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城市 > 江门分站 > 最新动态

迎接“大桥经济” 提升城市能级

2023年12月15日 来源:南方日报

[ ]

  两条跨海大桥,即将历史性地改变江门的区位交通条件。

  向东,深中通道主线已经贯通,明年建成通车后,从江门中心城区前往深圳只需约1个小时。向南,黄茅海跨海通道不断刷新进度,明年建成通车后,江港澳三地也将实现1小时互通。

  2023年,是江门迎接“大桥经济”,在全国全省大局中谋划推进大平台、大项目的一年,也是侨乡各项事业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呈现关键性转折性向上向好变化的一年。

  面对多重机遇交汇叠加、重大利好加速集聚,江门聚焦省委“1310”具体部署,以大格局、大视野深刻理解国家和省赋予江门使命任务承载的战略考量,提出了新的目标: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奋力实现GDP等主要经济指标翻一番,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再造一个现代化新江门,加速迈入万亿GDP城市行列。

  志存高远,源于心中的底气。天时,是通车在即的大桥;地利,是广阔的工业园区;人和,是全球530多万江门籍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大好时机当前,江门乘势而上、真抓实干,奋力闯出一条具有江门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大桥将通,未来已来,江门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逐渐清晰。

  新引擎 镇域能量集中爆发

  每到周末,蓬江区棠下镇五洞村常常人声鼎沸,来自佛山、中山等地的车辆把各家牛餐厅的停车场占了一半。牛肉新鲜、交通方便,是食客们乐此不疲来牛肉村尝鲜的主要动力。自从村里开办了首届棠下牛肉节,五洞村不仅打造出了一张亮丽的美食文化品牌名片,村民也找到了新的致富路子。

  最近,包括棠下镇在内的江门市7个镇,上榜2023年全国千强镇,呈现出“头部”镇争先进位,“腰部”镇弯道超车,“腿部”镇比学赶超的良好态势,彰显出江门镇域火热的发展形势和较强的综合实力。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也是幅员辽阔、东强西弱的江门正在面临的难题。

  从2021年开始,江门就提出了打造区域平衡发展综合试验区,推动蓬江、江海与恩平,新会与台山,鹤山与开平深化结对合作,持续推进东西部共同发展。今年,江门把“百千万工程”作为“头号工程”,拿出“头号力度”高质量推进,加快建设大型产业集聚区、积极培育千亿GDP强县、做大做强镇域经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等。

  随着施工图全面铺开,江门各地因地制宜推进“百千万工程”:7个县(市、区)锚定千亿GDP目标,新会、蓬江将在今明两年内先后迈入千亿GDP强县行列。蓬江棠下、新会司前、鹤山共和等中心镇培育壮大,“特大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机制不断创新。富有侨乡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各地开花,所有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超10万元,在全省率先实现薄弱村100%“摘帽”。

  新空间 产业竞赛快人一步

  今年末,2023年广东制造业500强企业公布,江门39家企业入围,数量排名全省第六,较2022年(17家)大幅增长229%。

  江门是老牌工业城市,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在《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江门是广东全部20个战略性产业的布局城市之一,其中8个战略性产业把江门标注为“核心城市”。

  良好的产业基础,叠加深中通道开通在即的机遇,让江门在全省产业有序转移的当下,站上了更高的风口,在产业竞赛中“快人一步”。

  今年初,全省出台《关于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若干措施》及省级配套文件,江门成为全省15个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之一。两个月后,江门主平台又获评为省重点支持建设的5个主平台之一,也是大湾区唯一享受省直达的多重政策优惠的主平台。

  从6月开始,来自广深莞佛等地的电子装备、储能、智能装备等领域的企业和机构频频走进江门,寻找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多组数据佐证了江门投资市场的火热。前10月数据显示,江门工业投资增幅稳定在两成以上。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0.5%。今年前三季度,江门全市引进投资超1亿元项目341个,同比增长55.7%,提前完成全年目标;计划投资额1650.2亿元,增长18.3%,创同期新高。

  新名片 开放大门为侨大开

  1月,江门开平赤坎华侨古镇开门迎客,是国内首个也是唯一一个以华侨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文化休闲度假区。5月,2023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在江门举行,来自9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700名海内外侨胞共叙乡情、共谋发展。10月,新编粤剧《碉楼》在开平上演,再现五邑先侨在海外拼搏奋斗的感人故事。11月,由江门市委宣传部策划出品的原创舞剧《侨批·家国》走进暨南大学,在港澳台生和海外侨生中反响热烈。

  作为中国著名侨乡,江门素有“海内外两个江门”之称,530万侨胞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侨”是江门最亮眼的名片,是江门最地道的“DNA”。

  今年以来,江门优化提升“侨都赋能”工程,着力提升“文化交流、经贸合作、维护权益、侨务智库”四大功能,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

  ——文化交流活动高规格进行。江门打造华侨文脉的传承地等“10张城市名片”,“在首都遇见侨乡·广东江门主题月”活动在北京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开幕,持续一个半月呈现新时代江门华侨文化创造性发展、创新性转化成果。

  ——有实力的侨商“用脚投票”江门。中国侨商投资(广东)大会上,江门共向组委会汇总上报侨商投资、贸易项目106个。其中,投资项目56个,投资金额597.56亿元;贸易项目50个,进出口贸易金额95.54亿元。

  ——维护权益机制构建成型。“法+侨”“检+侨”“司+侨”机制运作成效明显,江门在全国首创专题为促进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立法,华侨华人国际商事调解中心在江门成立。遍布全市的63个涉侨调解工作室、约500名调解员队伍,在基层一线开展涉侨矛盾纠纷化解。

