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城市 > 中山分站 > 大图新闻

翠亨新区“向湾”再加码 发力建设深中经济合作区先行区

2024年03月04日 来源:南方日报

[ ]

  2024年新春开年,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开足马力,多个领域实现“开门红”。“新春第一拍”引来专精特新“小巨人”、重点项目签约引资172亿元、12个重大项目集中动工……除了“点”上开花,新区在面上也作了全方位布局。在近日召开的翠亨新区2024年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新区发布了新年“作战图”。

  在2024年深中通道通车年,翠亨新区的动作显得更“大胆”:升级国家级平台、建设深中合作区先行区、到深圳构建“反向飞地”……在新一年的布局中,翠亨新区含“湾”量、含“深”量持续提升,加码“向湾”发展,冲刺2024。

  平台建设

  一年落地三个大湾区产业平台

  最近半月,翠亨新区项目不断。在近日召开的中山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翠亨新区签约明阳新能源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项目、华凯易佰华南总部项目和佑明医疗美容光源及光组件制造项目等5个项目,引资172亿元,为全市之首。本周,翠亨新区12个重大项目集中动工,投资近58亿元。梳理近期翠亨新区签约和动工项目可发现,这些项目大部分落在产业园区内。

  2023年,是翠亨新区平台建设的“大年”,中山生命科学园、中山软件园(翠亨新区)等一批新产业平台先后建成。2023年也由此成为翠亨新区统筹南朗街道发展后,新产业平台落地最密集的一年。这些平台亮相后就展现出强大“磁力”。仅中山软件园(翠亨新区)就签约了润智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项目。

  面向湾区,翠亨新区也从产业平台发力。2023年,翠亨新区先后收获了三个“湾区级”的产业平台——深中经济合作区、香港—中山高质量发展合作区、新中生物医药城。

  2023年6月,深圳、中山两市首次联合面向全球招商,珠三角首个跨越珠江口的合作区——深中经济合作区亮相。深中经济合作区规划面积66平方公里,其中约80%的功能空间布局在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内。除了深圳,中山也积极联动香港。去年,中山与香港达成“香港科创+中山制造”“香港青年+中山创业”“香港人才+中山生活”合作共识,拟在翠亨新区规划建设香港—中山高质量发展合作区。立足湾区,放眼世界,翠亨新区还将规划建设新中生物医药城,集聚全球生物医药产业资源。

  上述三大平台均有望在今年迎来具体的落地项目。其中,翠亨新区今年将推动深中经济合作区走深走实,规划约1平方公里先行区,加快动工建设合作项目。同时,深化研究谋划港中高质量发展合作区的空间选址、合作内容、合作模式,加速推动合作区建设。

  今年,翠亨新区还计划联合深圳前海、东莞滨海湾,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试点方案加快落地,力争升级国家级平台。随着平台建设提速,能级提升,优质项目也有望跨洋而来,翠亨新区也将获得更多走向湾区乃至世界的动能。

  发展新质生产力

  “反向飞地”融入湾区创新链

  如果说平台是载体,那么创新资源则是载体中的主要内容。

  深中经济合作区、香港—中山高质量发展合作区、新中生物医药城等平台,瞄准的均是产业创新资源最密集的区域。以这些平台为桥梁,翠亨新区计划开展新的科创联动。今年,翠亨新区计划结合深中经济合作区建设,探索“深圳研发+新区孵化产业化”模式,落地一批实质性深中合作项目。此外,翠亨新区还将探索联动深圳的新模式——构建“反向飞地”,探索在深圳宝安建设孵化器。

  传统的“飞地经济”一般是由发展能级更高的地区“飞入”能级相对较低的地区。如果说深中经济合作区、香港—中山高质量发展合作区、新中生物医药城是“飞地经济”的传统1.0版本,那么,翠亨新区探索的“反向飞地”,则是“逆向孵化”和“逆向创新”的2.0版本。

  “反向飞地”的形式大则产业园,小则写字楼。但无论大小,其最突出的意义在于融入当地的创新生态。根植深圳产业“土壤”的“反向飞地”,可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深圳“原生态”的创新环境,更有利于催生创新成果。同时,“反向飞地”连接着深中两地的产业资源,可发挥两地产业优势,资源错位互补,为科创提供发展支撑。

  深中通道即将建成通车,其不仅实现了物理空间上的连接,更打开了珠江口东西两岸产业联动的新可能。深中通道建成后,将把香港、深圳、中山将连为一体,也在广深港、广珠澳两大科技创新走廊之间,在珠江口架起了一条新通道。除了探索“飞地经济”,今年,翠亨新区计划重点强化创新资源协同布局,探索与深圳等城市链主和生态主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设立联合创新中心、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小试基地等,推动更多科技成果沿途转化,打造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最佳地”。

