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大图新闻

星展中国董事长:对中国下半年经济乐观,大湾区业务增长强劲

2024年06月15日 来源:南方网

[ ]

  6月5日,星展银行于深圳举办“2024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其间,星展银行北亚区主管、星展中国董事长庞华毅接受南方网记者专访,他对中国下半年经济表现持乐观态度,强调星展银行致力于在中国长期发展,并正在加码对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和科技领域的投资。

  星展银行是新加坡最大的商业银行,于1993年在北京设立驻华办事处,并于2007年成为外资银行中首批在中国本土注册的外资法人银行之一。目前,星展银行在大湾区内有近70家分支行网点,分布在广州、深圳、东莞、香港和澳门等湾区城市。

  政策松绑将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向好

  怎么看中国经济上半年表现?对下半年有何预期?庞华毅表示,中国上半年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特别是房地产领域的政策松绑和投资领域的开放政策,释放了中国致力于推动经济增长的强烈信号。

  以房地产政策为例,他分析:“中国聚焦供给侧,推出了一揽子非常重要、积极的政策。近日,中国在需求侧亦推出重要政策,即地方政府可以收购部分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这是激活需求的重要步骤。”

  在产业发展方面,庞华毅认为,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汽车、电池和光伏等增长强劲,这些新技术、新产业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上半年,中国设立了史上最大的半导体投资基金,该半导体投资基金已筹集3440亿元人民币(合475亿美元),还在人工智能、国产芯片制造领域推出了系列扶持政策。他表示,这些产业将成为非常重要的增长引擎。

  “我相信下半年中国经济表现会更好,因为这些松绑政策将提振市场信心,信心会促消费,消费增长将促进形成良性循环,一方面将支撑房地产行业发展,另一方面将支持零售行业发展。一直以来,星展银行将中国视为亚洲增长的关键因素,并相信中国经济将长期稳定向好。我们将继续投资中国,为中国企业和个人提供财富管理、离岸支持等服务。”庞华毅说。

  庞华毅介绍,在过去的18个月里,星展银行与国内平台公司加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这些合作,其消费金融贷款业务增加了超过80%。此外,星展证券(中国)获批成立,是目前唯一来自东盟地区的合资券商,为投资者提供中国在岸资本市场相关的产品与服务,支持更多优质企业走入境内外资本市场。

  深度参与推进大湾区金融互联互通

  庞华毅介绍,通过深港通、债券通以及“跨境理财通”等机制,星展银行广泛地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建设。星展银行(香港)是唯一一家拥有三间跨境理财“南向通”合作伙伴的银行,包括星展银行(中国)、深圳农商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跨境理财通”是指大湾区居民个人跨境投资大湾区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按照购买主体身份可分为“南向通”和“北向通”。“南向通”即大湾区内地居民通过在港澳银行开立投资专户,购买港澳地区银行销售的合资格投资产品;“北向通”即港澳地区居民通过在大湾区内地银行开立投资专户,购买内地银行销售的合资格理财产品。

  庞华毅表示,客户对于今年2月正式启动的“跨境理财通”2.0版本感到非常高兴。“随着离岸金融市场环境改善,2.0版本在个人投资者额度、参与机构范围合格投资产品范围等方面做了优化升级,投资额度显著提高,投资者可以通过更多元的理财产品获取更高的回报。‘跨境理财通’业务正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我们看到内地和香港的业务量均有提高,根据市场对2.0版本的反馈,我相信未来‘跨境理财通’将不断优化调整。”

  去年年底,星展集团还进一步增持深圳农村商业银行股权至17%,成为其最大股东。庞华毅表示,在个人银行方面,定位高端财富管理的星展银行和定位大众市场的深圳农商银行高度互补。“通过深圳农商银行,我们能够利用他们广泛的本地网络,覆盖大众市场和中小微企业,进一步参与大湾区的增长和繁荣。”他说。

  庞华毅透露,星展银行在大湾区的企业及机构银行业务增长率,高于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平均增长。“在大湾区,我们的策略是结合星展中国和星展香港提供服务。大湾区很多企业客户都有出海计划,比如,在星展香港,每月新开设的企业账户达700家,他们中大多是因出海需求找到我们。”他介绍。

  科技研发中心落子广州 点赞中国科研实力

  相较中国其他区域,庞华毅认为,大湾区的企业家精神、科技生态系统、在制造业和出口方面的经验和“引进来”“走出去”的思维模式是独一无二的。“随着中国内地科技不断进步,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需要加强投资大湾区的教育领域,培育区内的高科技人才。我相信,大湾区将继续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引领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他表示。

  庞华毅介绍,星展银行在广州设立了星展中国科技研发中心,这是继新加坡和印度海得拉巴之后的第三个科技研发中心。“该中心预计将容纳2000名工程师,专注人工智能、区块链和5G等领域,支持星展集团的所有技术研发,这是我们对中国科研实力认可的重要证明。”他说。

  (记者 尹珏文 李江锐 海报设计 武君丽 校对 陈学德 赖玉清)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