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资讯 > 专题专栏 > 专栏 > 对话湾区

广东省商业航天产业促进会会长、中科宇航董事长兼总裁杨毅强:从广东出发逐梦中国商业航天“新蓝海”

2024年12月12日 来源:南方日报

[ ]

  1970年,也就是“长征一号”火箭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送上太空的那一年,成立14年之久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下称“航天一院”)迎来了它的沸腾时刻。

  这一所由钱学森先生组建的研究院,是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1987年,当20岁的杨毅强走入航天一院时,听说了更多关于这里的光辉岁月,但他没有想到,有一天能担任“长征十一号”火箭总指挥,一次又一次地目送自己参与研发设计的火箭飞离地球表面,奔向太空。

  2018年,在“国家队”扎根31年的杨毅强,转身奔向商业航天的创业洪流,成立了中科宇航。眼下,中科宇航已在广州南沙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系列化火箭生产基地,也成为广东商业航天领域的“独角兽”企业。

  10月1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广东省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在杨毅强看来,这是一场美丽的“双向奔赴”——广东工业基础雄厚、科研实力突出、营商环境优越,是发展商业航天的最好土壤。他说,逐梦苍穹的人生后半场,便是实现更多普通人的“飞天梦”。 

  从大湾区奔向星辰

  国内咨询机构预估,2024年商业航天市场规模约2.34万亿元。

  10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广东省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提出将加大金融、科技、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打造“粤星粤箭”品牌——这让杨毅强感到振奋:实践证明,在广东扎根的选择是正确的。

  记者:传统航天工业一般坐落在北方的重工业城市,中科宇航为何落地广东?

  杨毅强:传统航天工业扎根内陆,主要是上世纪50、60年代战备和保密的考量。但商业航天需要离市场更近,大湾区的营商环境、地理位置、工业基础等恰好是培育市场的土壤。

  粤港澳大湾区具备良好的港口和强大的造船能力,可开展海上火箭发射。广州的工业实力雄厚,科技实力突出,还为我们开展技术研发提供了人才支撑。在与广东各级政府的接触中,可以感受到他们是真正的服务型政府,对产业投资带动发展有精准的理解,为产品的落地提供了真心实意的帮助,这让我非常感动。

  在政策支持方面,这些年广东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等,这也为我们搭建商业航天全产业链打上了“强心剂”。

  记者: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您认为广东可以从哪些方面探索发力?

  杨毅强:商业航天的发展是国家需求、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三者相互作用,相互驱动的结果。广东商业航天当前处于“两端强,中间弱”的局面:在基础端,我们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和科研能力,比如芯片与通信技术;在应用端,也有新能源、无人驾驶领域的企业布局,市场前景广阔;“中间弱”是指广东目前尚缺乏满足国家需求、同时符合大湾区特色的卫星和星座的应用——这也是我们下阶段需要努力的方向。

  比如,不少国家和地区对空间技术的应用及合作表现出强烈的需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我国空间技术优势,以及大湾区开展海上发射的区位优势,与更多国家和地区的人共享技术红利,推动火箭商业市场壮大与发展。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商业航天有望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未来,希望广州明确发展目标和定位,凭借地处大湾区的各方面优势,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商业航天的第一极”。比如规划建设“南方航天港”,聚集火箭、卫星应用企业以及配套的产业链,同时也为国家航天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在钱老的书中重拾童年旧梦

  1987年,20岁的杨毅强刚刚大学毕业,来到航天一院。这所由钱学森先生组建的研究院,是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彼时的他没有想到,有一天能担任“长征十一号”火箭总指挥,一次又一次地目送自己参与研发设计的火箭飞离地球表面,奔向太空。

  记者:您和航天事业是如何结缘的?

  杨毅强:我投身航天事业最早是受父亲的影响。他是一名军人,在解放战争中随部队转战华北、大西北、西南地区,也参加过黔东南剿匪。20世纪50年代,他由于各种原因,没能和战友们一起北上参与创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心里一直比较遗憾。

  多年后,父亲送我读高中时,在众多大学的招生简章中,他一眼看到了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他对我说,这就是以前的哈军工,你就考这个学校!

  记者:您当时还很年轻,那是什么让您坚定将航天作为人生志业?

