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27日 来源:南方日报
累计建成加氢站50座以上、形成3.5万公斤/天(1.3万吨/年)燃料电池用氢气制氢能力、满足6000辆以上氢燃料电池车运行用氢需求……日前,《广州市氢能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21—2030年)》(下称《规划》)正式对外发布,为广州氢能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制定“路线图”和“任务书”。
氢能产业被视为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代”。这种清洁高效的能源,除了在交通领域实现绿色减排之外,还可在钢铁冶金等较高能耗的工业上发挥重要作用,蕴藏着无可估量的巨大市场。
在广州,布局氢能产业的脚步未曾停歇。除了近期公布的《规划》,《广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0)》已于2020年印发,计划到2025年,初步建成氢能产业链,实现产值预计600亿元以上;到2030年,建成氢能产业体系,实现产值预计2000亿元以上。
好风凭借力。顶层设计叠加市场机遇,广州近年来先后培育了鸿基创能、雄韬氢恒、雄川氢能等一批在氢能领域具有竞争力的企业。
瞄准千亿级氢能产业蓝海,广州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先机,倾力打造氢能产业链,同步推进氢能应用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科技、人才、资本、市场支撑,不断提高氢能产业发展水平,释放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强劲发展动能。
持之以恒练“氢”功
广州,正上演一个个“氢”装上阵的故事。
今年1月,在黄埔区,随着一声令下,十来辆绿色的泥头车排布在工地现场,缓缓行驶开始作业,黄埔区推出首批氢燃料电池泥头车,共有500台氢燃料电池泥头车投入运营;
加入氢气,只排出水。8月8日,广州首批氢能环卫车正式在黄埔区“上岗”,只要4—8分钟就能加满氢气,新海能源联新加氢站也于当日正式投运启动;
8月19日,滘口加氢站在荔湾区滘口汽车站西南侧举行奠基仪式,计划总投资1200万元,设计日加氢量为1000公斤,将满足100—150辆各类型氢燃料电池车辆的加氢需求……
近几年来,广州持之以恒练“氢”功,规划布局氢能产业,更培育了一批在氢能领域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为广州氢能产业的提速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其中,鸿基创能致力于实现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国产化、产业化,2021年,鸿基创能取得了膜电极产销100万片的成绩。
本地企业“氢”装上阵之时,外企也在广州“氢”车熟路。
世界500强企业现代汽车氢能技术项目迈出韩国的第一落点就在广州。其将海外首个拥有最先进技术的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和销售基地率先布局在黄埔。
HTWO广州作为广东省重点项目,占地面积20.2万平方米,总投资85亿元,主要产品为氢燃料电池电堆与系统。其中一期项目投资16亿元人民币,计划年底竣工投产,将成为一座集智能制造、研发中心和创新中心为一体的综合型基地。
企业加快布局,源于广州的政策布局和真金白银的扶持。
早在2017年10月,广州就发布了《广州市新能源汽车发展工作方案(2017—2020年)》,黄埔区列为试点区。2020年6月,《广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0)》提出将广州建成我国南部地区氢能枢纽,构建氢能全产业链,强调重点建设黄埔氢能产业创新核心区、南沙氢能产业枢纽、番禺乘用车制造及分布式发电研发基地、从化商用车生产基地和白云专用车生产基地。
除了规划,也少不了真金白银的扶持。2019年,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在全市率先发布《促进氢能产业发展办法》(下称“氢能十条”),截至2021年6月依旧兑现补贴超1200万元。去年,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又发布“氢能十条”2.0版,氢能项目落户黄埔最高奖励1亿元,为广州营造良好的氢能发展奠定了基础。
截至2021年4月,黄埔区作为示范区已建成加氢站5座。在公交、冷链、环卫等领域,广州专用车、物流车、公交等领域氢燃料电池汽车投放量近200辆,累计安全平稳运行超过160万公里。2021年,广汽集团已投放10辆氢燃料电池乘用车。2021至2023年黄埔区将投放500辆氢燃料电池自卸车。
同时,广州及周边地区目前具有较好的氢气制备条件,发展氢能产业的基础良好,目前已有广石化、广钢气体、林德等氢气生产企业。广石化一期供氢能力为1500吨/年,广钢气体供氢能力为1000吨/年,林德供氢能力为1000吨/年。截至2020年,广州已经形成3500吨/年的供氢能力。
全国竞逐“氢”蓝海
氢能是新世纪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新能源、清洁能源。“双碳”背景下,氢能产业正在成为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竞相发展的新兴产业。在部分领域,氢能已实现商业化应用。