  江门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迎接属于自己的“大桥时代”。

  年度成绩

  ◆产业有空间

  江门主平台范围在台山、江门(开平)、鹤山三个省产业园,规划总面积78.50平方公里

  其中已开发建设面积38.01平方公里

  可新增空间40.49平方公里

  ◆发展有前景

  今年前10月

  江门工业投资增幅稳定在两成以上

  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0.5%

  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7.9%

  先进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5.7%

  ◆市场有信心

  今年前三季度

  江门全市引进投资超1亿元项目341个,同比增长55.7%,提前完成全年目标

  计划投资额1650.2亿元,增长18.3%,创同期新高

  新引进项目大多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项目计划投资额占到全市的35.8%

  其中,百日深圳招商攻坚行动成绩不俗,100天成功引进投资超亿元项目10个,计划投资额38.3亿元

  一线案例

  荒山变林海 “绿”出“金银山”

  在江门鹤山市桃源镇南部,马山郁郁葱葱,林海中藏着一栋小楼,是中国科学院鹤山丘陵综合开放试验站暨广东鹤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下称“鹤山站”)的所在地。

  很难想象,马山在40年前是一座光秃秃的荒山。当时,由于长期乱砍滥伐,马山自然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变成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的荒坡。这样的情况当时在鹤山不是孤例,今年80岁的古沛全对此仍然历历在目:“那时候全县有32万亩多荒山,一眼望去到处是光秃秃的山头,老百姓都说鹤山是‘没毛的鹤’。”

  考虑到当时荒山面积广阔,植被恢复难度大,造林复绿技术有限,鹤山县政府邀请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原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专家到鹤山考察。1984年,双方合作建立鹤山人工森林生态系统试验站。

  鹤山牵手中国科学院,一场科学绿化荒山的试验在马山拉开序幕。

  种树是当务之急。大叶相思纯林、无规则阔叶树混交林、豆科作物、薪炭林树种……在漫长的对比研究中,鹤山站科研人员得出结论:生物多样性导致系统稳定性,植物及其群落多样性是人工森林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到1985年,鹤山林科所经营面积达到1643亩,林地1075亩,有林面积932亩。

  十年树木,聚木成林。再回首,马山已树木葱茏,万亩林海绵延,成为鹤山新八景之一——马山叠翠。鹤山的探索也成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生动实践。

  而如今,这片青山发展起“林下经济”,开始种植仿野生灵芝,探索从“复林”迈向“富林”的又一项新探索。

  南方11月的午后,马山天气还有些炎热。鹤山站副站长、高级工程师林永标蹲下身子,轻轻扒开周边的枯叶,一棵硕大的灵芝露出全貌。“这一批长得很好,可以采摘了。”他说。

  林永标初步估算,马山林下仿野生灵芝种植的年产值在每亩1万元以上。“第一年投入成本高,但后期的管理成本非常低,种植一次可以收获三至五年。”不久前,广东省野源灵芝种植有限公司还与鹤山站达成合作,双方共同开展林下仿野生灵芝种植项目,未来还将打造灵芝深加工产业。

  见证了马山40年变化的村民张宝林,尝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甜头。“1984年我就在这里种过树,现在在树下种灵芝,一天能挣200多元。”他挥起锄头使劲挖向地面,双手持把轻轻一抬,淡黄色土壤翻滚而出。

  奋进者说

  海边来了 “生蚝博士”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广东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的博士阮奇珺从吃生蚝变成了养生蚝的专家。

  今年夏天,广东省科学院江门产业技术研究院在台山工业新城举办了一场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技术创新研讨会。会上,大襟岛蚝业科技(台山)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何伟慧说出了企业的困扰:“我们正在做生蚝生产线,对指标检测要求很高,目前的技术力量不足以支撑。”

  何伟慧的烦恼,是不少乡镇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因为位置偏远,交通相对不便,乡镇企业常常面临高端人才缺乏的难题,即使给出高薪条件,也难有博士青睐。

  今年,江门深入推进“科技引领”工程,印发《江门市科技赋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施方案》,推动实施科技特派员“双千计划”,拟用三年时间派出1000名科技特派员投身服务“百千万工程”,帮助企业和基层解决1000个技术难题。在突破城乡产业共性技术难题方面,江门计划面向城乡技术需求开展“揭榜挂帅”技术攻关,立足台山、开平、恩平等西部地区科技需求,组织优势科研力量加强预制菜、现代种业、绿色种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农业机械等农业农村领域技术攻关。

  广东省科学院江门产业技术研究院积极响应落实江门市的相关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努力为江门市的企业不断导入创新资源,促成襟岛蚝业科技(台山)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何伟慧对接上了阮奇珺博士。

  “我们想生产高品质、可生食的生蚝。”何伟慧提出了技术需求。

  “这对生蚝的养殖环境、生产线等级、技术操作指标的要求都比较高,我们先采样检测生产线的微生物情况,与市场上的优质产品做个对比。”阮奇珺给出了第一步的方案。之后的每个月,阮奇珺都至少跑一趟台山广海,在海边和厂里了解生蚝的最新进展。

  更多的时候,他的“徒弟们”每天在厂里帮他监测数据。今年9月,大襟岛组织了厂里的几名技术人员,到广东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深度学习。负责培训的博士团队人员黄启红介绍,研究所“手把手”向他们讲解了微生物的检测方法,包括培养基的配制、仪器的使用等。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交流中,博士及其团队专家们帮助企业解决了日常检测中遇到的难题,也大大提升了技术人员的技能,为企业后续在车间建立实验室打下了基础。

  何伟慧开始畅想,企业后续还要研究延长生蚝的保质期,让它卖到更远的地方去,到时候他还要咨询研究所的博士们,“现在企业就像有了专属的智囊团,遇到各种问题都能快速找到团队里最擅长的专家,帮我们拆解”。

  (记者 李霭莹 任龙)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