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城市 > 深圳分站 > 大图新闻

解读深圳2035|新规划如何让深圳不仅“深”而且“广”?

2024年10月11日 来源:南方+

[ ]

  10月10日上午,深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新闻发布会。

  今年国庆节前夕,《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于9月26日获国务院批复。《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后深圳首部总体规划,也是深圳市首部陆海统筹、多规合一城市发展空间蓝图。

  《规划》落地后,深圳会是怎样的图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深圳的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如何体现?深圳如何不仅“深”,而且“广”?

10月10日,深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新闻发布会。

10月10日,深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新闻发布会。

  从四个方面提升深圳辐射带动作用

  据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朱国鸣在发布会介绍,省自然资源厅一直高度关注和支持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工作。在《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提出,要构建全省“一核两极多支点”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格局,强化珠三角核心引领带动作用,特别是要发挥深圳作为双核心之一的核心引擎作用,加快建设多中心网络化的深圳都市圈,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增长极,高质量发展先锋典范和开放包容的世界窗口。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朱国鸣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朱国鸣

  他表示,国务院批复要求深圳构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国土空间体系,《规划》从四个方面强化深圳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

  一是加强深港澳紧密合作。支撑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全方位拓展和深化深港澳在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民生服务等多领域务实合作,加快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重大合作平台建设。加强与香港深度合作,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优化深港双城空间格局,高水平规划建设深港口岸经济带。推动两地交通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科创空间等方面密切对接与协同发展,探索深港边界地区合作开发建设和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二是推动珠三角城市融合发展。强化深圳与广州双城联动,协同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深圳—广州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合力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门户枢纽功能。促进与珠江口西岸城市融合互动,充分利用跨珠江口通道规划建设契机打造东西两岸融合的“桥头堡”战略合作节点,加强与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联动发展,创新产业协作模式。目前,省自然资源厅也在组织“黄金内湾”的概念规划与设计国际咨询工作,邀请了众多国内外顶尖的团队,联动深圳、广州等城市,聚焦区域一体化、创新空间的重塑、海湾品质的提升、生态韧性安全等关键议题,集思广益,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积极谋划建设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深圳无疑是其中最为关键的部分。

  三是加快建设深圳都市圈。以深入实施省委关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具体部署为契机,进一步增强深圳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促进深莞惠深度融合和一体化发展,强化深莞穗、深莞惠河、深惠汕、珠江西岸城市协同发展轴的空间骨架作用,加强都市圈城市在科技产业、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住房保障、社会管理等各领域全面合作,创新都市圈合作模式,加快推进重大区域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同时,积极对接广东省沿海经济带,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向东联系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向西辐射粤西地区并联系北部湾城市群,全面加强与北部城市的生态型产业合作,助力我省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四是高标准建设深汕特别合作区。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实施《规划》,为深汕特别合作区优先承接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外溢进一步增强国土空间支撑能力,推动区域产业平台合作共建,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完善深汕特别合作区体制机制,促进与汕尾等周边地区的创新合作,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努力将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滨海新城、产业新城、田园都市。

  从四个方面助力深圳国际化水平和全球影响力的提升

  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经过4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节点。《规划》在进一步提升国际化水平以及全球影响力的方面,有哪些具体的措施?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高尔剑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高尔剑

  据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高尔剑在发布会上介绍,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经过40多年的发展,其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与国际网络联系日益密切。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先后出台,明确深圳为国际一流湾区的核心引擎,提出将深圳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到本世纪中叶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的发展目标。

  《规划》从编制之初就站在时代前沿,以全球视野、世界眼光谋划城市发展,对标纽约、伦敦、东京、巴黎、新加坡等国际先进城市,系统梳理并吸收对标城市规划建设经验,为《规划》的编制提供重要支撑。

  高尔剑表示,《规划》主要从四个方面助力深圳国际化水平和全球影响力的提升:

  一是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规划》提出,建设世界一流的创新制度体系,营造一流科技创新环境,吸引和集聚世界一流科技创新人才。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和源头创新能力,加强前沿探索和重大科技突破,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成为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主阵地,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共同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

  二是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规划》提出,加速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推动邮轮、游艇等产业链集聚发展,推动海博会、渔博会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的转型升级,重点打造海洋新城、蛇口国际海洋城等海洋新兴产业集群。强化海洋科研的要素集聚,推进海洋大学和国家深海科考中心建设,布局高水准海洋科研机构及海洋科技创新集群,形成产学研联动的海洋科技生态圈。培育海洋特色文化品牌,建设深圳海洋博物馆、红树林博物馆等重大海洋文化设施集群。精细化治理海洋空间,推进海岸线优化美化、沙滩浴场品质提升,加快塑造城海交融、海味十足的国际化湾区城市风貌。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提升深圳在国际海洋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三是建设连接全球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规划》提出,提升航空枢纽能级,巩固面向东南亚、东北亚地区的国际航线,大力发展连接欧美澳主要城市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国际航线,积极构建网络覆盖度更高的全球性航空运输体系。加强深圳机场与香港机场、广州机场的紧密协作,打造世界级的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提升国际航运枢纽地位,巩固国际班轮航线优势,积极开展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港口合作,增强深圳港与香港港、广州港的分工合作,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的整体竞争力。

  四是打造国际一流的高品质城市空间。《规划》提出,提升公共服务设施的国际化水平,加快深圳歌剧院、深圳创意设计馆、国际体育文化交流中心等一批国际一流的重大文体设施建设。统筹兼顾品质提升和特色彰显,加快打造一批品质卓越的国际化街区,构建儿童友好、老年友好、人才友好、残障友好等全民、全龄友好型社区生活圈。提升城市规划设计的国际化水平,注重战略发展片区、山边湖边河边海边地区、特色风貌街区及古村落等空间形态的管控。重点提升城市客厅和城市门户等活力中心的公共生活体验,营造更高品质、宜交流、宜生活、具有国际魅力的城市公共空间。

  (记者 马芳 图片 深圳发布)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