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资讯 > 专题专栏 > 专栏 > 大湾区大平台

飞“5”大湾区丨头雁领航,大湾区四大平台敢闯敢试擂金鼓

2024年02月22日 来源:南方网

[ ]

  编者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5周年。在这个里程碑时刻,南方网从宏观发展、科技创新、现代产业、基础设施、优质生活圈、重大合作平台等大湾区重点工作领域开展深调研,推出系列报道,记录大湾区建设奋斗历程,展望未来发展机遇,致敬伟大新时代。

  湾区福地春意兴,金鼓雷鸣万里征。

  甲辰龙年开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5周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迎来了3月1日正式封关运行的重大利好。

  “要大胆闯、大胆试,开出一条新路来”,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殷殷嘱托。五年来,横琴、前海、南沙、河套四个重大合作平台立足各自使命,将嘱托化为实践,在制度衔接、产业协同、民生家园建设等方面大胆先行先试,牵引带动粤港澳全面合作。

  披荆斩棘

  制度创新敢为人先

  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力度,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探索、积累经验,是重大合作平台的天然使命。在澳门大学澳门研究中心主任林玉凤看来,四大平台尤其是横琴、前海,已经“搭好框架,埋好种子”,为进一步实现制度创新奠定了基础。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将正式封关运行,这是实现横琴第一阶段发展目标的标志性举措。图为横琴口岸。

  顺利封关,便是横琴收获的璀璨果实。早在几年前,横琴已探索并实行“分线管理”政策,人员实施“合作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查验模式,货物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今年2月21日,横琴开展“二线”通道出岛通行及查验全流程综合压力测试工作,全力冲刺确保封关顺畅,确保“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这一基石性政策落地有声。

  除了“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制度创新,近年来,横琴还在其他方面着力开展制度创新与规则试验探索。横琴法院试行的“立案登记制”,获得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推广;先进的“物业城市”治理新模式,被全国37个城市和地区借鉴推广……横琴众多全国首创的政策举措接踵落地。

  在200公里外的前海,许多“首创经验”同样辐射带动全国。微信扫码,录制音视频,通过校验……去年8月1日开始,不少港澳人士发现微信扫一扫就能在前海注册公司。这是前海在全国首创的“双录签名”企业注册新模式,实现用户无介质全流程快捷开办企业。

  目前,前海累计推出835项制度创新成果、88项在全国推广,制度创新指数蝉联全国自贸片区第一。

  制度创新成效初显,改革开放永不止步,四大平台持续强化制度创新与规则试验,打造大湾区开放创新先行地。

  彰显个性

  产业发展各领风骚

  在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四大平台均承担着先行先试、枢纽、高地的角色,但在具体规划上,则各具特色。 

  “例如考核横琴的重点是琴澳一体化发展水平。”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透露,能否在建设中凸显个性与特色,是评估平台建设成效的关键指标。

  如今,四大平台建设进展如何?各自取得了哪些新成绩?

  横琴,以服务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为目标,闯出琴澳一体化发展新高度。在广东和澳门,中医药产业有着厚实的家底。“一碗中药一粒糖”是粤港澳三地居民几代人的集体回忆,也是中医药行业在粤澳厚实家底的最好佐证。

  作为《粤澳合作框架协议》首个落地的项目,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落成至今,已逐步构建覆盖中医药、化妆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医疗服务等多领域的产业体系。截至2023年12月,该产业园已引进企业198家,其中澳资企业65家,承接了8个港澳已上市传统外用中成药、5个同名同方药、13个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开发和注册备案,为澳门“1+4”适度多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前海着眼支持香港拓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图为前海石。

  前海,则着眼于支持香港拓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在一片临海荒滩上落笔挥毫,实现一年一大变的发展速度。尤其是以现代服务业这个香港的优势行业为切入点,前海吸引港资企业9491家,签约入驻汇丰集团、瑞银集团等336家金融机构(港资外资金融机构83家),世界500强企业已有158家在前海设立机构,自由贸易账户累计跨境收支规模超5633亿人民币,港交所前海联合交易中心首次实现跨境大宗商品交易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累计交易金额超2000亿元。

