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城市 > 中山分站 > 最新动态

中山“四上”企业突破8000家 立足产业优势向优势产业集群转型

2022年11月25日 来源:南方日报

[ ]

  一年一度的中山市政协委员与市长协商座谈会日前在中山市会议中心召开,今年协商的主题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大力促进存量优质企业高质量发展”,“存量优质企业”是其中的关键词。中山市官方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中山市企业类市场主体实有户数突破20万户,以全市40%左右的市场主体数量撑起了全市超约99%的市场注资规模。其中,“四上”企业(指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有资质等级建筑业和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是核心,全市“四上”企业在库数量超过8000家,排名全省第六。

  做优做强本土优质企业是中山产业经济发展的一道“必答题”。中山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坚定不移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工程,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并将服务本土优质企业增资扩产视为最好的招商引资。

  座谈会上,来自工商联和经济界别的政协委员纷纷建言,建议通过实施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强创意设计和制定“中山标准”等措施,提升传统产业集群发展能级,帮助传统产业集群完成向优势产业集群的转型。

  抓住“标准”这一关键要素

  走进中山市古镇镇中心,灯饰产业元素随处可见,除了一众灯饰卖场,从城市的建筑外立面到道路绿化带,都带有鲜明“灯”主题特色。经过40多年发展,“提灯走天涯”的古镇灯饰快速扩展。面积还不到50平方公里的古镇镇输出了全国灯饰市场70%的灯饰产品,由此摘下“中国灯饰之都”桂冠。

  古镇灯饰的发展是中山传统产业集群发展的缩影,发展至今,已走到了转型的路口。“中山传统产业集群规模雄厚,产业链完整,但长期处于价值链较低位置,没有实现应有的价值,没有定价权,必须通过转型升级解决发展中的质量和效益问题。”中山市政协委员、中山市古镇灯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利晖长期观察古镇灯饰产业等传统产业集群发展。他认为,中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完成几个“转变”,首先要从“出口导向”到“内需导向”的转变。

  中山传统产业带有明显的出口导向。“做出口和内需所要求的能力不一样,做出口,一个老板带着工人按照客户的订单标准进行生产、发货即可,但内需不一样,企业需要自主研发、设计、建立销售渠道、开展营销管理和品牌运营。”曹利晖建议,中山应引导传统产业企从“卖产品”转型升级为“卖系统性解决方案”,从ODM、OEM和出口导向转型为集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品牌为一体的新型产业集群。在此过程中,应引入国际设计资源,打造“国际设计+中山制造”新模式,完成从“内需导向”到“设计导向”的转变。

  纵观珠三角,周边城市升级也形成了特色鲜明和可复制的产业转型路径,其中深圳较为典型。深圳在全国率先出台实施深圳标准认证制度,以立法形式,打造“国内最高、国际一流”的“深圳标准”。以深圳家具产业为例,其是深圳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2016年,深圳推出全国首个家具产业地方性法规强制性标准。该标准高于国家标准,部分指标超越国际标准,推动深圳家具产业向“品牌化、高质量”的转型。如今,家具产业的“深圳标准”已向全国开放,吸纳了国内多个家具品牌,产业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中山传统产业有着扎实的产业基础,市场占有率高,完全有能力打造‘中山标准’。”曹利晖建议中山应抓住“标准”这一关键要素,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中山标准”和高于欧美标准的“中山优选标准”,以立法形式严格执行落地,一次提升中山传统产业竞争力,加快从“传统产业”向“传统优势产业”转变。

  让优质企业增资扩产同等享受新项目扶持

  中山市近日公布了今年1月至10月经济数据,在投资板块,工业投资表现强势,同比增长18.6%。持续的项目投资为工业投资增速提供了有力支持,其中存量企业增资扩产项目是重要增速动力来源。目前中山市已有超过260个增资扩产项目纳入中山市重点工业项目库,已动工的超过100个。

  推动本土优质企业增资扩产是本次协商座谈会的焦点。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风口”,位于民众街道的毅马集团今年实施增资扩产项目。响应中山市鼓励企业增资扩产的号召,毅马集团计划在中山增资10亿元以上。中山市政协委员、中山市毅马五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燕航建议中山市将支持存量优质企业增资扩产视为“二次招商”,并让优质存量企业增资扩产项目同等享受新招商优质项目的扶持政策,激发更多存量优质企业的发展动能。

