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大图新闻

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省自贸办主任张劲松:助力南沙成为国家自贸试验区战略重要支点

2025年04月17日 来源:南方日报

[ ]

  向世界开放是南沙的重要使命和独特气质。《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下称《南沙方案》)明确提出“共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

  2025年,适逢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挂牌十周年。一直以来,南沙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积极推动贸易、航运、投资、金融、科技、粤港澳合作等各个领域改革创新,持续增强开放门户枢纽功能。

  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省自贸办主任张劲松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始终将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作为重点支持、发展区域,充分发挥制度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作用,助力南沙成为国家自贸试验区战略上的重要支点。

  建机制、抓落实、抓赋能

  记者:从全国来看,南沙是实施重大国家战略、推进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平台。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省商务厅如何持续支持南沙“共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

  张劲松: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是落实《南沙方案》重大国家战略的关键举措。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南沙建设,成立了广东省广州南沙建设发展工作委员会统筹南沙建设。省商务厅作为省南沙工委高水平对外开放专责小组牵头单位,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勇挑重担,牵头抓总,协调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取得新成效。

  一是牵头协调建机制。按照“搭架构、建机制、定目标、出成效”原则,省商务厅推动建立83家成员单位组成的省市区三级协同机制,打造扁平化沟通平台,共召开协调会10次。制定印发专责小组工作方案,细化目标,建立台账,梳理2024年度重点任务工作台账130多项。通过建立实施一体化统筹协调,加快推进重点工作完成,对外开放专责小组30项重点工作完成29项,商务领域8项重点工作全部完成,上下联动、同向发力的局面初步形成。

  二是突出重点抓落实。全面落实《南沙方案》重点任务,会同省市区发改、商务等部门加快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建设,创新设立境外投资项目备案“南沙快线”,实现境外投资备案“一口咨询”,协助全省132家企业完成165个境外投资项目备案。协同驻粤口岸查验单位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推动“湾区一港通”模式从南沙覆盖至省内17个港口口岸码头,推动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出台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6项针对性举措,全力支持南沙海铁联运发展,2024年经南沙口岸入境外国旅客同比增长近10倍,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箱,单一港区排名大湾区港口群第一。协调推动南沙国际海事服务集聚区正式挂牌,吸引27家重点航运企业入驻。

  三是发挥优势抓赋能。立足商务职能,出台南沙特事特办十项措施,带头落实,全力支持南沙建设。在利用外资方面,积极搭建省区联合招商平台,将南沙深度融入全省招商版图,组织南沙赴海外开展招商推介,邀请跨国公司、世界500强及驻粤商务机构代表考察南沙,2024年成功引进35个投资项目。在外贸进出口方面,大力推进南沙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飞机融资租赁、汽车国际贸易、冷链进口、全球优品等六大进口平台;支持南沙打造跨境电商进出口全球退货中心,创新出口退货“合包”监管模式,加速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建设。2024年,南沙汽车进出口额105.1亿元,同比增长44.9%;跨境电商进口额25657亿元、同比增长9.2%,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值稳居全国第一。

  支持南沙率先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记者:今年是广东自贸试验区成立10周年。现阶段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制度创新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接下来,省商务厅如何支持南沙发挥改革创新“试验田”和开放“桥头堡”作用,在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方面先行先试?

  张劲松:省商务厅(自贸办)始终将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作为重点支持、发展区域,充分发挥制度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作用,助力南沙成为国家自贸试验区战略上的重要支点。

  一是推动提升改革创新能级。推动南沙率先推行的商事登记确认制被国务院《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吸收,“跨境电商出口退货‘一站式’监管新模式”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第五批“最佳实践案例”。支持南沙率先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制度型开放33项试点措施全部实施。落地广东自贸试验区首单高低硫保税燃料油混兑业务。

  二是助力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南沙片区实现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正式实施自贸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全面推行市场准入“极简审批”和“一站式”证照主题联办套餐,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便利度进一步提升。“两段准入”“两步申报”通关模式全面推广。南沙综保区成为全省唯一连续三年获评A类的综保区。

  三是支持深化粤港澳合作。支持南沙持续推进建筑、规划、法律服务、税务等领域港澳专业人才资格认可,打造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创汇谷”粤港澳青年文创社区等4家港澳青创基地,入驻港澳(台侨)创业团队超450个。

  四是助推产业集聚升级。南沙形成以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航运物流等为重点的产业体系。打造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建成入列,新一代破冰调查船“极地”号交付,万顷沙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园加快建设。

  紧扣定位推进重点改革、规则衔接

  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中央深改委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为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擘画新的蓝图。下一阶段,省商务厅将如何继续推动南沙自贸试验区提质增效,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

  张劲松:2024年,党中央印发《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对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作出部署,为我们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提供了重要遵循。南沙具有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等多重战略叠加优势,有条件、有责任更加担当作为。接下来,我们将聚焦关键,助推南沙实现新的提升。

  一是紧扣战略定位,全面落实推进。精准把握国家对自贸区提升战略的要求,推动各项任务落地生根。结合南沙优势特色产业,加大首创性、集成式探索,将南沙打造为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能力更强的改革开放新高地。

  二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新能源与新型储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标准建设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大湾区)、大湾区场景创新中心、港科大(广州)科创成果转移转化基地等创新平台,支持各类先进技术在南沙首试首用。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动深海、低空等领域要素和场景开放,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案例经验。

  三是以规则衔接为引领,加速粤港澳合作进程。用好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粤澳发展促进会等机制,深化贸易、投资、金融、职业资格互认等领域合作。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推动跨境执业、法律服务、标准认证、便利港澳居民生活等领域深度对接。

  (记者 吴冠霖 统筹 黄少宏 柳时强)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