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城市 > 深圳分站 > 大图新闻

深圳:打造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高地

2022年10月13日 来源:南方日报

[ ]

  深圳坪山,万亿比亚迪坚守“慢活”“快鱼”理念,打造“技术鱼池”,成为全球第三大市值、中国第一大市值汽车品牌;深圳光明科学城,创新动能奔涌,创新人才“来了就不想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福田研究院院长陈福荣感受到人才、金融、大学、公司等创新要素在土地空间上充分互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牢记嘱托、勇担使命,不断续写“春天的故事”。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1年,深圳GDP总量从突破万亿元到迈上三万亿元台阶。如今,深圳每平方公里GDP产出约15亿元,华为、腾讯、大疆、比亚迪等一批高科技领军企业集聚,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8年居全国首位。

  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奇迹之城深圳迈上新的使命旅程,不断完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加快构建融入全球的现代产业体系,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稳中有进,步履坚定,凸显“深圳速度”“深圳质量”与“深圳效益”。

  从创新之都到湾区引擎▶▶

  做好“慢活”,做条“快鱼”

  在深圳光明科学城的“楼上楼下创新综合体”中,入驻企业柏垠生物今年5月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企业创始人钟超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所材料合成生物学中心主任。在创业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他带领的科研团队也在半人工光合作用领域取得新突破,研究成果于5月发表在《科学》杂志子刊《科学进展》上。

  “楼上楼下创新”正是深圳不断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生态链的缩影。围绕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深圳近年先后出台多个条例、综合性政策、专项政策,极大激发全市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汇聚战略科技力量,提升源头创新能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鹏城实验室等布局深圳,“大国重器”实现历史性突破。深圳高标准建设光明科学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等国家重大战略平台。

  数据显示,2021年,深圳全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5.46%,在国内仅次于北京(6.44%),超过以色列水平。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综合实力位列全球第二。

  在深圳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坚持做好“慢活”,做条“快鱼”,可以坚定地执行一些困难、正确又长远的战略规划和技术研发,做好“慢活”;又能结合市场环境快速灵活决策,做条“快鱼”。

  42岁的深圳,正在南中国“熬一锅创新的浓汤”,优质企业、研究机构、资本、人才“星耀鹏城”,市场活力与创造力迸发。

  从制造立市到数字强市▶▶

  加快构建面向未来的现代产业体系

  深圳宝安欣旺达工厂,首条5G+工业互联网产线正稳定运行。数据显示,新产线每日产能较改造前提升17%,维护产线人力需求则由原来的30多人降至6人。

  欣旺达的实践并非个例。在深圳,华星光电、富士康等一批工业“头雁”,正加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步伐,成为深圳抢抓产业机遇打造数字强市的缩影。

  去年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城市首位。如今,深圳工业占GDP比重超过三成,深圳约1/3的就业人口从事工业,凸显深圳制造韧性。

  新开局绽放新气象、指引新未来。今年6月6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发布,布局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和8个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并从产业规划、产业空间、产业政策等方面,形成系统化促进深圳产业发展的体系。到2025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目标超过1.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20+8’政策布局几乎涵盖了世界上最有潜力的新兴产业,将有力支撑深圳可持续发展,助力、引领我国制造业发展。”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说。

  “只要是好项目,到深圳都有地可供。”深圳坚持集中连片、集约节约,突出高端先进制造,规划建设总面积300平方公里左右的20个先进制造业园区,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空间保障。今年,深圳计划建成投产中芯国际12英寸线、华星光电T7二期等项目,开工建设5个百亿级、10个三十亿以上重大工业项目,强力激活产业发展潜力。

  于变局中开新局,深圳争当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先行示范者,夯实制造业“基本盘”,全力以赴“扩投资”,抢抓机遇“促开放”,用好政策“组合拳”,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

  开放特区拥抱世界▶▶

  续写“春天的故事”

  今年8月3日,2022《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揭晓,上榜深企增至10家。“比亚迪、顺丰作为深圳新能源汽车与现代物流产业龙头上榜,证明深圳多年坚持高质量发展路径、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取得硕果。”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说。

  深企走向世界舞台,世界500强扎根深圳。8月12日,世界500强ABB集团旗下电动交通中国总部入驻深圳。ABB电动交通首席执行官弗兰克·穆勒恩说:“ABB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未来ABB电动交通将继续加大在中国尤其是深圳的投资。”

  集聚的高端人才、发达的产业链、国际化的环境,让深圳迈向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如今,290家世界500强和ABB一样,选择在深圳投资近千个项目,美国苹果深圳研发中心、德国莱茵TüV集团全球无线及物联网测试认证中心等先后落地于此。从“开店设厂”到“设立创新中心”,以前它们更多寻求全球加工制造的产业分工,现在则是创新能力的开放互补。

  作为市场主体发展重要因素和条件,深圳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在9月初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普华永道联合发布的《机遇之城2022》报告中,深圳“宜商环境”跃升1位,排名全国第一。

  “此次获评‘宜商环境’第一名,彰显了深圳的宜商软实力。这意味着深圳具备优质的制度环境等软性能力,不仅对跨国公司和创新企业有着强大吸引力,也是深圳经济活力和潜力的重要体现。”普华永道中国区域经济及南部主管合伙人张立钧说。

  “开放窗口”正书写“新全球故事”,年轻活力、锐意改革、开放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正携手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建设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全球城市。深圳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提出,将前海与河套、西丽湖科教城、光明科学城一起,列入深圳四大战略平台,重点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极核。深圳支持跨国公司在深圳设立研发中心,打造国际创投中心,创建国家科创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福田香蜜湖、南山深圳湾、前海桂湾等国际创投集聚区,吸引更多全球创新资本。

  “闯”是深圳的独特基因,“创”是深圳的鲜明品质,“干”是深圳的优良传统。深圳正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以敢为善为的姿态,真抓实干、加力奋进,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取得更大成效,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数读

  ●深圳GDP总量由2012年的12950.08亿元跃升至2021年的30664.85亿元。

  ●2021年,深圳工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增长5%,工业投资1372亿元、增长27.1%。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69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4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9家。

  ●2021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5.46%,在国内仅次于北京(6.44%),超过以色列水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稳居全国城市首位。

  ●深圳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数量由2012年的3家增加至2022年的10家。

  ●2021年,深圳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近6000个,同比增长超30%;实际使用外资超10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20%,达到历史新高。

  (记者 戴晓晓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