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11日 来源:南方+
近日,珠海发布2023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地区生产总值2063.29亿元,同比增长5.1%,略高于全省增速0.1个百分点。
上半年,广东省经济运行总体特征是企稳、回升、向好,珠海的情况亦反映出这种特征。
珠海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运行逐步回归常态化运行轨道,反映在“半年报”的不少亮点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52.5%,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51.1%;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31.7%;总投资超1000亿元的28个产业立柱项目加快落地,工业投资增长41.6%;全市接触型消费强劲复苏,餐饮收入增长43.8%,文体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643.4%……
成绩来之不易,是今年以来许多一线工作者的共同心声。挑战仍未结束,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哪些新变化能为珠海提供更多底气?珠海能否中流击水更进一步?复盘这份成绩单或能得出一些答案。
攻产业:
三大产业结构向“高”向“新”
产业,是珠海“稳”字卷的主题。
总体来看,上半年,珠海三次产业均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7.08亿元,同比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915.64亿元,同比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120.58亿元,同比增长4.0%。值得注意的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在三次产业中占比超过50%,“三二一”产业格局进一步优化。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也是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上半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实现248亿元,同比增长8.1%;6月末,全市本外币存款余额1.3万亿元,同比增长16.2%,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在全省排名第三;全市本外币贷款余额1.13万亿元,同比增长16.2%,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在全省排名第二。
制造强则产业强,产业强则经济稳,仍然是珠海探索发展路径所坚持的信条之一。上半年,珠海坚持“制造业当家”工作成效显现,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5.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1.5%。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456.20亿元,增长7.1%,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9.5%。
今年上半年,珠海全力落实省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五大提升行动”,全面打响“产业项目落地攻坚年”行动,加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市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766.14亿元,增长5.8%。其中,制造业增加值684.23亿元,增长7.8%。
在三次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同时,产业的内部结构也在持续优化。
上半年,珠海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健康、智能家电、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等“4+3”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完成增加值593.04亿元,增长9.4%,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77.4%,其中智能家电和新能源产业增速亮眼,同比分别增长23.3%和34.7%。
产业向“高”向“新”探索,离不开充实有活力的创新主体。目前珠海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308家,上半年高新技术企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1.2%。高技术制造业投资172.25亿元、增长52.5%,先进制造业投资207.46亿元、增长51.1%。
一批深耕创新、勇立潮头的优质企业加快成长。上半年珠海新增上市公司4家,总数达到48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3家,超过前4年累计总量,总数达到71家。1—5月,全市专利授权量10854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30.67件,位居全省前列。
创新后备军也在培育中。截至目前,珠海已纳入上市培育综合服务平台的储备企业2029家,在培育库企业679家,并制定企业上市三年发展规划,将59家企业纳入珠海市上市发展第一梯队。
通内外:
大桥带动商贸文旅快速复苏
伶仃洋上,长龙飞架。伴随着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全面启动建设,“澳车北上”“港车北上”等创新政策相继落地实施,港珠澳三地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流动效率大幅提升,港珠澳大桥也正在不断打破自己的记录。
上半年,港珠澳大桥日均跨境货车1450辆次,较疫情前增长5倍,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日通关车辆最高达9300辆次。截至7月24日,海关累计监管验放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进出境的港澳单牌车超过50万辆次。
