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资讯 > 最新动态

穿粤丝路十年 朋友圈越来越大

2023年10月17日 来源:南方日报

[ ]

  百川归海千帆竞,丝路悠悠驼铃响。2013年的秋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赋予古丝绸之路新的时代精神和人文内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实践平台。

  十年间,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一带一路”的地图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粤元素”,5G手机、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等“广东制造”产品,学校医院、绿色能源、产业园区等广东参建项目,都已成为广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生动注脚。

  广东是全国经济和外贸第一大省,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广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务实合作。

  十年来,广东牢牢把握国家赋予的“一带一路”建设重要引擎的战略定位,秉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聚力推进“五通”建设,不断扩大国际“朋友圈”,推动友好合作结出累累硕果。

  “海陆空”全方位互联互通

  清晨时分,汽笛声响,一辆满载着“广东制造”产品的列车,缓缓从广州国际港驶出,全程采用集装箱“铁路—公路”联运方式,十余天后将抵达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

  路通才能财通、心通,设施联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优先领域。十年来,广东全面推进海港、空港、陆路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与共建国家的互联互通水平,为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欧班列持续稳定发展,自2013年10月广东成功开行首趟中欧班列以来,开行频次从最初的每月1—2列增加到如今单月可以超过百列,今年1—9月广东共开行国际货运班列950列,同比增加44.4%,全年有望突破千列大关,已直通欧洲、中亚、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40个城市。

  世界级港口群加快形成,2022年广东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超7064万标准箱,居全国首位,深圳港、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居全球第四、第五位。国际航运网络持续拓展,从广东出发的集装箱班轮航线,从2013年的263条增长至2022年底的496条,共建国家友好港口从2对增长至50对。

  国际航空枢纽能级不断提升,2013—2022年广东累计旅客吞吐量108768.9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007.6万吨。广州白云机场航线网络,已覆盖30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45个航点。

  粤产“新三样”备受追捧

  漫步在泰国曼谷、新西兰惠灵顿、俄罗斯圣彼得堡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城市街头,比亚迪、广汽埃安等“粤品牌”新能源汽车往来穿梭,已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

  如今,适应绿色发展理念,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外贸“新三样”,正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日益走俏、备受追捧。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广东“新三样”出口表现强劲,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分别增长5.1倍、23.3%、35.5%。

  贸易是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深化合作的纽带。十年来,广东全力推动与共建国家持续提升贸易质量,稳步推进双向投资,经贸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从贸易规模来看,广东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规模从2013年的1.92万亿元,年均以5.1%增速、1211.2亿元规模较快扩张,到2022年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进出口总值增至3.01万亿元,十年间增长56.3%,且自2016年起连续7年保持同比正增长。

  从商品结构上看,出口更趋均衡发展,手机、家电、服装、电脑等仍占主力,锂离子蓄电池、集成电路、无人机、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品出口份额快速扩张。

  从贸易伙伴来看,对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进出口快速增长,十年间进出口总值增长113%,比重由33%提升12个百分点至45%;对中东地区、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进出口蓬勃发展,分别增长42.5%、115.6%。

  抓合作项目结共赢硕果

  不久前,在2023年华为云沙特峰会上,华为云利雅得节点正式开服,将成为华为云服务中东、中亚和非洲的核心节点,为相关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十年来,广东以重点项目为抓手,聚焦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社会民生、教育医疗等领域,充分发挥广东技术、广东建设、广东服务优势,全面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合作,努力实现共赢发展。

  在南太平洋,由深圳援建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布图卡学园,已成为当地乃至太平洋岛国地区最综合、最现代的中小学。2018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巴布亚新几内亚期间,亲自出席该学园的启用仪式并揭牌。

  在东南亚,中广核马来西亚埃德拉项目、南方电网老挝南塔河1号水电站项目等绿色能源项目加快建设、稳定运行,为当地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能源支撑。

  在欧洲,位于意大利米兰的广汽欧洲研发中心,将汇聚世界设计之都的智慧,为汽车设计带来更多的前瞻性思考。依托在波兰投资建设的工厂,TCL集团生产的智能电视可以在数日之内抵达欧洲人的客厅。

