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8日 来源:南方日报
在新兴应用的强劲推动下,半导体产业正朝着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加速迈进。其中,经济大省广东,也加快了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的步伐,以广州、深圳、珠海为核心的“3+N”产业格局日益完善。
在三大核心城市中,经济体量最小的珠海,是如何挑大梁的?日前,珠海交出最新成绩单:2024年上半年,珠海集成电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高达34.9%,成为当地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最亮眼的存在。
“珠海芯”自1993年起步,至今已过“而立之年”。“芯”势力何以焕发新动能?背后,是市场、企业、地方政府和投资机构的合力。
芯复苏
多家上市公司业绩显著提升
步入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普遍呈现出回暖态势。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分析,2024年度全球半导体市场有望实现16%的增长,市场规模将达到6110亿美元。
在行业集体回暖的大背景下,珠海不少半导体、集成电路企业业绩都迎来增长。
炬芯科技从事中高端智能音频SoC芯片的研发、设计及销售,产品主要为蓝牙音频芯片、便携式音视频芯片等,广泛应用于蓝牙音箱、蓝牙耳机等领域。公司在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中称,消费电子行业市场需求持续回暖,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27.68%;归母净利润4070万元,同比增长64.76%。
全志科技在2024年上半年度业绩预告中也表明,受半导体景气度回升,智能车载、工业控制、扫地机器人、智能投影等下游细分领域需求提升,同时公司新产品及新方案顺利量产,带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55.00%,营业收入增长带动了净利润的增长。
行业的回暖,也助推更多企业叩响了资本市场大门。
8月1日,杰理科技(874500.NQ)宣布正式登陆新三板并进入创新层,目前公司正处于北交所上市辅导中。
公转书显示,杰理科技总股本为4亿股,机构投资者阵容较大,知名企业小米科技也在其中,持股108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70%。
尽管上半年业绩还未公布,但杰理科技去年的业绩规模已相当抢眼:实现营收29.31亿元,同比增长29%;净利润为6.23亿元,同比增长85%,扣非后净利润为5.74亿元,同比增长96%。
“当前,新一轮半导体上行周期已经到来,特别是新兴消费电子产品和汽车半导体市场的快速增长,将为珠海集成电路产业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分析人士指出。
作为中国集成电路起步最早的城市之一,珠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规模常年位居全国前十。2022年,珠海集成电路产业主营收入132.66亿元,同比增长5.43%;2023年,珠海集成电路产业实现主营收入159.20亿元,同比增长8.52%;2024年上半年,珠海集成电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高达34.9%。
“得益于长期的积累,珠海涌现了一大批扎根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单打冠军和‘小巨人’企业,但对比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的愿景,珠海的头部企业还是偏少,产业链的缺失也比较明显。”上述分析人士强调,抢抓新一轮行业复苏机遇,珠海必须在招商引资方面下大功夫。
芯引力
立柱项目加速落地
事实上,补齐产业链短板,也是整个广东的集体行动。
近年来,广东省大力实施“广东强芯”工程,加快构建集成电路产业“四梁八柱”,已在高端模拟、化合物半导体、MEMS传感器等特色工艺方面布局一批重大产线项目。2023年,广东省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营收超2700亿元。
对标打造“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第三极”的目标,去年以来,不少地市更陆续出台了对应的产业招商政策,加强“大招商”。从实际效果来看,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等地都有所收获。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24年珠海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表名单中,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相关投产、续建、新开工项目就共计超过30个。
重磅百亿级产业立柱项目,也接连落子。
今年6月13日,珠海市金湾区携手华发集团与北京奕斯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举行签约仪式,标志着总投入约100亿元的奕斯伟半导体材料产业基地项目正式落户珠海金湾。按计划,该项目将于今年9月正式动工。
奕斯伟集团作为集成电路产业的领军企业,其核心业务包括基于RISC-V的新一代计算架构芯片与方案、12英寸电子级硅片、集成电路生态链开发等三大板块。珠海项目由奕斯伟集团、集成电路产业专业机构和华发集团共同出资,将聚焦半导体行业上游先进材料生产,主要应用于半导体设备、晶圆制造、功率半导体器件等领域,进一步补齐珠海半导体材料产业环节。
“半导体产业是华发集团重点投资的核心方向,目前集体已控股运营方正科技、光库科技两家相关上市公司,投资布局了新紫光、奕斯伟、芯潮流、跃昉科技、颀中科技、芯动科技等一批行业龙头和创新型企业。”华发集体相关负责人表示,华发已构建形成覆盖EDA、设计、制造、封测等芯片制造全流程,材料、设备等支撑环节与终端应用的半导体全产业链生态布局,并进一步向人工智能、大模型、大数据等新兴产业方向延伸。
