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逐梦湾区:拥抱创新是青年底色

2023年04月26日 来源:南方+

[ ]

  湾区青年的底色是什么样的?

  有人拒绝国外高薪工作,毅然回国致力于化学与化学生物学领域创新研究;

  有人顶住国外客户不信任的压力,做出热销海外的智能家居产品;

  有在大湾区创业的港澳青年,希望推动技术创新造福人民……

  4月25日,在五四青年节前夕,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举办“敢为先、创青春、‘埔’未来”90后优秀青年创业者座谈活动,邀请区内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的优秀“90后”青年创业者和各行业优秀青年代表分享他们在黄埔创业和成长的故事,展现新时代青年风采。

  “通过搭建青年沟通交流的平台,鼓舞更多黄埔青年传承和发扬开发区精神,激发‘闯、创、干’热情,实现个人成长与黄埔区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融合互促。”共青团黄埔区委书记王青梅表示,将推动港澳青创十条2.0版政策落地,建设港澳青创社工服务队,构建青年人到黄埔从实习、研学、就业到创业闭环,在区域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团委的青春担当。

  技术报国

  这是湾区青年的情怀

  “搞科研,我很懂。但是创业真的会遇到各种各样过去从没有想过的问题。”广州标智未来科学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廖矿标说。

  2019年9月,他放弃了著名医药公司艾伯维的无期限终身合同,回国入职生物岛实验室,就见识了什么叫“除了钱一无所有”。

  在没有场地、没有人、没有仪器设备的三无状况下,廖矿标率领团队不到4个月就完成了实验场地的设计与装修,自主设计并成功建立了国内第一家完整的高通量化学合成平台,填补了我国在相关技术领域的空白。

  “创业不是人干的事!”这是廖矿标决定创业前,一位前辈对他说的话。

  “但如果这件事不难,那我们这些人回来又有什么意义?”廖矿标说,他创办公司,就是要以创建中国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化学数据库为核心目标,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化学预测模型,推动化学合成向自动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争取为黄埔区经济和科技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广东广纳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红浪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他自嘲自己“作为‘70后’,只能赶上青年的尾巴”。但在青年创业者中,李红浪绝对是技术报国的“先行者”——从2003年开始,李红浪就在从事滤波器的研发工作。

  5G滤波器是纳米技术在射频领域的前沿应用,目前在黄埔区已实现量产。“科学家最了解技术,最不了解市场,所以创新链的7到9级是最煎熬的。”李红浪说。

  创业有顺风,也会有逆风,在逆境中,创业者要问自己,初心是什么。“我的产品是服务于国家战略,面向国计民生,所以必须坚持下去。”

  走向世界

  这是湾区青年的自信

  “90后”创业者牛安逸是洲际环境科学研究院(广州)有限公司、广州嘉康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及总经理。

  该公司是联合国战争赔款项目“科威特海湾战争石油污染修复计划”(KERP)修复技术研发工作的主要参与者。

  “作为一名环保领域的‘90后’创业青年,我应该扛起时代赋予的使命,把我们的技术推广到国外,让中国解决方案造福世界。”牛安逸说,目前公司已与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和英国索尔福德大学共建国际联合实验室,开展国际科研合作。

  广州奕至家居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宋璐瑶则回忆,自己第一次跟国外客户接触时,他们对中国产品的不信任。但两年之后,公司凭借过硬的研发实力和交付能力,掌握了市场主动权。

  “这几年,黄埔区制造业实力提升,可以生产出各种优秀的产品。但是在家电,特别是智能家电领域,还没有一个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品牌。我们想依托黄埔的制造业基础,创造这个品牌。”宋璐瑶说,如今她公司不少创新智能家电产品已经成为互联网上的“爆款”,打开了海内外市场。

  回馈社会

  这是湾区青年的底色

  香港青年陈子翔是水中银(国际)生物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他在分享中表示,创业的初衷是回馈社会,他希望能推动技术创新造福人民。

  为此,他推掉了金融机构的工作机会,通过所在高校校长联系了生物DNA技术的专家,经过一番努力,说动专家与自己共同创业。

  “这项技术是由DNA编译,让小鱼能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在24小时内产生荧光反应,来对产品进行有害性检测。”陈子翔说。

  在落户黄埔区之后,陈子翔的项目也得到了当地研究机构的大力支持,在清华珠三角研究院的支持下成立了清华珠三角研究院生物大数据研发中心。

  “清华珠三角研究院的门槛很高,生物大数据研发中心的成立是为了支持港澳青年创业。我要把这份支持转化为回馈社会的动力,带给国人更精准的安全监测技术和手段。”

  11年前,曾勇敢救人的“托举哥”周冲则分享说,青年在人生面临选择时要脚踏实地。

  “曾有开发商给我工作机会,承诺入职就送房子,当时我很迷茫,但我母亲一句话给了我方向。她说要干自己干得来的活。”此后,周冲入职广州港集团,在黄埔区扎根,成为一名电焊维修工,并通过兢兢业业的工作,作为一名普通的港口工人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参加了2023年全国两会。

  (记者 刘珊 通讯员 张成 范敏玲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