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城市 > 江门分站 > 最新动态

广东省江门市:画好同心圆 做好“侨”文章

2022年12月08日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

  在广东省江门市,中西合璧的碉楼建筑、充满诗意的侨乡田园,凝聚着百年“侨”文化的厚重积淀。

  江门市别称“五邑”,地处珠江口西岸,因侨而立、因侨而兴,是广东乃至中国最早向海外移民的地区之一,素有“中国侨都”之称。如今,530多万祖籍江门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分布在145个国家和地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侨务工作,形成共同致力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江门市充分发挥华侨华人战略资源优势,深入推进“侨都赋能”工程,凝聚侨心侨力,画好“同心圆”。

  凝聚侨心 用文化增强共识

  江门市台山银信纪念广场,648片瓷片打造的20根银信柱,按照爱国、教育等不同主题进行展示。这些银信(又称“侨批”),记载了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也是中华民族讲信誉、守承诺的重要体现。

  侨批一头连着故乡,一头连接海外,既具有本土性,又具有世界性,是促进文化交流的独特载体。为了深入挖掘侨批的文化价值,激发海内外侨胞文化共鸣,江门创新推出舞剧《侨批·家国》、诵读剧《侨批·中国》、歌曲《一纸情长》……让侨批文化融入时代,走进大众视野。

  “舞剧把舞蹈与侨批文化结合,形式很新颖,很好地展示了五邑华侨先辈的奋斗历史和爱国、爱乡、爱家的情怀。”观看舞剧《侨批·家国》后,美国旧金山广府联谊总会顾问马炳良深有触动。“五邑华侨先辈不求回报、热忱报国的精神,也激励我们奋发向上,接续奋斗,为祖国和家乡发展作贡献。”

  凝聚侨心的不仅有侨批,还有多种多样的交流活动。今年8月,2022年线上中华文化大乐园之“少年中国说”中国侨都文化体验交流活动在江门正式启动。600余名华裔青少年通过云端相会,共同感受中华文化风采、领略中国侨都魅力。

  江门还相继举办第六届、第七届世青会,承办第三届世界广府人恳亲大会,举办2019中国侨都(江门)华侨华人嘉年华,开展“少年中国说”等侨务特色品牌活动,进一步密切了与侨界的联系,增强了与侨界的经济文化交流合作。

  这些举措通过文化凝聚共识,形成最深沉、最持久、最触动人心的向心力和认同感,凝聚了侨心侨力,助推江门打造具有全国和全球影响力的侨文化品牌。江门市委书记陈岸明表示,“通过充分展现江门城乡发展的新面貌,充分展现广东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充分展现中西融合的华侨文化,吸引港澳台同胞和华侨到江门创新创业创造、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助力广东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

  发挥侨力 招商引资聚人才

  今年8月,“融通大湾区·同心向未来——江门市全球招商大会”举行,设香港、澳门和江门三个会场,通过线下线上联合推介,大会成功推动111个项目签约,计划投资总额超1661亿元。

  联合港澳举办全球招商大会,是江门主动参与大湾区区域深度分工合作的具体实践,同时吹响了江门面向港澳、深耕深圳等重点城市合作的号角,掀起新一轮产业招商热潮。

  为了进一步推动江门“侨乡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更好吸引华侨华人回国投资兴业,江门制定出台《江门市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专项改革试点方案》。

  “对于《江门市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专项改革试点方案》,我们海外华侨华人非常关注。方案重点围绕投资便利化、强化要素支撑、激发市场活力等方面提出多项改革举措,着力解决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关心的金融、人才、出入境和产业发展等投资问题。”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总会长吴添泉表示,通过这些举措和努力,江门可以进一步把侨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和优势,以“侨”为“桥”,引进更多海外华侨华人到江门投资兴业,参与和带动江门各领域发展。

  吸引投资需要发挥侨力,引进人才同样也需要发挥侨力。近年来,江门与清华大学、暨南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侨办侨务理论研究广东基地、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等高校和机构合作,加强海内外侨务新情况新趋势研究,强化全球侨务资讯政策研究和侨务人才培养。高标准建设珠西创谷、珠西先进产业优秀人才创业创新园等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累计引进港澳项目102个,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启动区累计入园企业超100家,在孵港澳创业团队(企业)84个,推荐76名留学归国人员申报国家级人才奖励计划。

  “我们将从政策扶持、平台搭建、服务供给等方面,支持主管部门大力引进华侨华人人才、外国人才、留学归国人才,以‘人才倍增’助力‘侨都赋能’。”江门市人才工作局副局长张志军表示,“华侨华人新生代涌现出的大批教育家、科学家和企业家等优秀人才是江门独特的战略资源,我们将大力支持华侨华人人才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落户江门,全力打造集聚华侨华人创新创业的国家重要人才战略支点城市。”

  维护侨益 提供贴心暖心服务

  中国的发展活力和广阔市场吸引着越来越多海外侨胞的目光,随着各种联系交流日趋密切,侨胞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也日益增多。

  2015年10月,中国第一部保护华侨权益的省级地方性法规——《广东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实施,成为华侨权益保护地方性条例的范例。暨南大学教授张振江指出:“立法实践回应了华侨与国内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新需求和各种权益问题,使华侨权益得到全面、细致且专业的保护。”

  立法先行,司法及法律服务也要跟上脚步。今年7月21日,江门市第一宗联合我国驻外使领馆开展的海外远程视频公证办理顺利完成。江门市五邑公证处公证员为身处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内的申请人梁女士办理相关公证事项,取得了江门市涉外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开展以来的阶段性成果。

  此外,江门市司法局指导市律师协会成立涉华侨华人法律服务专业委员会;通过搭建涉华侨华人法律服务领域合作供需对接平台,聚焦华侨华人归国、定居、退休养老、置业、维权和投资企业等方面的需求,研发全生命周期服务产品,进一步为包括在国内居住的华侨华人及侨眷寻求法律咨询提供便利。

  “一站办侨事、一线连海外、一网零距离”。目前,江门市县镇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实现全覆盖,各级涉侨部门均推出“线上+线下”公共法律服务,推广云服务提升涉侨解纷效能:“e诉讼”远程诉调平台连线到巴西、智利、委内瑞拉等国家,4分钟为华侨跨国“云立案”;“江门智慧司法”小程序,提供涉侨法律咨询服务、公证办理、诉讼代理等多个华侨华人离岸公共法律服务事项;“江门法治地图”“涉外法律服务地图”,年均为华侨华人解决各种事项3万余件……

  凝聚侨心、发挥侨力、维护侨益,是做好“侨”文章的必备内容。以江门为代表的广东各地市加快设立“侨”的连接点,画好同心圆,做好“侨”文章。

  (记者 陈伟光 贺林平 姜晓丹)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