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25日 来源:南方日报
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第五年。
五年来,肇庆“向东看、向东赶”参与大湾区建设,多次与香港、澳门沟通对接,主动融入广州都市圈,积极与大湾区兄弟城市开展产业协作,不断深化“软硬联通”,探索可行路径与办法。
“向东看、向东赶”一直是肇庆参与大湾区建设的主要目标方向。在此方向下,肇庆要如何发力,在深度参与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赢得重要机遇、实现联动发展,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肇庆新担当新贡献?
肇庆召开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提出立足“中央要求、湾区所向、港澳所需、肇庆所能”,以“弱鸟先飞”精神状态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谋划推动与大湾区兄弟城市的软硬联通和产业共建。
交通硬联通
融入大湾区空间布局
放眼大湾区,“港车北上”“澳车北上”让大湾区互联互通迈上新高度。再看肇庆,作为重要交通节点,肇庆新区到香港西九龙高铁班次增加、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落子、广佛肇高速全线贯通,20分钟到佛山、40分钟到广州……
根据《2022年广州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2022年湾区城市间日均出行量542万人次,都市圈层面广佛肇占49%,可见广佛肇出行联系日益紧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要素在此高效流动。
交通格局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区域发展整体格局。虽然近年来肇庆在“硬联通”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但在交通路网密度、道路等级等方面,与广州、佛山等都市圈核心城市还存在差距,必须加快打通更多东进和南下的快速通道、高效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聚焦构建立体交通体系,将区域交通格局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空间布局,才能牢牢把握住发展机遇。
做好轨道文章是重要一步。按照省、市规划安排,共有13个轨道交通项目涉及肇庆,其中“十四五”建设项目6个。肇庆市交通运输局透露,广湛高铁、珠肇高铁、深南高铁等项目正在有序推进,肇顺南城际、柳广铁路(肇庆段)、桂贺肇广铁路正加快推进前期工作,中远期谋划肇庆至清远至佛冈至从化城际、广佛肇城市轨道(机场至端州、三水至新区、四会、大旺)等项目,加快构建功能完善的轨道交通网。以上项目顺利建成将进一步拉近肇庆与广佛的时空距离,有效支撑广佛肇半小时交通圈。
做好机场文章是关键一步。《肇庆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加快推动怀集支线机场研究工作,提前谋划高要、德庆、四会3个通用机场布点,逐步推进肇庆形成“1+1+3”的机场总体布局,形成多层次的航空服务体系,加速共建“世界级机场群”。同时,规划衔接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的路线主要包括肇顺南城际铁路、肇庆至高明高速、广佛肇云高速、江肇第二高速、端州至新机场快速路,环城快速路等,预留城区至机场城市铁路通道条件,努力打造“双枢纽”的交通格局。
“双枢纽”必将强化肇庆内外“硬联通”,构建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
机制软联通
保持大湾区一流营商环境
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是推动大湾区城市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一大难点。肇庆选择从“湾区通”工程入手,积极参与“数字湾区”建设。
根据广东发布的2022年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评估结果,肇庆数字政府改革建设能力水平“非常高”,位居全省第一梯队;广东省政数局将肇庆确定为“广东省招商引资对接平台”上线试点单位,与其他10个城市共同形成招商数据库和招商地图,实施一体化招商引资;肇庆端州区与深圳龙华区实现218项网上“湾区通办”政务服务,就医、办证等实现跨城通办……肇庆以小切口入手,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与大湾区规则“软联通”。
肇庆提出,将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投融资、贸易、仲裁等营商规则体系,保持大湾区一流营商环境,并以“数字政府”改革为引领,加快构建“统一标准、统一供给、统一应用”政府服务体系,擦亮“全肇办”品牌,全面实施产业投资项目“双容双承诺”直接落地改革,积极参与“数字湾区”“信用湾区”建设。
“软联通”促进“人才通”,肇庆的一系列民生举措正不断深化肇港澳三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助力大湾区提升人才一体化水平。
为进一步增强港澳青年归属感,肇庆市实施“就业通”“社保通”和“人才通”工程,制定《肇庆市贯彻扶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若干措施实施方案》《肇庆市进一步支持港澳青年就业创业暂行措施》等系列政策,取消港澳人员在内地就业许可,将港澳人员纳入就业创业扶持对象范围,享受同等就业创业优惠政策。
目前,肇庆新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纳入广东省“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之一;“1+9+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体系,累计入驻创业项目349个(其中港澳项目70个),累计带动就业2655人(其中港澳居民70人)。
