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城市 > 深圳分站 > 最新动态

新规划发布 科技创新浪潮涌动!河套合作区迎发展新机遇

2023年10月18日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

  日前,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提出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极点”。这为合作区发展带来新机遇。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位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北部与深圳市中南部跨境接壤地带,面积3.89平方公里。香港、深圳两个园区一河之隔,是深港科技创新合作最直接的对接点。

  规划发布,科技创新的浪潮正在深圳河两畔涌动。但合作却是从2017年,深港两地明确在河套开展科技创新合作就已经开始。

  几年来,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对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要素资源、汇聚国际顶尖科技人才进行一系列探索,为深港两地搭建起优势互补的桥梁。

  提供便利条件 实现科研成果产

  在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记者见到了香港中文大学病理生理学专家秦岭教授。秦岭教授带领团队正在研发的是结合航天材料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手术辅助机器人。  

  香港中文大学深港创新研究院(福田)院长 秦岭:目前我们进驻了三年,手术机器人已经在做临床测试,测试完以后,就开始要转化产品。  

  手术辅助机器人是集合医学和工程学的一门前沿融合学科,香港中文大学的科研团队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涉足这一领域,然而很长时间都只能停留在理论和可行性验证层面。

  香港中文大学深港创新研究院(福田)院长 秦岭:香港这边虽然有很好很知名的教授,但是落实到产品转化,就没有平台。到了年纪要退休,科研成果就放到那儿,没有实现转化。  

  一直以来,香港具备国际化的顶尖人才,却缺少产业化的配套能力。而一河之隔的深圳制造业发达,可以生产出满足各种科研需求的零部件,却迫切需要提升科技水平。在两地共同的渴望中,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应运而生。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发展事务署副署长 朱俊炜:以前的福田保税区,都是仓储物流的空间,这几年,我们通过租购改建的方式,收集了一批产业空间,用来支持我们重要的科研机构项目落地。

  朱俊炜副署长告诉记者,为了给深港两地搭建优势互补的桥梁,深圳市腾退了原有的仓储物流产业,将这块3.02平方公里的地区打造成科技创新园区,并和港方携手制定出台内地首个深港“联合政策包”,从人才联合培养、科研资源共享等方面提出了28条具体举措。  

  三年前,秦岭教授带着团队进驻到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一河之隔、交通便利,秦教授从香港办公室到深圳园区的实验室只需要一个多小时。

  上百平方米的实验室,尽管实验设备还没全部进驻,可这样的实验环境是团队一直梦寐以求的。  

  香港中文大学深港创新研究院(福田)院长助理 钟仿洵:在香港,我们如果要做这种医学影像数据采集工作的话,需要去医院,而且要排队。香港的医院也很繁忙,需要去预约,可能在时间上面就没有这边这么高效了。

  最让秦岭教授团队看中的是园区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的各种便利条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批机构就在秦教授实验室旁边的一栋楼,他们的医疗器械研究成果可以直接在隔壁进行审批。园区还特别建设了中试基地,基础研究创新完成之后,团队可以在中试线进行产业化前的小规模试验,让技术创新的成果不出湾区就可以落地。  

  短短几年,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就聚集了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5所世界百强高校的10个项目、30名科学家、500多名具有港澳及国际背景的科研人员,取得了我国首台自有知识产权的高时空分辨率显微镜、发射电子束光刻机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而这些研究成果都将依托内地完善的产业链加速实现产业化。

  香港中文大学深港创新研究院(福田)院长 秦岭:就是能调动香港很多大学,做上游研究的科学家、教授,他们就把这个心思,可以从实验室的东西放大,变成真正的产品,这也是我们现在国家所需要的。

  提供良好环境 助力青年人才创新创业

  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针对粤港澳创业的年轻人提出一系列扶持计划。从创业启动资金到人才住房,一系列贴心政策激发年轻人的创新活力。

  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深港协同创新中心的21层是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厂,30多家青年创业企业在这里孵化成长。

  记者来到了一家由三位香港中文大学80后博士创办的科技公司,他们研发的EDA软件是芯片研发中的一项重要工具。企业负责人魏星告诉记者,在香港初创时,最发愁的就是融资难。由于初创研发阶段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几位创始人有半年都发不出工资,还要面对高额的办公租金。就在他们为了理想苦苦支撑之际,听说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有专门针对青年创业者的孵化器。  

  奇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魏星:这个孵化器,当时正好它就是专门针对那种港澳的青年团队创业,价格相对便宜。

  为了给像魏星这样的青年人才提供创业的良好环境,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推出了“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资助计划”,为来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的初创型企业提供政府资助。此外还专门设立了1亿元的专项资金,为青年科研工作者提供启动支持和基本保障。  

  深圳市福田区委组织部副部长 胡冬红:办公场所我们都会装修好,他们拎包就能办公,一些工商注册,还有社保办理这些需求,我们有专门的服务机构。

  魏星和他的创业伙伴们将公司搬迁到了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里不仅房租便宜,各种政策措施也让这家小公司感受到了贴心给力的扶持。入驻园区,他们很快就拿到了一笔深圳市政府的天使投资基金,还被园区推荐参加深圳市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得到了展现实力的机会。  

  通过大赛,魏星他们的科研成果得到了投资商的青睐,目前已融资近五千万元。

  随着公司不断壮大,深圳的人才优势又为他们提供了不同领域的人才支撑。  

  奇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刁屹:内地的人才资源库是非常大的,这三年的时间,可以说发展真的是非常非常迅速,我们团队的规模,现在已经扩大到30多人了。

  公司在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资金和人才的助力下稳健发展,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不少知名企业都成了他们的客户。曾经共同在香港学习的师姐也从互联网大企业辞职,毅然加入这家小小的战队。  

  奇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研发部 杨晓庆:我觉得,我就应该来这里,就应该加入他们。国有所缺,我有所学。

  短短几年时间,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建设了五个青年创业孵化器,面积2万平方米,集聚了80多个港澳创新创业团队,吸引了近千名创新创业青年。

  (记者 李欣 张芊芊 李子国)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