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大图新闻

珠海江门进入“1小时经济圈” 大湾区一体化发展提速成势

2024年06月24日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 ]

  钢铁巨龙腾湾区,长虹卧波架通途。俯瞰粤港澳大湾区,一座座跨海超级工程正成为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群的重要纽带,加速推动区域一体化。

  近日,连通珠海和江门的黄茅海跨海通道实现全线贯通,今年底将建成通车。连接深圳和中山的深中通道也通过了交工验收,即将正式通车。这两座超级工程与已建成通车的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共同组成了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由此跑出了“1小时经济圈”加速度。

  可以想见,一个全新的、协同的珠西,将加速崛起,在“再造一个新广东”征途上,城乡、区域发展更协调。

  “小蛮腰”撑起大工程

  6月以来,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建设好消息不断传来。6月19日,随着最后一榀钢箱梁焊接完成,黄茅海大桥成功合龙,标志着连接广东江门和珠海两市的黄茅海跨海通道全线贯通。

  黄茅海跨海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首个开工建设的跨海通道工程,也是港珠澳大桥的西延线。项目路线全长约31公里,海域段长度约15公里,设置高栏港大桥和黄茅海大桥2座主桥,其中高栏港大桥已于今年3月20日合龙。

  黄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主任朱超介绍,建设者历时9个月,在气候多变的黄茅海海域“穿针引线”,克服了通航安全、台风防御、特殊梁段安装等诸多施工风险和技术难题,最终实现黄茅海大桥的合龙偏差在2毫米以内。

  据介绍,黄茅海大桥在设计时,创新性采用了“小蛮腰”的独柱异形索塔。针对索塔施工精度控制难题,建设者通过自主研发百吨级索塔节段钢筋骨架整体吊装技术及双层可调吊具等举措,控制对接误差,每节异形索塔施工由12天缩短至6天,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就在黄茅海大桥成功合龙的前两天,另一超级工程也取得重要进展。6月16日,深中通道通过交工验收,标志着这座历经7年前期筹备、7年艰苦建设的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圆满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工程质量通过“大考”。

  深中通道是国家重大工程。项目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全长约24公里,是当前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之一。

  “零丁洋里叹零丁”。在茫茫伶仃洋上,建一座超级工程,谈何容易!穿越11条断裂构造带、径流量大回淤严重、地处台风频发区施工安全保障难度大、穿越世界上最繁忙的水域通航安全风险高、高盐高湿环境对悬索桥主缆腐蚀疲劳难题如何破……摆在建设者们面前的,是一长串的难题和挑战。

  长风破浪会有时。建设者们迎难而上,攻克了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创造了多项跨海工程之最,全力推行工业化建造和智能建造,研发形成了超高强主缆钢丝索股等15项世界首创的核心材料、关键技术和大国重器。深中通道项目还系统革新了离岸海中超大跨径悬索桥建造技术、外海超大尺度沉管管节浮运安装工艺等,形成了“一流技术”。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主任宋神友说,在世界首例双向八车道海底隧道、世界最大跨径离岸海中悬索桥、世界首例水下枢纽互通立交等领域,取得5项突破引领性的“深中质量”,培育了一批素质优良的跨海交通集群工程建设人才梯队和创新团队,为世界跨海通道工程提供了广东经验和中国方案。

  珠海江门进入“1小时经济圈”

  作为一条屏障,珠江口深刻影响了东西两岸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路径。“天堑变通途”的超级工程让两岸城市群的连接越织越密,为两岸城市群的联动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作为超级工程建设单位,广东省交通集团董事长邓小华说,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新的“交通脊梁”和“A”字形交通网络骨架的关键一“横”,深中通道自构思设计阶段便肩负着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更好连接、融合的重要使命。随着深中通道的通车在即,珠江口“黄金内湾”的“含金量”将大大提升,给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发展格局带来深刻影响。

  深中通道建成通车后,深圳、中山之间的车程由2小时缩短至30分钟内,两地携手进入“半小时经济生活圈”。深中通道的通车,不仅大大方便两地居民的出行,更将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的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深度融合。

  通“江”达“海”。黄茅海跨海通道今年底建成通车后,将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由此,江门和珠海将进入“1小时经济生活圈”,全程高速,无需绕行。它还将加强珠海乃至粤港澳地区的产业转移,拉动江门台山及粤西地区的经济发展,完善粤西产业布局。

  黄茅海跨海通道还将接驳港珠澳大桥,连接西部沿海高速,在广东省内正式形成一条沿海经济大动脉,提高粤西地区跟珠三角地区居民的生活往来。这一通道的建设,将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体化发展进程,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林飞鸣说,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等超级工程是广东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生动写照。它们的建成通车将彻底改变珠江口整体路网格局,对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广东将以新质生产力提升路网通达能力及服务效能,推动深中通道沿线及周边区域高速路网进一步完善通畅,为大湾区发展提供高效安全的‘硬联通’支撑。”

  “大桥经济”创造发展新机遇

  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在缩短,而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加速。

  珠海,广东省定位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推进,一系列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协同发展新规划披露、新动作落地,珠西战略效应正在显现。

  当前,珠江西岸的大港口、大石化、大装备、大工业将跃升为未来全省增长的重要动力源,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支撑正逢其时。

  珠海市委书记陈勇说,珠海将自觉承担起珠西战略启动点的核心重任,在牵引珠西、粤西地区发展担起“头雁”责任,激活“雁阵效应”,在带动珠江西岸片区加快发展中发挥核心和主导作用。

  作为中国侨都和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江门市也伴随着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建成,迎来“大桥经济”窗口期、黄金期。

  江门陆地面积占大湾区1/6,拥有广东省新一轮布局面积最大、可连片大规模开发的大型产业集聚区。

  “装备制造企业有些环节不适合上楼,只能找土地资源空间充足的地方”,深圳志奋领科技公司销售总监唐善斌表示,“江门建设‘一楼工厂’有优势”。同样来自深圳的利和兴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林宜潘也看中了这种优势:“我们研发总部在深圳,生产在江门,非常便捷,这是一种共享共赢的模式。”

  交通畅则百业旺。江门市鹤山珠西国际物流中心正向着“卖全球、买全球”国际物流枢纽目标加速迈进。“近年来,我们推动江门北站延伸港口功能,运行到深圳盐田、广州南沙、珠海高栏的铁水联运班列,常态化运营中欧等国际货运班列,开启珠三角西翼与欧洲、东盟经贸往来的陆路新通道。”江门市珠西物流发展有限公司经理潘志远说。

  赤坎华侨古镇,完整保留着680多座华侨出资、设计的百年骑楼,是我国唯一的华侨主题古镇,开平碉楼与村落是广东省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这两个项目的执行总裁徐飞表示,随着深中通道和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建成,更加有利于香港、澳门及大湾区东部游客,领略到赤坎华侨古镇和开平碉楼等一批大湾区中西部优秀文化旅游精品,促进大湾区内部的交流与融合。“现在赤坎的港澳游客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中西融合骑楼和碉楼的故事,进一步加深对华侨文化和岭南文化的认识,进一步认识中国侨乡江门。”徐飞说。

  江门市委书记陈岸明表示,江门有门类齐全的产业基础,丰富独特的侨务资源,比较优势正加速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分享更多大湾区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红利。

  (记者 陈凯星 叶前 田建川)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