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资讯 > 专题专栏 > 专题 > 重大项目进行时 > 深中通道 > 最新进展

海上超级工程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完成首次钢吊箱下放

2019年07月05日 来源:人民网

[ ]

  人民网北京7月4日电 7月4日上午,随着一个高14.5米、外径41.2米、壁厚2.5米、重量近1800吨的巨型钢吊箱成功下放海中,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东索塔上游侧钢吊箱成功下放,标志着超级工程深中通道项目取得又一重大节点胜利。从此,伶仃洋大桥东索塔拉开由桩基转向承台、塔身等水上构筑物流水施工的帷幕。

  深中通道项目地处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域,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四位一体的世界级跨海通道集群工程,也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技术难度最大、建造工艺最复杂的工程之一。深中通道贯通后,将成为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之后,为粤港澳大湾区构筑的又一重要交通大动脉,将有力推进珠三角经济、交通一体化及转型升级,成为联系珠江口东西两岸的直联通道。

  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是深中通道项目的重要控制性工程,主桥跨径1666米,为世界最大跨径海中钢箱梁悬索桥。主塔高270米,通航净高76.5米,桥面高达90米,相当于30层楼高度,建成后将是全球最高海中大桥。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S04合同段主要施工内容包括伶仃洋大桥东塔、东锚碇、上游侧主缆架设、钢箱梁安装、东泄洪区非通航孔桥下部构造等,线路全长3973米。大桥东索塔承台为上下游两幅、两个直径36米的圆形结构物。鉴于海上施工环境复杂,为有效降低安全风险,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项目团队提出了使用内径达36.2米超大体量钢吊箱作为承台施工辅助构造的方案。

  简单来说,这个巨型钢吊箱就好比是承台的“盔甲”。由于承台顶面位于施工水域常水位以下,通过对下放到位的钢吊箱进行抽水等措施后可为承台形成干施工环境,实现海上施工陆域化;其次,伶仃洋大桥位于珠江口咸淡水交汇区,海洋环境腐蚀严重,钢吊箱可有效阻隔海水与桥梁结构接触,提高承台及桥塔的耐久性;同时,钢吊箱作为桥塔永久防撞措施,可避免承台及桥塔在运营期间遭受船舶直接撞击所造成的损害,为大桥结构安全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钢吊箱厂内制作、组拼、运输及下放工序转换频繁,施工组织管理难度极大,且整体下放对运输船、起重设备要求非常高。“为使现场下放各环节完美配合,项目所有作业人员已把整个过程在脑海里推演无数遍。”S04合同段现场生产经理程之余介绍说。钢吊箱历经7小时海上运输顺利运抵桥址后,在风速和潮位较低的作业气象及潮位窗口期下,现场即刻组织大型浮吊把钢吊箱从运输船甲板上起吊并平移至索塔桩基正上方,正式开始下放。“为保证钢吊箱安全精准下放,我们在现场安排了专人全程观测钢吊箱下放状况,并结合实时海水流速、波高、周期及风速等外界环境数据,随时进行调整。”程之余说。

  此外,广东海事局深中办、施工、监理各方通力合作,形成“海陆空”全方位立体护航,为钢吊箱成功下放提供了安全的外部环境。

  从高空俯瞰,成功下放的钢吊箱就像一个海上“巨型蛋糕”。据悉,下一步伶仃洋大桥东索塔将进行承台封底混凝土浇筑,待承台施工环境转为封闭干环境后,将开始承台主体工程施工,预计年底完成。(记者 王静)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