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08日 来源:广东广播电视台
在11月8日举行的2023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投资政策宣讲会,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朱伟作政策宣讲。
朱伟介绍,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活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拥有着连接中国与世界、吸引境内外优秀企业家投资的“独特魅力”。“独特魅力”主要体现在大湾区所承载的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和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这两大重要使命上。一方面,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经济总量超13万亿元人民币,大湾区以不到全国1%的国土面积、6%的人口总量,创造出全国11%的GDP,与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成为中国三大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另一方面,广东与香港、澳门同处一个湾区,文化同源、人缘相亲、优势互补,近年来粤港澳三地在交通互联、规则对接、民生融合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已成为中国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重要载体,目前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
朱伟从三方面介绍大湾区的产业投资机遇:
一是持续推进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优化以企业为科技创新主体的创新创业生态。近年来,国家先后在粤港澳大湾区布局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高水平人才高地等重大平台,高端要素不断向大湾区汇聚,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6年居全国第一,“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连续4年位居全球创新指数第二,大湾区科创生态系统不断完善。接下来,广东将积极对标国际科研管理制度,借鉴港澳先进经验,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把产业、科技、金融、市场、人才等科技创新各领域各环节协同起来,有效推动创新要素和资源向企业集聚,引导和推动企业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将加快建设散裂中子源、人类细胞谱系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并向社会开放共享,支持企业牵头建设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高水平创新载体,围绕重点产业和优势领域支持建设一批中试和概念验证平台,支持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力争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基地,加速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让更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在大湾区不断涌现。
二是持续推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产业发展空间。广东是世界制造业重要基地,产业门类齐全,产业集群化发展具备一定基础,拥有绿色石化、智能家电、汽车等8个万亿级产业集群。香港、澳门金融、贸易、法律等现代服务业高度发达,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得益彰。近年来,随着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跨境基础设施相继建成运营,经由港珠澳大桥的“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政策落地实施,大湾区主要城市间已实现1小时通达;在此基础上,广东将加快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继续推进连接香港洪水桥和深圳前海的深港西部铁路建设,支持澳门轻轨在横琴站与高铁、城际铁路连接,推动粤港澳三地间往来更加便捷,城市间联动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未来,广东将协同各位企业家,在继续巩固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的同时,积极谋划产业发展新赛道,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力争培育若干个万亿元级战略性产业集群和五千亿元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并在6G、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基因技术等前沿领域谋划若干个未来产业集群,并推动以上产业集群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将聚焦土地、金融、数据等领域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进一步优化产业用地供应方式,不断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充分激活数据这一新型生产要素的潜能,全面提高要素协同配置效率;将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新评估规则,充分借鉴港澳先进经验,在市场准入等方面开展系统性改革,不断提升粤港澳市场一体化水平,为全球企业家来大湾区投资兴业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发展环境。
三是持续释放重大合作平台政策红利,着力打造粤港澳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横琴、前海、南沙、河套是国家部署的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从战略定位上看,四个平台各有侧重,横琴着眼服务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前海着眼支持香港现代服务业发展,南沙突出“粤港澳全面合作”和“面向世界”两个关键,河套则突出协同香港推进国际科技创新。可以说,四个平台的重要使命都是拓展港澳发展空间、服务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为营造趋同港澳、接轨国际的营商规则和营商环境,国家赋予了四个平台含金量很高的优惠政策。未来,这四个平台将作为粤港澳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为广大企业提供更优政策环境、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
朱伟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程度高,营商环境优,发展潜力巨大。广东诚挚邀请企业多到大湾区实地考察交流,亲身体验大湾区的新精彩,共享新机遇,共创美好明天。
(广播融媒中心记者方妍、唐梦圆报道)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