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12日 来源:南方+
“最初来横琴执业,要用短期行医执照,现在一切都简化了,还可以提供更多医疗服务。”澳门澳仕医疗中心中医生梁伟衡说。
两年前,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称“合作区”)管理机构迎来揭牌。当天下午,首批港澳专科医生获得在合作区进行短期行医执业的证书,由此拉开了琴澳融合发展重要一章。
2021年底,梁伟衡通过“短期行医”执业政策来到合作区,如今也成为合作区跨境执业澳门医师的其中一员。他希望,未来能在这里开办一家属于自己的诊所,服务更多琴澳居民。
琴澳一水之隔,合作区承担着建设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家园的使命。今年初,“三大工程”的提出,助力琴澳发展迈上新台阶。其中特别提出,要加快实施“民生深度融合工程”,围绕澳门居民需求深度对接澳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
随着琴澳融合进程的加快,横琴交通更便利了、居住配套更完善了、文娱活动更丰富了、赴琴发展的澳门青年更多了……有目共睹的变化也让更多两地民众达成共识:一个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琴澳优质生活圈正加速形成。
医疗新气象
拓宽执业广度促成医患“双向奔赴”
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事关“新家园”的建设,也反映着琴澳民生融合的程度。拿到民生事务局卫生健康处发出的执业证书,梁伟衡的工作重心也将逐渐偏向:到横琴出诊。
今年5月底出台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医疗人员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业管理规定》,不仅将执业证的有效期从原先的1年延长至3年,还将适用人群全面覆盖了澳门《医疗人员专业资格及执业注册制度》规定的十五类医疗人员。
澳门医疗人员在提交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业申请资料。
“以后能够把澳门更多特色中医药及治疗带进来,把行医的经验心得分享给横琴的医疗人员。”梁伟衡说。
去年2月,合作区首个粤澳医疗综合性技能和理论培训基地——琴澳医疗卫生培训基地开班,首期吸引336人次琴澳医师参加,其中澳门医师23名。这些琴澳门医疗人员可以通过考试、认定方式取得内地医师资格,或采取“短期行医”“短期执业”方式获得临时资格。
随着新规的出台,将让更多的澳门医生资源、特色诊疗方案进入横琴,进一步满足已经在合作区居住或者想到合作区居住的澳门居民对于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
一面建立两地医疗人才沟通协作机制,一面打通药品使用“壁垒”。
8月9日,首位使用“港澳药械通”进口药物的横琴居民,在珠海市人民医院横琴医院完成药品注射。这意味着,合作区医院可为澳门居民开具临床急需、已在港澳上市的药物,以及使用临床急需、香港公立医院已采购使用、具有临床应用先进性的医疗器械。
这是一次两地医患的双向奔赴。“可以在出诊时使用自己熟悉的药品,对跨境执业的澳门医生来说是个好消息。”澳门科大医院医务部副主任缪满表示。
不仅如此,在购买药品方面,合作区打造具有合作区特色的药品零售系统,极大便利了琴澳居民购买药品的方式渠道。据统计,横琴公立医疗机构已为澳门居民提供诊疗17051人次。
社区优空间
打造公共服务融通共享“新图景”
“横琴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宜居的。”今年,澳门居民梁爱花有了更真切的感受:到合作区的人流更多了。
迁居横琴后,梁爱花的居所面积从原来的60平方米扩大至150平方米,无论环境体验还是日常起居都有了很大改善,如今她的一天都与社区紧密相连。
“早上下楼参加活动,午饭在社区饭堂解决,只需3元;下午去做享受免费理疗,然后在附近超市买菜,网购也很方便,直送到家。”
梁爱花所在的小横琴社区是合作区内一个粤澳元素融合的社区,约1.2万常住人口中,澳门居民超过1500人。近年来,澳门街坊总会、澳门妇女联合总会等澳门社团组织相继进驻,让澳门居民更有归属感,也拉近了两地居民的距离,搭建起琴澳两地民生融合的桥梁。
