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资讯 > 专题专栏 > 专栏 > 走读湾区

走读前海:“改革创新重在破除制度壁垒、衔接港澳规则”

2024年09月11日 来源:南方+

[ ]

  “不用专门过深圳,在香港就能快捷办理,且操作简单、指引清晰,有特殊问题还可‘远程呼叫’实时连线!”首位体验前海在香港金钟设立“微税厅”服务的港人许生,在办理个税完税证明业务申请后如是称赞。2024年以来,前海陆续在港澳地区开设3个境外税务导办网点,免去港人港企办理深圳税务舟车劳顿之苦。

深圳前海

  最令香港建筑师谭国治关注的是,前海在建设工程管理制度上实现港澳规则衔接改革,在规划设计管控、工程监管、计量计价、招标投标等六大领域都探索推行符合港澳及国际通行规则的工程建设模式,“这扫清了合作障碍”。

  在前海深港创新中心,步行仅相隔十余米的国家(深圳·前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下称“前海交换中心”)和前海联合交易中心也在不断推进平台创新。

  前者仅经过三年发展即跻身国际交换中心百强。企业接入中心后,本地企业互访时延将低于1ms,较跨网访问时延降低92%,并先后上线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和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在数据要素领域频频创新。

  后者则依托香港核心金融基础设施港交所的独特优势和前海先行先试的制度创新, 2023年累计成交金额达1303亿元,成为深圳首家“千亿级”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并打造以人民币结算为基础的全新贸易形态和产业体系,不断探索人民币国际化。

  而这些改变,无不依托于前海持续不断地制度创新,特别是《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下称《前海方案》)发布以来,前海不断以更大力度,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推动改革创新,加快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实验平台,成为新时代“制度创新策源地”和“改革开放试验田”。

  截至目前,前海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835项,其中全国复制推广94项,全省复制推广111项。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前海连续三年排名第一。

  “首创”是前海制度创新的显著特征

  几乎任何时候,问起前海入驻企业“这里最大优势是什么”,“先行先试”“制度创新”都会成为脱口而出的答案。

  从率先实行“商事登记行政确认制”“多证合一”“秒批”改革,打造全国首个外商投资“一口受理”平台,到首创“商事主体歇业登记制度”“前海港澳e站通”……多年来,前海坚持制度创新,在多个领域实现“从零到一,从无到有”的创新,让“首个”“首创”成为高频词。

  特别是《前海方案》发布后,国家赋予前海“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的战略定位,前海的制度创新更加重视与港澳规则衔接,突出改革系统集成,并向制度型开放转变。

深圳前海

  何显毅建筑工程师楼地产发展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香港建筑师谭国治对此深有感触,尽管公司很早进入内地市场,但却一直苦恼于建设领域的制度障碍。

  “香港和内地的建筑师制度不同,香港是实行‘全程服务’概念,即建筑师设计之后,要有能力把它从原设计概念一直落实到最后,确保设计完全落地。而内地建筑师大多只负责前面的设计部分。”谭国治说。

  2023年7月21日,前海正式发布《前海建设工程管理制度港澳规则衔接改革方案》,打破制度衔接障碍,聚焦规划设计管控、工程监管、计量计价、招标投标等六大领域,在区域内推行符合港澳及国际通行规则的工程建设模式,包括推行“建筑师负责制”,试点“纠纷解决顾问—调解—仲裁”的全方位争议解决机制等。此后,12家港企开始独立承揽前海项目。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

  十天之后,前海又在全国率先启动企业开办录音录像“双录签名”试点,投资前海的申请人无需办理数字证书、支付认证费用和额外下载APP,直接微信扫码即可使用音频、视频签名认证的新模式,实现开办企业的无介质、零成本、全流程快捷申报。

  这不仅实现港澳人士“足不出户”随时随地开办前海企业,首年还可为前海企业节省数字证书费用约1300万元,后续每年节省年费约3800万元,以“小切口”改革推动营商环境“大变革”。

  同年11月,备受关注的《深圳经济特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投资者保护条例》正式发布。作为全国首部区域性投资者保护条例,该法接轨国际高标准投资经贸规则,推出多项创新性举措,包括对投资者实施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实现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并将创新设立议事协调机构性质的公平竞争委员会等,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投资环境。

  “改革就是要在管理体制、治理体制等方面进行突破,这个前海最大的亮点。”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芝兰说。

  “多元创新促营商环境提质”

  立足前海不断创新的主体是多元的,并持续为营商环境提速提效提质。

  国际仲裁大厦六楼,前海税务局一级行政执法员李玉晓正为宣传“深港澳办税易”忙碌,她将去位于香港金钟的导办点开展工作——2024年1月,可通办粤、深、港、澳四地税费事项的“微税厅”在这里正式启用,将更多税费服务事项覆盖延伸至香港地区。

  “在大湾区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涉税业务湾区通办成为热点需求。近三年来,前海税务局就尝试与港澳地区深度对接,启动‘深港澳办税易’项目建设。结合港澳企业税费需求,持续扩充服务清单和事项内容,已实现3批次9类共130项税务事项在港澳地区无差别、便捷化办理,基本覆盖社保医保、个税、房产交易等,大大降低了港人港企的办税成本。”李玉晓说。