  在非洲,尼日利亚广东经济贸易合作区、埃塞俄比亚华坚国际轻工业城等产业园,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这些以轻工业为主的产业园区,在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十年扬帆再起航,站在新起点上,一幅全新的“一带一路”共建画卷正徐徐展开,广东也必将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上打造新引擎、展现新气象、彰显新作为。

  “一带一路”广东印记

  南太平洋

  巴布亚新几内亚布图卡学园

  2018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巴布亚新几内亚期间,亲自出席布图卡学园启用仪式。布图卡学园由广东省深圳市出资援建,已成为巴新当地乃至太平洋岛国地区最综合、最现代的中小学

  中东

  中国沙特(吉赞)产业园

  由广州开发区工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参与开发建设,是沙特吉赞经济城的第一个招商引资项目,引进了沙特王国建国以来第一个外国独资石化项目

  华为利雅得云数据中心

  华为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开设云数据中心,计划在未来五年内为沙特的20万名新开发者提供支持

  欧洲

  广汽欧洲研发中心暨

  广汽米兰前瞻设计中心

  聚焦量产车型前期内外造型概念设计开发及前瞻课题研究工作

  南亚

  科伦坡港口城投资项目

  该项目是中国和斯里兰卡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典范。总部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招商局集团计划在科伦坡港兴建大型物流中心,将成为岛上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

  非洲

  尼日利亚广东

  经济贸易合作区

  位于尼日利亚奥贡州,是广东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平台和对外经济的重点项目。合作区由广东新南方集团运营管理,目前入驻企业近百家,带动当地直接和间接就业近3万人

  东南亚

  广新控股印尼广青镍业项目

  项目总投资额约10亿美元,拥有印尼本地员工数量8000余人

  南方电网老挝南塔河

  1号水电站项目

  项目累计发电量近13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0万吨

  中广核马来西亚埃德拉项目

  总部位于广东的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于2015年收购马来西亚埃德拉全球能源公司清洁能源项目,其中包含东南亚最大规模燃气发电厂——EMPP电厂。该电厂年发电量可满足马来西亚半岛近10%的总电力需求,已于2022年全面投产

  进出口十年“粤变”

  ●总体情况:进出口规模增长56.3%

  广东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规模

  从2013年的1.92万亿元

  到2022年的3.01万亿元

  十年间增长56.3%,且自2016年起连续7年保持同比正增长

  今年1—8月,广东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1.96万亿元同比继续增长3.9%,占同期广东进出口总值的37.1%

  ●商品结构:新兴产品出口份额快速增长

  出口商品方面,前四位出口主要商品为手机、家用电器、服装及衣着附件、电脑及零部件

  锂离子蓄电池、集成电路、无人机等新兴产品出口份额十年间分别提升1.7、0.3、0.2个百分点

  进口商品方面,首要进口商品集成电路占比由2013年的22.4%增至2022年的30%,农产品由3.9%增至9%

  ●贸易伙伴:对东盟进出口增长113%

  对越南等东盟国家进出口快速增长。十年间,对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进出口由2013年的6343.3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1.35万亿元,增长113%;比重由33%提升12个百分点至45%

  同期,对新兴经济体——中东地区、俄罗斯进出口分别增长42.5%、115.6%

  ●运输方式:

  从广东出发中欧班列可直通2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3年10月广东开行首趟中欧班列;2018年班列年开行量首次超过200列;2022年更连续迈过从500到900列整数关口;2023年1—9月共开行950列,同比增加44.4%,全年开行量有望首次突破千列大关

  广东中欧(国际货运)班列运行线路已直通德国、波兰、匈牙利、立陶宛、乌克兰、俄罗斯、蒙古、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老挝、越南等欧洲、中亚、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40个城市,覆盖传统的东、中、西、南4条通道5个进出境口岸

  数据来源:

  广东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广东省商务厅、海关总署广东分署

  (策划 黄灿 王义军 郎国华 陈志 统筹 王溪勇 罗彦军 执行统筹 吴哲 郑幼智 肖文舸 赵小星 邱洪添 记者 李凤祥 肖文舸 陈晓 刘倩)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