“我们在横琴的服务中心已发展到4个,服务琴澳居民超过50万人次。”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会长吴小丽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迈入快车道,“相信澳门同胞将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不久前,小横琴、新家园社区卫生服务站正式投用,不仅满足周边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治疗需求,更有澳门医生在站点定期出诊,力争打造成为琴澳优质社区服务新示范。
马路这面聚民意,马路那边起新楼。一路之遥的“澳门新街坊”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渐行渐近,日前,该项目进入最后验收阶段,公共区域供冷服务正式开通,正开展景观绿化、外墙饰面及道路施工,计划年内整体竣工。
总占地面积约19万平方米的“澳门新街坊”拔地而起,在横琴合作区打造出一个全方位的便利澳门居民生活的新空间。
作为内地首个为澳门居民打造的综合性民生工程,“澳门新街坊”项目集居住、教育、社区服务、医疗等多功能于一体,可为澳门居民提供4000套住房,力争同步配套多项澳门标准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
“路相连”“关相通”,合作区围绕澳门居民“所需所想”深入谋划。
通关便利化是澳门居民心之所向。新横琴口岸启用3年后,开通常旅客通道,正在加快建设智能化车体检查系统,进一步打造“人员进出高度便利”的通关环境。不少两地往返的澳门居民表示,现今不管是步行过关还是开车,都很方便很快捷。
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澳门大学连接横琴口岸通道桥竣工,十字门隧道建成通车等,可以预见,交通畅顺将更好满足澳门居民多元的生活需求,优化居住体验。
育才强磁场
加速形成琴澳优质就业生活圈
新家园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不断尝试摸索中不断前行,在这个过程中,是人与城的不断磨合,温情互动。
在于横琴生活的澳门居民廖智鹏看来,当初让儿子廖展图到横琴就读的选择是正确的。在首都师范大学横琴子期实验中学,廖展图的成绩名列前茅,还是学校首届“校长奖”奖杯获得者。
“他刚过来的时候,对新的学习环境是不习惯的,没有认识的同学和老师,很焦虑。”廖智鹏坦言,后来,在同学关心和老师疏导下,廖展图逐渐释放心理的压力,慢慢适应了周边的一切,体育特长生的优势也得到充分发挥,代表学校参加珠海市初中足球联赛并获得佳绩。
从城市中获得精神滋养,人们才会产生认同和留恋。廖智鹏表示,“我们家长都觉得让孩子来到横琴生活、读书,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近年来,合作区教育致力走出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在琴澳融合方面,努力实现在合作区中小学、幼儿园就读的澳门学生享受等同澳门的学费津贴、书簿津贴等福利待遇。
数据显示,目前合作区共有12所教育机构,其中8所公办学校、4所民办学校及教学机构,今年9月,澳门籍学生已有269名,同比增长35%。
良好教育氛围加速形成的背后,是琴澳加快文化互融、政策互通。“三大工程”还提出,推动在合作区创新创业就业的澳门青年同步享受粤澳两地的扶持政策。
据合作区民生事务局副局长冯方丹介绍,从2022年开始,不少通过合作区“澳门青年实习计划”前往横琴触摸发展脉搏的澳门青年,在实习结束后表示,这里是澳门青年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战场。据了解,今年该计划已吸引超千名澳门青年报名参与。
既“增人数”又“得人心”,“新家园”加速崛起人才“强磁场”。
大咖看横琴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威利
重视琴澳文化互融 均等公共服务资源
1.记者:你认为目前合作区在招才引智方面做得如何?
李威利:横琴粤澳合作区的建设在起步阶段,首先涉及到招商引资、产业导入、土地开发、人口导入等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要素的聚集,而在这些方面中,优化人才政策、广泛吸引人才、推动人才聚集是重中之重,是合作区发展的前导性要素。合作区通过交流培训、标准互认、创业竞赛、实习计划等多维度扶持政策,推动了粤澳人才的交流融合。更重要的是,粤澳合作区不仅仅注重医疗、教育、科学等高层次科技型人才引进,更重视通过搭建各类平台,推动粤澳两地青年、居民等各领域人才的交流互动,这就为合作区建设打下了很好的社会基础。
2.记者:近期,首批4名澳门医疗人员获得在琴执业资格。此举对合作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将产生什么影响?