海路、航空客货运输也在加快复苏。上半年,珠海港口业务实现增长,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2.0%,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5.3%;珠海机场旅客吞吐量530.47万人次,同比增长227%。
打通了交通运输的“任督二脉”,大量人、物、财开始涌入珠海,相关行业纷纷受益。
首先是外商投资保持良好增长。上半年珠海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9.51亿美元,同比增长13.7%,增速较一季度提升21.1个百分点。
同时,珠海厚植市场主体成长的“沃土”。截至6月底,全市实有市场主体43.5万户,较2022年底增长3.5%。上半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28194户,同比增长7.5%,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9.2%。
在这样的背景下,上半年珠海全市新登记企业12879户,其中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937户,比去年同期增长7.70%,注册资本(出资额)36.8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9.35%,外资企业中,新登记港资企业185户,比去年同期增长15.63%,新登记澳资企业599户,比去年同期增长5.09%。
其次是外贸新业态呈加快发展态势。高栏港综合保税区完成封关验收并开园运营,粤港澳物流园(一期)、空港国际智慧物流园预计三季度投入使用……上半年珠海跨境电商进出口102.8亿元、增长31.7%。
人气集聚带来的另一个惊喜是快速复苏的消费市场。上半年,珠海全市接待游客1549.4万人次、增长227.2%;全市举办会议展览共583场、增长93%,参加人数36.14万人次、增长4倍;全市口岸出入境7282.7万人次,增长36.2%。随着旅游、商务等外来人员大量到来,餐饮、住宿消费持续增长,免税、会展消费显著复苏,升级类消费、线上消费平稳向好,消费市场持续回暖。
上半年珠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3.57亿元,增长5.5%,增速较一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餐饮收入增长43.8%,文体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643.4%。
据悉,下半年珠海市将积极利用“港车北上”“澳车北上”带动的人流利好,加强与港澳地区的商贸和消费领域合作。同时,以“珠海购物节”为主力IP,大力推进家电“以旧换新”、电商直播、车展美食展、珠港澳联动推介等主题鲜明的促消费活动。
看变化:
工业投资15年来首超房地产
纵观上半年珠海经济运行情况,成绩来之不易,挑战同样无法回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3.8%,相较去年增速有所放缓,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9%。从全国的层面来看,当前房地产市场仍在缓慢恢复,需求不稳已成主要制约因素。
珠海也面临着同样的阵痛。上半年,受到房地产开发投资下滑态势影响,珠海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04.95亿元,同比下降4.9%。
不只是珠海,许多城市都需要做好心理准备,即原有的依赖土地价值的城投融资模式或将难以为继,经济发展需要寻找新的强有力的增长点。
危机往往蕴含着转机。房地产专家、明源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少文曾表示,房地产行业的底层逻辑已经从房、地、产变成产、地、房,想要进一步实现人均GDP增长,核心是人均生产力、生产效率要提升,这依赖于有更高效率的产业。
从投资结构来看,珠海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34.7%,占比下降至32.0%。另一边,工业投资占投资比重提升至36.1%,近十五年首次超过房地产投资。
一些改变正在发生。上半年,珠海市把握新能源、新型储能等产业赛道新机遇,以政策激励和强化招商引资带动全社会投资,总投资超1000亿元的28个产业立柱项目加快落地,工业投资增长41.6%。“三年工程瞄准两年干”,加快对接深中通道连接线、港珠澳大桥西延线、市域轨道环线等“三条战略通道”建设,持续优化园区水电路气信等配套建设,支撑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4%。
这一变化是珠海大力推进“制造业当家”取得的重要成效,也预示着未来的发展方向。
目前,珠海5.0产业新空间建设全面提速,已建成544万平方米,在建312万平方米,下半年计划开建356万平方米,目前已有183个项目签约入驻,协议投资357.5亿元,预计产值939.9亿元。同时,珠海对5.0产业新空间周边用地进行土地整备拓展,后备潜力超过1万亩,现已整备用地2172亩,陆续落实了曜灵时代、纬景储能、万锂等一批立柱项目。
“下半程”已经开启,珠海在回顾上半年成绩的同时,也明确表达了全力以赴稳经济、抓项目、促发展的决心:
——把制造业当家作为头号工程,全力推动“项目落地攻坚年”行动见实见效,建设好、配套好、运营好5.0产业新空间。更加坚定地围绕光伏、新型储能、信创和生物科技等领域推进产业立柱项目落地,开展招商引资,力争全年新招引落地40个产值5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持续强化消费基础性作用,办好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贸易大会、亚洲通用航空展等活动;更好发挥投资关键作用,统筹推进“三个一批”项目建设,加大工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力度,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带动全社会投资。
——加速推进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创新型企业倍增计划,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围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绿美珠海”开展“百团大战”。加快构建内联外畅大交通格局,强化陆海统筹全面提升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突破……
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竿。经济“半年报”反映了当前的趋势和信号,更吹响了珠海下半年奋力冲刺的号角,珠海的下一份答卷,需要借势而为,更要坚定事在人为。
(记者 张紫微 统筹 沈梦怡)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