  杨毅强:现在想来,可能一切在冥冥之中已注定。小时候在老家山西,我和伙伴们常用高粱秆做弓箭玩。为了增加射程,我们一点点琢磨试验,先绑上铅丝来配平,又绑好“窜天猴”,再点燃“发射”。那时冬天的农村,我记得天很黑,没有路灯,但这个“箭”可以射得很远,在夜空中格外显眼。从那时候起,我就对浩瀚的天空产生了好奇。

  这份好奇在我进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后第一次得到回应。那年我只有16岁,专业是飞行器系统工程。这个专业成立于1979年,是钱学森先生在总结我国“两弹一星”组织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全世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而创办的。我的第一门选修课就是钱老的《星际航行概论》,此后的学习中,我逐渐看到了童年遐想变为现实的可能,也坚定了投身航天事业的决心。

  见证中国航天跨越式发展

  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历史总共有68年,杨毅强经历了其中的37年。在他看来,从步履蹒跚到实现跨越发展,得益于国家战略的支持,以及数代航天人的坚守。

  记者:中国航天曾经走过一段非常艰难的过程,但很快后来居上。能否谈谈您眼中的这段历史?

  杨毅强:我刚刚进入航天一院的那个年代,我国航天事业一度处在低谷。到20世纪90年代,我们和法国、日本、俄罗斯、美国差距还比较大,还经历过大量的人员流失。任务量也很少,几万人的单位,一年也就发射3到4次。

  后来实现跨越式发展,我认为得益于两个原因。一是“嫦娥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的陆续上马,为我国航天事业打开了新的局面;二是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航天开始逐步走向国际发射市场,标志性事件是“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下称“长二捆”)搭载澳大利亚卫星的成功发射。

  长二捆的需求就来自海外,按照合同约定,我们要在一两年内完成新型大推力火箭的研制和试验发射,这在全世界范围内并没有先例。

  许多国外科学家认为至少需要三五年,甚至十年才能完成,但从签订合同、完成草图、组装并成功发射,我们只用了18个月。火箭成功发射后,外方团队也很钦佩。此后,中国以最快速度、最小成本拿下了国际商业发射的入场券,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航天的实力。那时我主要负责某国家重点型号组织管理工作,虽然没有直接参加长二捆研制,但见证了这段历史。

  记者:从技术视角看,您认为中国航天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杨毅强:原因有三个层面。第一是科研能力,比如以前都是拿图板画图的,后来有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仿真手段以及数字化样机和虚拟制造等,推动设计能力实现了跨越式的提升;第二是试验能力,这意味着我国技术的迭代速度大大加快;第三是生产能力,在走出实验室后,产品能很快完成生产,让大家感受到发射能力有了显著提升。

  2007年前,我们用了30多年才实现了100次发射。到2014年,这个时间被压缩到7年。而2022到2023年的两年间,我国就进行了超过100次火箭发射任务,真正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提升。

  迎接商业航天的“春天”

  2018年,国内外商业航天市场成为新蓝海,杨毅强决定“下海”创业。2024年11月,“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腾空而起,这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事业迈出关键一步。在杨毅强的设想中,人类开始寄希望于依靠商业力量征服太空的时代更近了。

  记者:从“国家队”的总指挥到商业航天创业者,您是如何完成这种身份的转变的?

  杨毅强:回头看,真正的创业“起点”可追溯到2010年,“长征十一号”(下称“长十一”)的研发时期。与长征系列的其他型号不同,长十一是小型固体运载火箭,并没有明确的卫星任务、部署计划和市场需求。我们投入研发的初心,是因为看到了小卫星和快速响应发射的商业市场前景——这与传统的航天思维方式非常不同,是一种“未雨绸缪”,也是一次商业上的“冒险”。为了给长十一寻找市场出路,从立项到对研制方向的把握,团队都下了不少心血,还接触了第一批商业航天企业,确定了走商业化、国际化道路,陆续促成一批合作,可以说前些年长十一支撑了初创商业卫星公司的发展。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长十一是一次“体制内的创业”。

  记者:您曾说过我国商业航天的“春天”最迟在2027年。目前我们处于哪一阶段?

  杨毅强:我们已看到希望曙光。当前,GW星座计划、千帆星座计划等卫星星座正在大规模组建。未来5到10年,中国的卫星部署数量将达到3.5万颗以上。发射成本降低与发射需求增长,将带来成批量的发射订单。

  商业航天大规模市场化的应用,将很快出现。进入太空对普通人来说不再是遥远的梦想,而是触手可及的计划。届时火箭发射将不再是新闻,就和如今的快递物流一样寻常。与此同时,一些独属于商业航天的商业模式也将陆续出现,比如太空旅行。

  记者:眼下广东正积极布局商业航天产业链发展。对此,您还有哪些计划?

  杨毅强:商业航天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必然也会为产业规划、公共平台建设等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我非常欣喜地看到,广东在这方面已经有明确的规划与部署。不久前,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广东省商业航天产业促进会正式揭牌成立,中科宇航是会长单位,我也有幸成为首任会长。依托这一开放交流平台,我们将积极助力推动省内外商业航天企业的合作,推动技术、资本和人才的深度融合。我相信,在不久后的未来,优质航天产业将集聚粤港澳大湾区,为科技强国、航天强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记者 孟健)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