立柱项目的落地,突出一个“快”字。8月3日,格创·华芯半导体园区落成暨设备进机仪式在珠海高新区举行。随着一辆辆运载设备的货车抵达园区,全市产业立柱项目——格创·华芯砷化镓晶圆生产基地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预计年内正式投产,为珠海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新能源产业高地提供又一战略支点。
华芯(珠海)半导体有限公司主营数通VCSEL芯片,是全球第四家、国内首家以IDM模式实现25G&56G PAM4 VCSEL芯片大规模出货的厂商,在集成电路产业具有领先地位,产品广泛应用于光通信、物联网、车联网、移动穿戴装置、光传感装置等新兴产业场景。
落户珠海,华芯致力于解决射频晶圆代工“卡脖子”问题。据悉,该项目总投资33.87亿元,分两阶段建设,满产产能15000片/月,能带动近千人就业。
据悉,此次实现设备进机的主体工程项目,是华芯微电子首条6英寸砷化镓晶圆生产线,主要生产化合物半导体微波集成电路(MMIC)及VCSEL芯片,建成后将成为广东省内首家砷化镓代工厂,预计今年11月竣工验收并工艺通线、2025年上半年实现大规模量产。
芯生态
多维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在日前召开的珠海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珠海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动产业创新、科技创新、应用场景创新“三新”深度融合,瞄准人形机器人、RISC-V开源生态、低空经济、“云上智城”等产业发展新风口精准发力,优化适应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创新生态和政策环境,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营造趋同港澳、接轨国际的市场环境。
这传递了珠海要为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营造健康生态的决心。珠海集成电路能否在“小而美”的基础上向前一步,技术、人才、资本、平台缺一不可。
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向“新”求质,已成为珠海企业的共识。
“技术创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坚持技术创新不仅需要胆识与勇气,更需要及时把握市场和用户的需求。”在珠海晶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欣延看来,在当前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产品的快速迭代和演进已成为必然趋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技术创新变得更为重要。
敏锐察觉到安全应答芯片在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场景的广阔应用空间后,晶通科技全力开启了技术攻关。今年7月,该公司首款安全应答芯片成功量产,同时举行了首批100万颗订单的现场签约仪式,完成了在芯片领域的一大跨越,将为我国汽车电子产业链提供全新的自主可控安全方案。
“当前,珠海集成电路企业正持续开展技术创新,芯片应用场景向人工智能、物联网、电力、汽车、工业等高附加值领域发展,为珠海突破集成电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注入了新动能。”珠海市半导体行业协会会长王艺辉表示。
众所周知,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链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其高科技、高投入及长周期的特性,也决定着资本对行业的影响力。
从国家层面来看,今年二季度,国家大基金三期的成功设立与落地,为半导体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与无限可能,将推动产业链向更高层次迈进。
从地方层面来看,今年不少地方国资也纷纷加大了布局。其中尤以上海出手最为阔绰:集成电路产业母基金总规模为450.01亿元,将重点投向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和封测、装备材料和零部件等领域。
珠海也有所动作。据悉,在共建项目外,今年,华发集团还与奕斯伟集团签署了基金投入合作协议。双方将联合其他投入方共同组建半导体生态产业基金和医工科技基金,重点投向半导体行业高端芯片及生态、电子材料等领域项目,以及医工科技创新等领域项目。
珠海与横琴、澳门的联动效应,也被业内所关注。凭借独特区位、政策和产业等优势,横琴被视为珠澳深化合作的最佳产业结合点和“芯”窗口。
一方面,澳门大学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具有国际化高水准的创新资源;另一方面,在中国集成电路企业寻求出海发展机会的大背景下,澳门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桥梁。
“横琴可成为‘中国芯’国际化的‘桥头堡’,成为大湾区深化与国际集成电路交流合作、主动融入全球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国际化窗口。”珠海先进集成电路研究院院长龚斌说。据悉,2023年横琴实现集成电路产业营收超30亿元。
随着政策、营商环境、产业资本的加持,更多优秀企业、人才也在加速涌向珠海和横琴。
日前,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将投资4800万元人民币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设立全资子公司珠海横琴贝岭微电子有限公司。此举是该公司基于长远发展战略所做出的审慎决策,旨在抓住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发展机遇,以及大湾区的半导体产业环境和人才资源优势。
(记者 沈梦怡 摄影 关铭荣)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