的创新平台,正打造“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全链条创新生态。
创新资源整合带来科创成果的不断涌现。2024年2月,“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会召开,位于河套合作区的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玻色编码纠错延长量子比特寿命”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此项成果亦被报告重点提及。
新的一年,平台建设不能停,报告为河套下发了“任务书”:高水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际总部、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生命科学与能源材料创新研究院等创新平台,新引进高水平科研机构、顶尖企业研发中心8个以上,新建产业中试熟化服务平台3个。
当通道 改革活力持续释放
“深港合作”是河套合作区另一鲜明特色。根据《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到2025年,深圳园区将基本建立高效的深港科技创新协同机制,与香港园区基本实现要素流动畅通、创新链条融通、人员交流顺通。
当好通道,就是要发挥河套合作区“一国两制、一区两园”优势,以改革破解制约创新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成为链接国际创新资源与内地市场的战略枢纽。
报告指出,过去一年,河套合作区“一区两园”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推动出台河套税收优惠政策、海关“10条”,“一号通道”车辆出入境审批权下放深圳,“科汇通”试点扩展至全市。
目前,河套深圳园区已建立起“四流三制”的国际化科技创新机制体制,不仅在“人财物数”四方面持续强化内外创新要素联动,也在法制、税制、科研体制三大领域全面与香港、国际接轨。
新的一年,报告提出,深圳要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加强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软联通”。推动科研经费、科研设备跨境便利流动。
对河套而言,就包括要建成投用新皇岗口岸,规划建设河套跨境专用口岸。推动出台河套深圳园区条例,加强与香港园区建设时序、重点领域、重大项目的衔接,推动“白名单”管理、分线管理等政策落地。
建基地 推动产业向高向新向优升级
报告还强调,要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构建具有深圳特点和深圳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高性能医疗器械、高性能材料、机器人、高端装备等产业创新集聚发展。梯度培育发展下一代网络通信、量子科技、合成生物、细胞与基因、脑科学与脑健康等未来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正是河套深圳园区三大产业主攻方向。
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例,近年来,相继有晶泰科技、信立泰等前沿生物医药企业进驻,亚洲抗衰老及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华润生命健康研究院等机构落子。目前,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已超百亿元。
2025年,河套深圳园区可在三方面进行产业优化升级。
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将科技创新成果与具体产业核心技术突破相衔接,强化产学研合作,建设科技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把科技力量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报告指出,河套要在2025年建成深港科创综合服务中心,开工建设国际协同创新区。
要在更广阔空间拓展产业布局。报告提出,要稳妥有序构建“总部—飞地”经济体系,完善政府与市场有效协同的产业协作机制,探索“总部+基地”“研发+生产”“链主+配套”等模式,创新产业共建园区托管运营、利益共享等合作机制。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极点,河套可在此方面率先布局。
要全力构筑高水平人才高地。报告强调,要着眼自立自强更高质量培养人才,加强与高水平大学、一流科研机构、科技领军企业共建人才协同协作平台,高水平建设深圳河套学院。据了解,深圳河套学院设置于福田区万乘储运大厦,和香港仅相距四百米,未来将承办人工智能学院,为河套培养更多高水平科研人才。
(撰文 张秉仁)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