根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到2050年,氢气需求量将接近6000万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约7亿吨,氢能在中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超10%,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2万亿元。
发展氢能产业,已成为实施“双碳”战略、培育地方经济新增长极的共识。在保障安全的首要前提下,以需求为导向锻造氢能“产业军团”,形成一股全球浪潮。从全国来看,已有包括北京、重庆、广东、河南、陕西等在内近30个省或直辖市发布了“涉氢”政策。
较为成熟的氢能产业链,是城市制定产业规模目标的底气来源。在粤港澳大湾区,与广州相邻的佛山南海,发展已超十年的氢能产业尤为亮眼。
早在2009年,佛山南海便成功引进广顺新能源电池空压机生产项目,开启了南海区氢能产业发展之路。经过超12年的发展,目前已汇集了清能股份、韵量燃料电池、济平新能源等100多家氢能企业、科研院所及相关机构,涵盖燃料电池及系统、核心材料与部件、整机研发制造等八大环节。
今年初,总投资约100亿元的国家电投华南氢能产业基地项目落户南海,将建设国家电投集团膜材料、碳纸华南地区唯一的氢能产业基地。在龙头项目的引领带动下,南海氢能产业的规模效应进一步释放。
佛山一路领跑,深圳也呈现厚积薄发之势。今年北京冬奥会期间,来自深圳企业的氢能装备频频出现在了冬奥场所、火炬运输中,包括中集安瑞科提供的40多套氢能装备、中集氢能为主火炬的传递提供氢气管束集装箱和配套车辆等。目前,深圳已聚集超过90家在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链布局的科技创新企业。
《深圳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显示,展望2035年,深圳市氢能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形成集氢气制、储、运、加、用于一体,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氢能产业体系。
“氢能将在未来能源生产和消费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徐春明此前公开表示,氢能有助于推动传统能源向低碳清洁能源转型,推动能源动力转型和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同时还是实现各种能源之间高效转化的理想媒介,实现传统化石能源清洁化的有效途径。
壮大广州“氢”力量
从广州乃至全国来看,氢能产业仍是“新兴事物”,处于发展初期阶段。不可忽视的是,身处“先锋队”的广州依旧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规划》中提到,目前普遍采用的气态氢运输方式存在较大的瓶颈,单车最大运送能力仅为300公斤,且经济运输半径通常不超过150公里;液态氢、有机质储氢及固态储氢技术尚待突破,这些都将制约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
此外,氢能基础设施投资额大,《规划》提到加氢站设备投资相对较高,部分关键设备仍需进口,一座日加氢能力为1000公斤的加氢站,估计投资额约达1000万—1500万(不含土地费),如按照商业用地实施加氢站建设,成本会更高,因此一定程度上影响氢能基础设施社会投资的积极性。
为了确保广州氢能产业可持续发展,《规划》以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南沙、从化、增城等区为重点,结合其余各区实际情况,进行氢能基础设施布局。其中,白云区和黄埔区规划建设氢能基础设施数量最多,分别为52座和47座。
《规划》实施后,广州市将建成北、中、南三大供氢中心,以60公里最优供氢距离考虑,能够保证基本覆盖整个广州市,进而有效地降低氢气运输成本。与此同时,广州市也将基本形成较为全面的加氢站网络,覆盖市内主要干线。
聚焦基础设施不足的行业痛点,《规划》的出台彰显了广州深化氢能在交通场景落地的决心。今年5月开始施行的《广州市加氢站管理暂行办法》要求,通过资金配套扶持、金融贷款扶持、用地政策支持等手段,推动加氢站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为氢能源汽车上路运行创造更适宜的环境条件。
“十四五”时期,广州还将进一步提升氢能生产和消费能力。《广州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将依托广州石化氢气生产能力,建设燃料电池供氢中心;支持煤电企业发展煤炭分级清洁燃烧及制氢、热电联产企业发展甲醇热解制氢等项目,推动华润润州电厂制氢及加氢站项目、广州供电局黄埔氢电一体化低碳示范项目、珠江电厂制氢站等一批氢能制备项目建设。
超前布局、完善链条、健全保障,广州氢能产业正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记者 黄舒旻 吴雨伦 实习生 章语涵)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