李威利:这一突破具有标志性的意义,意味着粤澳两地在社会事业和社会建设的资质和标准正式实现互通互认。事实上,在医疗卫生事业互通交流方面,合作区的创新不仅于此,还包括“琴澳医疗卫生培训基地”培训课程得到澳门CPD认可、“港澳药械通”实现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互通、琴澳共建医疗机构等。可以说,从医疗机构改革、医疗人员互通、医疗标准互认等方面,合作区已经形成了体系化的改革建设方案。
3.记者:“澳门新街坊”项目正式投用临近,你对合作区提升居住环境、社区服务有何期待?
李威利:“澳门新街坊”项目是横琴粤澳合作区的重点项目,旨在为来琴人员提供宜居宜业宜游的社区生活环境。需要注意的是,“新街坊”作为社区配套的项目,其内容不仅仅是住宅建设,背后还关联着医保、教育、社区商业、生活服务、社区服务等多个维度,是一个体系化系统化的工程。在此方面,合作区已经做出了许多突破,可以预见“新街坊”将成为粤港澳及周边辐射区各类人才近悦远来的发展新区域。不过,住宅、学校、卫生站、长者服务中心、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等实体化建设,还需要相配套高水平的社会治理能力,这也为横琴未来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记者:你认为横琴在社会服务领域建设还有哪些可为之处?
李威利:事实上,经过合作区近两年的实践,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新家园”建设对于横琴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人才、教育、医疗、居住、民生等各个方面都有了突破性探索。未来,“新家园”的建设需要同步考虑三个相互联动的方面:一是继续推进各类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标准的一体化,在加大建设力度的基础上提升各类公共服务的便利性;二是要重视澳门居民和横琴本土居民之间的交流和融入问题,通过更均等的公共服务和更丰富的居民生活,推进不同群体之间的融合;三是合作区还有广泛的周边辐射区,还有前海等联动区,因此在加强交通等公共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合作区与辐射区之间的联通互动与交往交流,真正使合作区发展带动珠海经济社会发展。
数读横琴
教育:
截至2023年9月,全区学生达7076人,其中澳门学生269人。
目前,全区有公办学校8所,其中幼儿园3所,小学3所,初中2所;民办教育机构4所,其中幼儿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培训机构1所;琴澳两地已缔结13组姊妹学校。
伯牙幼儿园建成启用,提供公办学位360个,子期实验中学、金融岛小学等4所学校加快建设。
医疗:
截至2023年7月,合作区有公立医疗机构4家;民营医疗机构29家,其中澳门独资设置的医疗机构3家;
横琴医院列入粤港澳大湾区“港澳药械通”第二批指定医疗机构名单;
广医一院横琴医院入选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名单;
珠海市人民医院横琴医院挂牌成为“横琴高层次人才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发放首批“绿色诊疗卡”;
发出6张连锁便利店药品经营许可证。
社会服务:
启用全国首个“粤澳社保一窗通”,可直接办理76项广东社保服务、13项澳门社会保障服务;截至7月,办理澳门居民广东社保业务695人次,受理业务咨询2268人次;
澳门妇女联合总会广东办事处暨琴澳亲子活动中心揭牌启用,截至2023年7月,累计服务琴澳居民112113人次;
目前,全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4家,“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示范站2个,长者饭堂5家。
实习就业:
截至7月,累计培育孵化港澳青年创业项目704个,其中澳门项目638个;自合作区成立后,累计新增港澳企业/项目341个,澳门项目 303个;
首批4名澳门医疗人员完成执业注册并颁发执业证书,全区建筑、旅游、医疗等领域跨境执业的澳门专业人士超过1200人;
联合澳门特区政府劳工事务局联合推出横琴·澳门居民招聘专区,提供超过岗位超1000个;
“2023澳门青年实习计划”推出5个专项实习计划,提供185个实习岗位,累计吸引近千名澳门青年报名参与。
(记者 吴冠霖 摄影 关铭荣 海报 蔡如意 统筹 黄鹤林 沈梦怡)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