  立体交通

  “海陆空铁”重塑枢纽优势

  新年伊始,翠亨新区在产业领域捷报频传,基建配套也有颇多进展。截至2023年,翠亨新区东片区(马鞍岛)累计建成道路58.4公里,实现了岛上所有围填陆地岛屿与市政干线道路相连。

  作为深中通道的登陆点所在地,今年,翠亨新区提出,要打造“海陆空铁”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成大湾区综合交通枢纽。

  最近,南珠(中)城际密集发布建设新动态。南珠(中)城际珠海段——中珠城际翠亨新区马鞍岛段正式启动初步勘察钻探作业,宣布在马鞍岛新建翠亨新区站和客运港站两个站点。同日,南珠(中)城际广州段万顷沙至二十涌区间五台盾构集中始发,进入盾构施工高峰期。而在数日前,广东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发布《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珠海段沿线土地综合开发专项规划研究招标公告》,布局相关前期工作,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

  南珠(中)城际是翠亨新区“海陆空铁”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中的关键线路,也是新区融入“黄金内湾”的关键通道。翠亨新区东片区(马鞍岛)的香山站是南珠(中)城际进入中山的第一站,也将是广州、中山、珠海段的重要交会点。该站向北接广州段的二十涌站,向南预留了对接珠海段的条件。中珠城际翠亨新区马鞍岛段启动初勘,也标志珠海段已进入建设的新阶段。远期,南珠(中)城际还将与深南中城际衔接贯通运行,深中城际线路的交会点也在香山站。快速便捷的轨道铁路交通为大湾区一体化提供了支撑。未来,乘客从香山站出发,有望1小时内抵达广、深、珠中心城区,翠亨新区也由此进入“黄金内湾”的“1小时生活圈”。

  在“海陆空”领域,翠亨新区也获得多重利好。今年,中山将建成启用中山港新客运码头,将开通面向香港、澳门的航线。陆路方面,中开高速、中江高速改扩建项目将与深中通道同步通车,珠江口东西两岸将在翠亨新区实现新的连接。在航空领域,今年中山将谋划布局跨珠江口低空飞行交通模式,先行区域也将布局在翠亨新区。《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以珠海横琴、中山翠亨新区、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为试点率先开放低空空域,在与港澳协调一致的情况下探索发展覆盖港澳的低空飞行观光旅游业务,研究开通对接港澳的跨境直升机服务。

  空间再造

  万亩产业用地呼之欲出

  新城建设,规划先行。为更好地融入湾区,翠亨新区还从规划入手,做好与湾区的“软连接”。

  今年,翠亨新区提出,要对标湾区最高最好最优,全面加强城市风貌的规划和管控,完善城市空间体系,在“功能错位互补、有序衔接”的原则基础上,加强与横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平台规划对接。而在新区内部,新区则提出高标准规划建设马鞍岛、朗城、海湾城三大片区。三大片区分别位于翠亨新区(南朗街道)的东部、中部、南部,其中马鞍岛和海湾城分别是面向深圳等东岸城市以及珠海的新建区,朗城则是南朗片区的重点开发新区。

  主要面向深圳等珠江口东岸的马鞍岛建设正如火如荼推进中。今年,翠亨新区将结合深中通道建成通车的重要节点,做好深中通道登陆点、通道沿线等重点区域的规划建设,特别是把低效工业园区转型、东部岸线整治与城市风貌提升结合起来,系统规划利用岸线资源,谋划布局沙滩公园等服务设施,加快建设打造湾区芯城、湾文化艺术中心、翠湖体育中心等一批城市发展新引擎和城市新客厅。通过建设朗城、海湾城片区,翠亨新区将推动南朗片区再升级,增强对深、广、珠等湾区“极点城市”辐射资源的承载能力。

  在做好规划的同时,翠亨新区今年计划拓展更大空间,实现“以产促城,产城融合”目标。2023年,翠亨新区(南朗街道)通过“工改”,全年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超过3150亩,并成功落地一批本土企业增资扩产项目,引进了一批新项目,累计带动超过120亿元工业投资落地,产城融合效果初显。按照“两个10000亩、两个1000亩”目标,新区今年计划通过控规调整及东部岸线整治在马鞍岛打造10000亩综合产业用地,通过“工改”“以改带征”在南朗片区打造10000亩工业用地;2024年新出让产业用地超1000亩、推动企业自改超1000亩,这将为新区产城发展和“向湾”布局带来更大空间,新的空间和功能规划也将随项目落地。

  (记者 雷海泉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