  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的南沙,抓住“粤港澳全面合作”和“面向世界”两个关键词,以科技赋能制造业,按下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加速键”。从2021年开始,每年一届的大湾区科学论坛吸引来自全球各地逾百位院士专家齐聚南沙,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科技方舟”也在南沙落户。

  科技要素越多元,“湾”有引力越强劲。目前,南沙已集聚南沙科学城、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等高水平创新载体,吸引广船国际、东方重机、海瑞克等高端装备制造龙头企业,落户2000多家人工智能和生命健康企业,培育了云从科技、小马智行、广钢气体等独角兽企业。

  河套作为四大平台中的后起之秀,以辐射带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为使命,肩负起协同香港推动国际科技创新的重担。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为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图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航拍图。

  创新蓝图越清晰,虹吸效应越明显。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落地的短短几个月间,河套聚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三大领域,已实质推进和落地高端科研项目逾150个,国家重大科研平台10个,世界500强研发中心7个,香港高校科研项目10个,深港独角兽企业总部及研发中心8家。

  构筑家园

  民生光景日新月异

  作为港澳居民奔赴内地的“第一站”,四个合作平台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打造粤港澳居民宜居、宜业、宜学、宜游新家园,推动三地居民“心联通”,实现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新跨越。

  在珠江西岸,横琴围绕澳门居民需求,以建设首个标志性综合民生项目“澳门新街坊”为切入点,打造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空间。数据显示,目前在横琴生活就业居住的澳门居民达11104人,澳门籍学生266名,澳门专业人士跨境执业人数近1300人,经横琴口岸出入境的澳门居民日均超1万人次。截至去年末,实有澳资企业5952家,琴澳迈入深度融合新阶段。

  目光转向珠江东岸的前海。无论是“一盅两件”的港式下午茶,还是繁体文字和“港普”发音,走在前海街头,香港元素无处不在。近年来,前海着力将香港元素融合进城市空间、城市建筑、街区样貌、艺术景观等多个领域设计,前海嘉里中心等极具“港风港味”的城市配套设施,以及不断完善的营商环境,吸引众多香港企业和人才落户。

  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前海实际使用港资24.3亿美元,拥有港资企业近万家。港澳医师、税务师等22类专业人士备案后即可执业,已备案(登记)965人次。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孵化香港创业团队591家。

南沙积极支持港澳青年创业就业。图为南沙创享湾。

  “今天,我们在大湾区汇聚,明日,我们在世界风云中争渡。”2022年9月,位于南沙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迎来首批师生,校长倪明选勉励新生扎根大湾区,为国家发展而奋斗。

  瞄准大湾区青年发展,南沙在鼓励支持港澳青年创业就业方面不遗余力。近年来,南沙以“创享湾”为龙头,重点打造11个具有南沙产业特色及符合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工作发展方向的港澳青创基地矩阵。截至去年7月,南沙共汇聚港澳台侨青创基地13家,累计孵化港澳(台侨)青创企业(项目)597个,累计入驻项目(含港澳青年项目)1384个。截至2023年底,南沙吸引外商投资企业367家,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8个(累计241个)。

  珠江两岸阔,湾区气象新。回首过往,四大平台的创新实践,正是大湾区建设欣欣向荣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蓬勃发展的生动注脚。放眼未来,锚定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横琴、前海、南沙、河套将探索出更多先行先试经验,为大湾区提速换挡、纵深推进擂起扬帆启航再出发的金鼓,响彻南粤大地,回荡珠江河畔。

  (统筹 刘丽君 何静文 门丽丽 策划 黎妙娟 林子菲 刘思敏 记者 刘灏 刘思敏 李健鹏 )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