  事实上,中山已将推动本土优质企业增资扩产放在了重要位置。去年底,中山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继续做实稳企安商,精心高效服务本土优质企业增资扩产,并将此作为“最好的招商引资”。今年以来,中山市委多次召开增资扩产主题会议,先后出台《中山市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若干政策》《中山市支持优质规上工业企业增资扩产十六条》《中山市意向供地增资扩产项目准入及审议工作规则(试行)》等政策,从加大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投入、完善工业用地产权手续、提高存量工业土地利用率、盘活闲置工业土地、强化新增用地保障和优化审批服务等方面,推动优质规上企业增资扩产。政策效果已逐步显现。其中已有超过2000家企业实施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项目,近30个增资扩产项目实现“拿地即动工”,快速落地。

  致公党中山市委会参委会主任梁红辉表示,目前中山市已初步建立起增资扩产项目库和工作计划,但在增资扩产过程中,还有不少外部性和制度性制约因素需要突破。“稳定企业发展预期,才能激发企业增资扩产的信心。”她指出,在当下的发展态势下,企业面对增资扩产、技术改造抱有保守态度,对此,应在产业规划上提出更清晰的目标和计划,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在土地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为提升项目质量,梁红辉也建议对增资扩产项目进行审核和综合评价,建立项目排行榜,对发展前景好、土地利用率高的项目优先给予政策支持。同时,建立增资扩产项目对接流转和成果效益共享机制,对部分镇街无法落实用地的项目,在全市范围内协调项目用地,减少项目流失。

  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中山获批建设大型产业集聚区,成为全省首批七个大型产业集聚区之一。在此基础上,中山根据现有产业布局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规划了重点发展智能家电、清洁能源与智能装备、光电光学与智能终端、健康医药等产业的十大现代产业园,通过“一园一主题”“一园一特色”,同步配套针对性的鼓励扶持政策,这将为企业扩大投资、战略布局提供稳定预期和更大、更优空间。

  ■聚焦

  提升城市品质

  从细处优化营商环境

  今年11月1日,中山市迎来首届“中山企业家日”,表彰先进企业和企业家,中山市由此成为继深圳、佛山之后全省第三个拥有“企业家日”的城市。

  设立“企业家日”的背后是中山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努力。营商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明年起,世界银行将推出宜商环境(BBE)排名,从企业准入、经营场所、公用服务接入、劳动力获取、金融服务、国际贸易、纳税等多个指标进行评价。

  对标深圳等城市,中山正通过落实改革举措,提升营商环境水平。通过“证照分离”“一照通行”“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歇业备案”改革,中山企业开办全流程“一网通办”。平均时间已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陆续出台“稳经济138条”“支持优质规上企业增资扩产10条”“扩大有效投资18条”等一揽子政策,累计为市场主体减轻税费负担超过137亿元;运用大数据为企业画像分类,实现惠企政策标签化配对、自动精准推送,实施“免申即享”,截至今年9月底,兑付补贴资金近1500万元;实施上市企业倍增计划,截至2021年末,境内外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企业直接融资额累计超过1000亿元。

  “企业家对营商环境的获得感,有如每天起来感受到的气温和空气质量,往往对细小处最敏感,因此持续做实做细是关键。”来自广东省民营企业律师服务团的唐国雄律师领衔撰写了《关于设立“中山企业家日”的建议》。他表示,除了“真金白银”的政策举措,企业家们对城市重商亲商氛围也十分看重。设立“中山企业家日”是中山在制度层面弘扬企业家精神、提升企业家地位之举,对于激发企业发展积极性、留住优质企业更是有着重要作用。一次嘉奖、一场早餐会、一场政企座谈会……这些都能从细处增强企业家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对于营商环境优化,中山市政协课题组撰写的《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大力促进存量优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同样从细处入手,提出了“城市品质”的优化维度。报告认为,“城市品质”在传统营商环境中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但其也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的城市品质和形象是城市发展的“软实力”,是吸引和留住优质企业的关键。报告建议中山实施“城市品质(市容市貌)提升工程”,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活配套、生态环境等软硬件配套建设,进一步补齐优质教育、医疗、生活配套等的短板,加快完善地区交通路网。特别是要加快中山站、中山北站站区的升级改造,完善周边道路和设施,叫停周边路段驾校“路考考场”,加快“站城一体化”综合开发,改善城市窗口形象。同时,要针对工业园区进行升级,整顿园区周边环境,推动传统工业园区向产城融合的新型产业社区转变,建好产业门户。

  ■数读

  中山优化营商环境措施

  ●出台“稳经济138条”“支持优质规上企业增资扩产10条”“扩大有效投资18条”等一揽子政策,累计为市场主体减轻税费负担超过137亿元,超过2000家企业实施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项目,近30个增资扩产项目实现“拿地即动工”

  ●企业开办全流程“一网通办”,平均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

  ●实施“免申即享”,截至今年9月底,兑付补贴资金近1500万元

  ●实施上市企业倍增计划,截至2021年末,境内外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企业直接融资额超过1000亿元

  (记者 雷海泉)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