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城市 > 肇庆分站 > 最新动态

肇庆迈向科技创新之城

2024年11月08日 来源:南方日报

[ ]

  近期,肇庆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发力,动作频频。

  11月4日,深圳技术研究院到金利镇对接装备制造业企业;10月30日—31日,肇庆新区举办了“肇港新型工业化技术与资助政策宣讲会”,加强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与肇庆企业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业务对接,推动香港技术成果在肇庆市转移转化。更早些时候,肇庆市与深圳市、东莞市分别对接了装备制造业和五金产业的发展。

  科技创新是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的重要一步、关键一招,尤其是对于肇庆加速建设具有竞争力的粤港澳大湾区西部制造新城这一目标上,全方位各领域地提升肇庆的“科技含量”,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前,肇庆市正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在肇庆落地、应用,让科技创新成为肇庆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大湾区西部的科技创新之城,正在冉冉升起。

  引进来,走出去

  科技发展不能“闭门造车”,交流往往能碰撞出新的火花。

  高要区金利镇,素有“中国小五金”之乡的美誉,“好五金,金利造”扬名在外。10月24日—25日,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调研组一行来到金利高新区开展五金产业转型升级调研。

  调研期间,调研组先后深入广东金利祥兴五金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新永昌五金科技有限公司、肇庆市新甘安五金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广东维他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金利五金智造小镇、国家建筑五金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金利办事处等载体平台,现场进行了科学指导和发展建议。

  此次调研,专家学者对金利高新区的五金产业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也为后续与肇庆的合作打下了基础。

  在肇庆市科技创新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桥头堡”——肇庆新区,科技交流同样是常态。

  10月30日,肇庆市科技局联同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和肇庆市大湾区办,在肇庆新区·粤港澳大湾区西部商务中心组织举办肇港新型工业化技术与资助政策宣讲会,加强肇港科技合作,让肇企更加深入地了解香港的科技资助政策和先进技术成果。

  活动中,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展示了香港通过技术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并介绍了多个由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协助成功转型升级的企业案例;香港工业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研发中心团队成员现场分享了新型工业化的人工智能技术,引起了肇庆企业代表们浓厚的兴趣。

  这场交流有迹可循。9月,肇庆市委主要领导曾率肇庆经贸交流代表团赴香港,成功举办“遇见肇庆—香港产业合作推介会”,促成了肇庆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的“牵手”,为未来肇港两地企业在技术研发、项目合作、市场开拓等方面开展更加广泛深入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一直以来,肇庆市对外的科技交流活动步履不停。例如今年肇庆联合广州、佛山举办广佛肇科技产业融合交流会暨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实地组织企业对接小鹏汽车和一汽大众等企业;组织开展肇庆市电子信息行业企业产学研合作对接交流会,为电子信息行业产业搭建了平台和桥梁……科技领域的“引进来,走出去”在肇庆只会更加频繁。

  在2023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上,来自肇庆的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的《精密表面组装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研发与应用》项目获得2023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武汉大学(肇庆)资源与环境技术研究院牵头实施的《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与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2023年度广东省科技成果推广奖。两项大奖,让“肇庆科技”为人所关注。

  科创实力稳步提升

  科技创新从来不是广州、深圳等大湾区强市的“专属”。在肇庆,科技创新同样大有可为,大有前景。

  今年以来,肇庆的科技成果不断迸发:肇庆高新区小鹏汽车MONA车型项目完成产线升级改造并投产,金利高新区首次获得“金利造”五金品牌国家商标注册,首次有五金企业成为国家五金行业标准起草单位……

  肇庆能够成为科技创新的“摇篮”“温床”,得益于肇庆市对于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对于最重要的科技创新主体——企业的长期培育以及对于打造一流科创环境的不断努力。

  今年以来,肇庆市在培育科创主体、建设创新平台载体、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今年,肇庆市审核推荐了469家企业完成高企申报,聚焦高新技术产业开展科技招商,整体搬迁引进高新企业6家。持续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引导小微企业规范研发管理,积极参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014家。发挥标杆企业示范带动效应,遴选肇庆市“科创50强”企业,营造企业科技创新氛围。举办“走进标杆”企业家交流活动,组织15家企业走进深圳华为,推动风华高科、动力金属、鸿特精密等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在创新平台载体建设上,肇庆市进一步健全“国家—省—市”实验室体系,西江实验室稳妥推进减员增效和规范管理,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提升至152项。同时,修订印发《肇庆市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市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运行与管理。肇庆市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再添新员,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7家。

  当前,肇庆市的创新创业环境正在持续优化。今年以来,肇庆市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落实投贷联动机制,为企业授信84亿元,放贷超过35亿元,与人民银行合作创新推出“技术合同贷”融资模式,发放全省首笔“技术合同贷”200万元,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上,肇庆通过优化实施“西江人才计划”,引育第六批西江创新创业团队与领军人才项目共23个。

  在各类措施的“保驾护航”下,肇庆市的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水平得到稳步提升。除了获得两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之外,德庆县瑞晶电子创新“交钥匙”工程技术研究合作模式,联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基于“材料—器件—器件封装”开展攻关。在科技成果转化上,肇庆市组织开展广佛肇科技产业融合交流会暨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等对接会和培训班等8场,促进“科研供给”和“企业需求”精准对接,技术合同成交额达5.8亿元。

  “修炼内功”“引入活水”两手抓

  科技创新,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关键支撑,也是肇庆市走好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必答题”。肇庆市正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加快打造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

  当然,应当正视的是,目前肇庆市在科技创新上,既要“增量”,更要“提质”;既要“修炼”科技创新的“内功”,还要积极为城市引入科技创新的“活水”。

  当前,肇庆市正进一步完善科技招商的政策研究、招商策划、项目对接、服务保障各环节工作机制,提升科技招商引资(智)工作的质效。同时,肇庆市聚焦小切口,推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启动《肇庆市科技创新指导类项目管理工作规程》修订工作,通过对项目管理系统调整,赋予项目单位更大的自主决策权,进一步鼓励和调动有条件的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开展多样化、符合行业特点以及高风险、高价值的科技创新。

  在此基础上,肇庆市还将推动建立健全全市科技招商工作机制,聚焦科技企业、创新平台、团队人才等加大招引力度。着力引进建立一批重点产业领域应用孵化和实验平台,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集聚承载和孵化转化能力;瞄准北京、长三角、广州、深圳等创新资源密集区域,依托大学科技园等孵化载体和万洋、中安等工业平台,推动技术成果和项目的引进、落地孵化;引进与产业集群相适应的创新创业团队和人才,构建“研发在外地、转化在肇庆”的柔性引智模式。

  肇庆市有关负责人表示,肇庆市将通过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质量、推动高新园区提质建设、构建完善创新平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进科技赋能“百千万工程”、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等方面入手,推动肇庆市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以科技创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更好推动肇庆加快崛起为珠三角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记者 卢逸轩 通讯员 廖通)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