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8日 来源:南方日报
近日,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大亚湾开发区”)2025年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全面总结2024年工作,研究部署2025年工作。大亚湾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郭武飘作工作报告,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伞金福就经济工作作专题讲话。
会议指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初见成效的一年,做好今年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全区要真抓实干、锐意进取,不断开创港产城深度融合发展新局面,加快建成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和国内一流开发区,为惠州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作出大亚湾贡献。
连续6年位列
“中国化工园区30强”第一
春潮涌动,大亚湾畔生机勃勃。过去一年,大亚湾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首超千亿元,用足用好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中长期贷款等上级资金,争取了351亿元助力项目建设,39宗省、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计划的118%。
2024年,大亚湾开发区6年蝉联“中国化工园区30强”第一,埃克森美孚一期试生产,中海壳牌三期、聚碳酸酯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大亚湾坪山河科创走廊规划建设加快推进,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建港理工大亚湾技术创新研究院,成立粤科50亿元产业发展母基金及6亿元医健子基金。同时,大亚湾开发区持续深度参与港口建设,成立港区发展服务中心,荃美石化码头竣工投产,东联、荃湾航道疏浚工程完工。
这一年,区域协调发展更高效。大亚湾开发区落实争创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在全市率先实施企业投资项目订制化审批。组建6支招商队伍,招商引资投资额近400亿元。埃克森美孚研发中心一期提前竣工,中海壳牌研发中心动工建设,大亚湾国际仲裁中心成立。
这一年,城乡融合发展更深入。大亚湾开发区以头号力度实施“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取得实效,“大前门”乡村振兴示范带基本形成,东升村获评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深入推进,“上塘横”项目加快实施,完成1000亩连片良田整治。行政村集体经营收入全部达到“20万+”,100%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标准。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市前列。
这一年,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充实。大亚湾开发区惠民生、办实事,惠亚医院二期落成启用,大亚湾(霞涌)文化艺术中心、霞涌文化旅游创客基地建成。“新湾人计划”第一批行动清单基本完成。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区综合福利院正式运营。
这一年,社会大局更稳定。大亚湾开发区连续12年获评“平安建设”优秀县(区),推动“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打造7个市级平安建设亮点单位、8个“和美网格”治理示范点。“双百工程”街道社工站持证率全市第一。
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7%左右
今年,大亚湾开发区经济工作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工业投资增长19%。
大亚湾开发区以“六个一流”建设世界级石化园区,将推动埃克森美孚一期全面达产,全面建设中海壳牌三期,开工建设黑猫股份高端碳材料、仁信聚苯新材料一体化等项目。在延链上,充分利用基本有机化学品、化工品,向高分子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和终端产品延伸。在强链上,推动原料低碳化轻质化、用能绿色化清洁化,提高“绿氢”“绿电”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在补链上,补齐产业链延伸的关键中间环节、中间产品和“卡脖子”技术。
同时,提升大亚湾石化区南北区一体化水平。完善招商图谱,实现原料“隔墙供应”;开展联合招商,协同打造“优等生俱乐部”;充分发动顶尖企业提供公用工程服务,共享应急救援力量;建成与惠州新材料产业园连接管廊,完成第二条排海管线延长段工程前期工作。
大亚湾开发区以更大力度、更快速度建设千亿级新兴产业园。一方面,整合资源加快大亚湾坪山河科创走廊建设,高标准完成走廊总体规划编制,全面开展低效土地和闲置厂房盘整,重点将樟浦东片区打造成“总部基地+产研智核”。另一方面,提质升级北部片区资源,大力盘活企业及村集体低效闲置用地、存量工业厂房,改造提升7个村级工业园区。
今年,大亚湾开发区将持续深度参与港口开发建设,研究谋划港区第二通道、自动化运输系统建设,提升多式联运业务。加快推进壳牌三期码头、5万吨液体散货码头、港湾码头、公务船码头等建设。推进欧德二期码头对外开放,LPG码头、中海壳牌东联二期码头满足开放条件。建设惠州港智慧口岸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推动数字大亚湾(一期)项目落地。
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亚湾开发区将推动埃克森美孚研发中心投用、中海壳牌研发中心竣工,加快中山大学(惠州)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同时加快布局半导体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培育壮大低空经济,持续推动新型储能多场景应用。
建设高品质现代优美滨海城市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大亚湾开发区已经由单纯的经济功能区向城市发展转变。大亚湾开发区将启动“城市新空间”工程,高水平建设城市碎片空间和零星地块,建成奥林匹克体育公园(游泳馆、篮球馆)。同时推进“两社三中心”、儿童友好城市、青年发展型县域建设。开展“未来社区”试点,谋划建设“邻里中心”,继续实施“新湾人计划”。
今年是“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大亚湾开发区抓紧抓实“百千万工程”,深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大力推进“上塘横”项目,完成“千亩方”山海稻香田园一期项目,启动二期项目。坚持“抓两头促中间”,持续推进典型村培育,推动“大前门”片区、塘尾片区、樟浦片区、包禾塘片区等首批典型村提质升级;加快培育上角义联片区、妈庙片区等第二批典型村,整体提升东升岛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积极发展乡村产业,支持村集体整合资源、盘活低效空间,多元发展集体经济。
在教育发展方面,完成大亚湾第七中学、大亚湾第十三中学(高中)等学校建设,加快推进海惠社区九年一贯制学校、澳头大涌九年一贯制学校、大亚湾第十五中学等学校建设。完善普通高中学位供给机制,谋划霞涌片区高中布局选址。
在卫生事业方面,加快中大惠亚医院“三甲”医院创建,推进区疾控中心以及澳头、霞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规范建设化工园区医疗应急救援站。加强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全区医改工作走深走实。
在民生保障方面,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进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群体参保,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5%以上。打造区综合服务中心(亲邻之家),为社区“一老一小”提供多元化、普惠性服务。
安全是发展的基础,稳定是强盛的前提。大亚湾开发区将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安全生产底线。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面启动特种设备专项检查行动。实施更加严格的封闭化管理,构建石化园区天海地立体化防控格局,强化港区安全防范措施落实。深入推进“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完善“和美网格”治理机制。
■数读
2024年成绩单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36亿元、增长7%
●推进重点建设项目100宗,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12.8%
●石化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670亿元、增长13.9%
●6年蝉联“中国化工园区30强”第一
●新兴产业园实现工业总产值962.7亿元
●坪山河科技创新走廊启动建设,粤科50亿产业发展母基金设立
●空气质量优良率97%,优良水体达93.8%
●新扩建学校5所,增加优质学位8130个
●惠亚医院二期启用,5个医疗卫生项目加快建设
●连续12年获评“平安建设”优秀县(区)
2025年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
●工业投资增长19%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
(记者 马发洲)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