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城市 > 深圳分站 > 大图新闻

深圳2022:向新向好向未来

2022年12月28日 来源:南方日报

[ ]

  击鼓催征勇争先,奋楫扬帆启新程。在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奋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之际,深圳市委七届六次全会如期召开。

  回望2022,深圳市委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工作部署,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更大气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谋要事、抓大事、克难事,战疫情、保增长、惠民生,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在新征程中破浪前行、再开新局,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深圳智慧、深圳力量。

  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深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大道上阔步前行,走得自信自强、充满韧劲,走得蹄疾步稳、踏石留印,多项重点工作实现重大突破,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本次会议提出,深圳要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伴着猎猎海风与波涛轰鸣,更多“春天的故事”正奔腾而来。

  

  回望2022年,多轮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以及各种超预期因素的叠加和交织,给深圳经济带来影响。

  面对压力,深圳承压而上,以韧克坚,以有为的政府之手唤起有效的市场生机。

  自3月起,深圳市委、市政府落实中央、广东省一揽子助企纾困、稳经济增长的政策,并结合深圳实际情况,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统筹”,有重点、有节奏地出台实施助企纾困、工业增速提质、联动生产端促消费、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推动经济稳定增长5个“30条”政策。

  工业是深圳经济发展的“压舱石”。5个“30条”中的多项政策举措,推动稳住制造业“基本盘”。

  如纾困解难“30条”提出,鼓励工业企业扩大排产生产,全力支持企业扩大投资;工业经济“30条”提出,加快重大工业项目规划建设,加大高端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奖补力度,保障企业电力供应。

  对于很多企业家来说,深圳出台的一系列惠企纾困“30条”可谓多层次、全方位“输血”,企业能在税费、房租、融资、生产等方面直接受惠,可以说是一场“贵如油”的“及时雨”。

  在12月8日举行的“稳增长促消费”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上,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浚表示,截至目前,这些政策为企业减负超过1500亿元,惠及市场主体750万家次。

  深圳市统计局公布最新统计数据,2022年前三季度深圳地区生产总值为22925.09亿元,同比增长3.3%,高于全省的2.3%。在一系列积极因素积累的作用下,深圳经济保持韧性,持续恢复向好,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

  值得一提的是,3.3%的增速在一线城市中居于首位,并以1133.91亿元的名义增量成为目前唯一名义增量破1000亿元的城市。

  

  作为“全国工业第一城”的深圳,坚持工业立市、制造业强市,稳住基本盘,经济保持韧性、持续向好、后劲十足,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10月29日,华润微电子深圳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建设项目开工,建成后将形成年产48万片12英寸功率芯片的生产能力,产品应用于汽车电子、新能源、工业控制等领域。

  150多公里外,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一期厂区内,13条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线有序运转,一批新厂房拔地而起。1—11月,比亚迪销量达164.18万辆,同比增长218.74%。深圳制造产销两旺,凸显城市工业的强劲实力。

  高质量发展,制造业当家。作为“全国工业第一城”的深圳,始终坚持制造业为立市之本,推动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为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形成系统化促进深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体系,今年6月6日,深圳出台《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布局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和8个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下称“20+8”产业集群),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

  深圳布局“20+8”产业集群,从产业规划、产业空间、产业政策等方面,形成系统化促进深圳产业发展的体系。到2025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目标超1.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20+8’政策布局几乎涵盖了世界上最有潜力的新兴产业,将有力支撑深圳可持续发展,助力、引领我国制造业发展。”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说。

  在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创新实践下,深圳工业经济结构日趋优化,高质量发展特征显著,细分领域展现出更高的成长性。统计显示,1—10月深圳主要高技术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充电桩、5G智能手机、民用无人机产量分别增长212.7%、124.4%、35.4%、31.4%。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刘国宏认为,深圳制造业持续回暖,特别是高技术产品持续快速增长,展现出“深圳制造”向“深圳创造”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和良好势头,表明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韧性足、潜力大、新动能强、路径明确。

  

  11月28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三期项目开工活动举行。三期项目主要建设1栋医疗综合楼,计划于2027年6月完工,届时医院总床位数将达1600张,将有效助力深圳全市医疗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同一天,深圳地铁6号线支线和12号线同步开通初期运营。至此,深圳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达到16条(含有轨电车),运营总里程530公里。这意味着深圳成为广东省第二个地铁里程突破500公里的城市。

  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近年来,不甘只做“单项冠军”的深圳,加快推动民生“七优”,朝着建设民生幸福标杆目标开足马力,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加大改革和投入力度,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强、安全感更有保障。

  在2022年上半年的“民生账单”中,全市教育、医疗等九大类民生领域支出1776亿元,占了整体财政支出的比重近七成。

  今年起,深圳社康中心的面积将扩容,并新增社区医院;医院门诊服务向社康机构下沉,“十四五”期间,深圳市将在社康机构建成2000个以上专科医生工作室,提升社区健康服务能力,为市民提供更高质量卫生健康服务。

  数据显示,目前深圳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2766所,在校生256.2万人,教职工25.2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6.6万人),这三项数据相比10年前,分别增长49.03%、68.73%、91.76%。另一项数据显示,10年来,深圳全市累计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5941.7亿元,年均增长17.6%,近3年教育经费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经费比例达21%。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仅满足于学位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提供更多优质学位,实现优质均衡发展。今年,深圳出台《深圳市公办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建成28个中小学教育集团,其中市属优质学校到各区办学覆盖率100%,至2025年全市将组建80个基础教育集团,覆盖到全市每一所公办中小学校。

  (记者 崔璨)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