李玉晓 前海税务局纳税服务科一级行政执法员

李玉晓 前海税务局纳税服务科一级行政执法员

  根据最新发布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税收营商环境测评报告(2023年度)》,前海合作区税收营商环境总得分为94.79分,已经具备全球竞争力。“其中,税收制度创新指标得分为95分,反映出制度创新贯穿前海税务工作全周期、全流程,不断提高前海办税效率和办税质量。”李玉晓说。

  与“足不出户”就可在港办理前海税务不同,在前海工作的港人傅旭晖则受益于2024年6月率先在前海启用的粤港政务服务“跨境通办”(前海)专区和“智方便”自助登记站。

“跨境通办”(前海)专区

  “以前很多事情都要回到香港才能办理,比如车牌到期就要回香港办,过关口加上办理起码半天时间。有了这个机器后,很多事情都可以直接在前海这边办,十几分钟就搞定了。”傅旭晖说,现已有60多项香港政务服务,港人港企无需亲身回港便可申办。

  事实上,前海近年来在大湾区率先探索政务服务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在引进香港“智方便”政务服务平台的同时,深化“走出去”,在港澳建设3个“前海港澳e站通”网点,实现港澳企业和居民“足不出港澳”即可享企业注册、税务、社保等393项跨境政务服务。

  此外,前海扩区后也不断优化管理体制机制,出台实施《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办法》,实现扩区后行政职权全域覆盖,拓宽港澳人士参与前海治理渠道,以正面清单方式廓清分工边界。同时,广东省政府、深圳市政府也分别将81项省级行政职权事项、101项市(区)级行政职权事项调整由前海管理局在前海合作区内实施。

  经第三方评估机构参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体系模拟评估,前海营商环境总体得分接近新加坡、香港,投资便利、贸易自由、金融开放、法律事务、科技创新、深港合作、“边境内”改革、数字贸易等8个领域的制度型开放全面提升。

  “大平台建设加固前海创新基底”

  《前海方案》发布后,前海也加速了各类大平台的建设和创新。

  国内首家手绘视频软件开发公司来画科技打造了SkinSoul动画垂直大模型为基础的AI内容创作平台,随着客户使用场景的增多与业务持续扩张,急需新增高性能算力资源支撑公司人工智能模型的迭代升级,通过大带宽、低时延网络满足交互需求。

  深圳首个国家级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前海交换中心此时便发挥出独特作用。“在数据传输领域,即便两家企业只隔了一栋楼,但用了不同运营商,彼此间数据传输时就要去广州甚至上海、北京绕一圈才能回来。接入交换中心则同城数据可直接交换,本地企业互访时延低于1ms,较跨网访问时延降低92%,大大提升数据交互效率。”该中心技术部部长谭帅帅说。

  谭帅帅表示,经过三年建设,中心已接入企业数量达254家、峰值流量为1.54Tbps,跻身全球百强。来画科技接入后,企业整体运营成本下降30%左右的同时,运营效率实现了约20%的提升。

黄泽楷 国家(深圳·前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总经理

  黄泽楷 国家(深圳·前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总经理

  目前,该中心又先后上线了“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和“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

  前者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可解决需方算力获取难、供方算力运送难等问题,现已连接了18家算力池,主流芯片覆盖率达到75%,服务客户达57家次,累计提供算力29.2万PFLOPS·小时。

  后者解决了“内地企业赴港办理贷款或担保人业务时,需自行携带信用报告往返两地,且时常因篡改风险无法被金融机构承认”的问题。

  “依托区块链技术产生的数据指纹,平台可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没有被触碰、篡改,企业主可以直接发送相关报告到香港侧的金融机构,操作流程只需要1分钟左右,成功打消双方顾虑。”前海交换中心市场部部长陈一家说,该跨境平台试运行三个多月来,已接入场景机构6家,上线应用场景3个,预计年内将服务1000余家涉港企业的金融信贷业务需求。

陈一家 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负责人

陈一家 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负责人

  “未来我们将继续拓宽应用场景,横向推广到民生、医疗等领域,并将支持个税明细、公积金缴存明细、社保参保证明、银行流水信息等常用数据的跨境验证服务,促进数据要素安全有序流通。”陈一家说。

  与前海交换中心相隔仅十余米,承担了大豆离岸现货市场和深圳天然气交易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任务的前海联合交易中心,也已成为国家战略性资源生产要素的交易中心和大宗商品跨境贸易的一站式服务集成方。

前海联合交易中心

  近年来,该中心依托科技应用和交易中心提供的登记、认证、确权服务,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现货仓单体系,解决实体企业融资难题,推动传统实体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同时,打造以人民币结算为基础的全新贸易形态和产业体系,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重要的应用场景,将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标杆推向国际市场,提高中国大宗商品在国际的定价影响力。

  截至目前,联交中心陆续推出天然气、大豆等9个品种,有实体产业客户1400余家、指定交收仓库库区27个,覆盖全国主要产业聚集地、消费地和港口。2023年交易额达到1303亿元,成为深圳首家千亿级大宗商品交易平台。2024年1-8月,联交中心交易额8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

  “前海是‘特区中的特区’,无数政策在此先行先试,制度创新的高地上,是一片片企业成长的沃土,期待在这里未来迸发出无限可能。”谭帅帅说。

深圳前海

  策划/统筹:张玮

  撰文:张秉仁 张玮

  摄像:鲁力

  剪辑:谢昊燃

  海报:文海燕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