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资讯 > 专题专栏 > 专题 > 河套合作区 > 融媒报道

在河套,“黑科技”产业汇聚带来哪些超能量?

2023年10月30日 来源:南方+

[ ]

  地处深港融合的最前沿,面积仅约3.89平方公里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正在追逐世界级梦想。在这里,总投资174亿元的4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建设,将新增134万平方米的优质产业空间,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广阔的圆梦舞台。

  跟随唐唐的步伐,到河套去探探创新要素汇聚之下,迸发出的科技与产业合作火花。

  走进中试转化实验室

  见证光芯片的诞生

  “你看到我们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进入门禁,它背后使用的产品就是我们的光芯片。”来到深圳市嘉敏利光电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张立永热情地科普道。“它的原理就是,光打到人的脸上,然后芯片通过回收反光的光信号来监测一个人的面部特征,起到开锁的作用。不仅十分灵敏,抗干扰能力也很强。”

  高速光芯片是现代高速通讯网络的核心之一。换上包括鞋帽在内的全套洁净服,走进嘉敏利光电的生产车间,我们见证了光芯片从设计到成品的全流程。

  第一站来到黄光区。使用光刻胶技术,将光掩膜的图案转移到光芯片表面。这里的灯光都是黄光,避免其他光源对光刻过程产生影响。

  第二站:清洗区。将不同的金属离子吸附在不导电的光刻胶上,形成电路,再将其他杂质洗去。

  第三站:薄膜区。在光芯片上镀上一层不导电的薄膜,让电路之间彼此独立分离。至此,一道电路就完成了。而一个完整的光芯片,这三个流程一般需要重复十余次至二十多次,以形成完整的电路。最后,光芯片进入氧化区进行氧化,再经过测试和品保区,验证它的有效性和长期可靠性。

  不久前,国务院出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下称《发展规划》),其中提出河套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试转化集聚区。

  “高端的通讯类光芯片,从一个新产品开发,从设计开始到最后流片完成测试验证,中试转化的过程通常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张立永说。在他看来,河套打造中试转化聚集地有许多便利的条件。

  “首先,集成电路行业有不少来自海外的高端人才,河套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高端人才往来。同时,河套聚集了许多上下游企业,通过产业合作,投资成本也有所下降。”张立永说。

  基础科学研究与监管

  共同助力产业发展

  量子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研究员郭伟杰可以滔滔不绝地为我们讲解一节课。走进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Logo上的薛定谔的猫,让专业科学领域显得亲切可爱。展厅里的诸多量子应用产品,揭示了基础科学研究和产业创新间的丝缕联系。

  如今,量子研究院与香港多所高校建立长期的学生联培项目,同时还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联合实验室。

  “量子计算涉及的学科种类非常多。深圳在电子产业有非常不错的产业基础,我们在深圳的产业基础上进行升级,在涉及超导量计算的一些关键电子设计部件方面进行自主研发。除此之外,我们还进行了服务于量子计算的设备研发,为大湾区产业升级作出贡献。”郭伟杰说。

  产业的创新发展也离不开监管的支持。

  我们来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刘斌主任介绍了监管创新支持产业发展的举措。

  “器械大湾区分中心主要是在国家器审中心、核查中心的指导下,开展事前事中沟通指导服务。我们在创新性产品研制之初开始主动服务,而且建立了相应的服务制度和服务模式,大大缩短了产品的注册时间。”刘斌说,医疗器械产品申报数量和获批数量呈跨越式增长。

  该分中心还开通了创新优先产品主动服务渠道,至今已完成大湾区内46个创新和优先产品全覆盖,安排专人对接,定期跟进产品研发和注册进展,更好地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目前咨询范围已经扩展到大湾区的进口注册人,也包括香港澳门的企业,都可以来分中心现场或者是邮件进行咨询。

  【采写】南方+记者 唐子湉

  【拍摄】南方+记者 张令

  【剪辑】南方+记者 何志豪

  【设计】潘洁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