大湾区,大未来。接下来,肇庆将以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为依托,完善港澳青年创业创新服务体系,打造成为港澳产业链强链补链和成果转化的重要承载地;建设粤港澳深度合作(肇庆)示范区,与港澳在产业发展、创新创业、民生服务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推动与港澳体制机制“软联通”,实现优质产业圈、生活圈与生态圈有机融合。
产业迎共建
积极嵌入大湾区产业链
今年6月初,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调研组到肇庆开展专题调研,在深入考察肇庆科研创新及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情况后,对肇庆持续深化湾区产业合作共建的做法和取得的扎实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8月18日至20日,40多位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员来肇考察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新型储能、电子信息、预制菜等产业。在参观完喜珍科技等港资企业与肇庆本地特色产业后,代表们纷纷表示惊讶于肇庆先进的制造业水平与企业发展实力,开展合作的势头也随之涌动。
不断增强发展动能,是粤港澳面临的共同课题,也是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对肇庆而言,发展的根基在产业,关键在产业,希望和潜力也在产业。
近年来,肇庆切换新赛道,蓄势新能源,从零开始引进小鹏汽车、宁德时代等行业龙头企业,到如今成功实现“一市造车”甚至是“一市定车”。过去3年,肇庆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值先后突破300亿元、400亿元和700亿元大关;2022年,肇庆新型储能规上企业23家,实现规上工业产值306.6亿元,同比增长65%,两大主导产业让肇庆在全省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当中,有了自己的方向与地位。
聚焦“一点两地”全新定位,肇庆还瞄准产业共建向纵深推进,积极嵌入大湾区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肇庆依托产业集聚发展优势、土地空间优势、大型产业集聚区园区优势、交通区位优势……不断补齐产业链空缺,增强供应链韧性、激发创新链活力,并主动接受大湾区优势产业资源外溢,2022年共引进广州、佛山制造业项目175个,占引进制造业项目总数的48.9%,“广佛肇整车+肇庆汽配”“广佛研发孵化+肇庆加速、肇庆落地”产业协同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参与湾区,建设湾区。接下来,肇庆为增强发展动能,将全力服务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主动对接横琴高端制造业建设,强化与前海现代服务业的对接合作,推进现代服务业标准化建设,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服务。
平台强合作
加快深度融通
为更好承接珠三角产业有序转移,肇庆规划“344”园区发展格局,构建以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为主战场,肇庆高新区为“火车头”,肇庆新区为产城融合主阵地,东部板块四区(市)、西部板块四县特色园区合力布局、联动发展的园区发展格局。
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集聚区将在广州都市圈及大湾区一体化背景下,积极探索建立佛肇两地对接合作机制,密切和佛山联动组团,推动两地产业协同与科技创新合作。
肇庆高新区选择在人才吸纳、成果转化两方面发力。一方面,出台《肇庆高新区打造人才高地2022年工作方案》,通过拓展“免申即享”项目库,推出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秒到账,打造成为科技创新人才的中试和成果转化基地,吸引集聚博士和博士后人才政策创新的先行示范区。另一方面,依托智华(广东)智能网联研究院等高水平创新平台、西江实验室等,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增强创新发展的长期动力。
肇庆新区则聚焦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强化与大湾区城市产业交流合作,研究制定《“以加快粤港澳深度合作(肇庆)示范区建设为突破,助力肇庆高质量融湾”深调研工作方案》,进一步打破产业发展共建的瓶颈,推动新区战略转型。日前,肇庆新区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经济发展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按协议指引展开系列协同合作,推动两地产业招商信息互通、紧密协同,促进合力招引优质项目,全力打造湾区区域合作的成功典范。
对接港澳,深度融通,东、西部板块在南药等结合点上默默发力。高要区正打造国家级肇庆(高要)南药市场,为横琴粤澳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提供充足的优质原料;德庆县依托肇庆(德庆)南药健康产业基地,与澳门大学、广东南粤集团对接《肇庆市人民政府与澳门大学中医药领域合作框架协议》,希望以此推动与南粤集团澳门中医药产业园合作。
肇庆市大湾区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肇庆起草了相关文件方案,将以“走在前列”统筹肇庆与港澳在产业共建、科技创新、人才建设、特色金融等领域全方位合作,将粤港澳(肇庆)特色合作区打造成港澳元素最佳承载地以及“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示范性粤港澳特色合作平台。
(采写 王焌鑫 策划 马喜生 统筹 吴帆)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