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城市 > 广州分站 > 最新动态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广东·广州)将于11月28日隆重召开

2023年11月24日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

  打开手机,数字视听、动漫游戏已成为越来越多人度过闲暇时光的主要娱乐产品;外出旅游,沉浸式、交互式体验场景也成为景点景区、博物馆、游乐场吸引客流、提升消费体验的主要卖点……数字文化日益广泛地渗入新一代消费者的文娱生活中。

  粤港澳大湾区乘风适时,顺应文化产业发展新趋势,大力发展以移动泛在、智能交互、沉浸体验、高清视频呈现为特征的新型文化业态,加速打造数字文化产业新高地。

  秉承文化科技力量雄厚、创新人才集聚,以及产业体系完善、基础扎实的优势,大湾区着力整合各方创新资源,把文化科技创新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培育文化科技创新型企业,集成应用人工智能、全息技术、裸眼3D、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全面推动文化内容创新、传播创新、模式创新,赋能传统文化行业转型提质,培育新应用、新场景,构造新体验、催生新业态,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集群,演绎文化生活新精彩。在此基础上,做好“文化+”“+文化”文章,全力释放文化赋能效应,创造新消费,拉动新需求,推动经济社会新发展。这必将进一步激发文化产业的融资需求。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部署,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广播电视局作为指导单位,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开发区管委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总站作为支持单位,中国文化产业投资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联合主办,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广东中科科创创业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黄埔文化(广州)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香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金会、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等承办协办的“2023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广东·广州)”将于11月28-29日在广州隆重召开。

  本次大会,以高标准打造新型文化投融资平台为目的,着眼金融助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聚焦生成式元宇宙、数字创意、人工智能三个前沿领域,汇集了一批全国知名投资机构,征集了众多大湾区文化企业重点项目,高水平搭建投资专场对接会,努力开辟“文化+金融”高速通道。大会期间,还将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融资联盟,发布珠三角地区文化产业投资政策,汇集多元主体提供咨询、基金设立、股权投资、上市辅导等不同层次投融资需求。

  暨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郑焕钊表示,广东从制造大省向智造强省转型的当下,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的趋势也不断加强,新兴业态不断涌现,数字内容产业比重逐步提升,“伴随这一趋势,广东文化产业已经走上知识密集型和科技密集型发展方向,迫切需要投融资加持研发环节。”

  文化与科技加速融合

  2021年,广东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6910亿元,同比增长11.3%,连续19年居各省市区首位;全省规上文化企业及从业人员数量均居全国第一。在数字化加持下,广东文化产业结构也不断调优,预计2023年全省数字创意产业营业收入将超过6000亿元,成为全省文化产业新的增长极和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源。

  当前,广东文化产业发展活力迸发,新业态进一步引领大众文化消费升级,传统文旅消费场景焕发新价值。

  以广州凡拓数字创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着眼于AIGC、3D可视化等技术的发展,加速布局虚拟数智人赛道,推动产品转型升级。其为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定制的数智人“沁沁”,借助语音交互功能,为版本馆提供了兼具专业性与人文温度的交流问答、智能服务。

  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圈层日益多元,不同业态之间跨界融合,横向“并联”,形成了相互促进的新型产业生态圈。

  例如,四开花园网络科技(广州)有限公司通过8K+裸眼3D技术赋能,将已步入夕阳产业行列的户外大屏升级转化为网红打卡点,在为文旅场景吸引更多人流量的同时,还推动数字创意、超高清视频、商业街运营等至少三种业态形成了复合效应,最终实现了相互赋能的产业生态闭环。

  四开花园执行总裁李泓冰介绍,在赋能文化产业的同时,合作还在倒逼超高清技术进步,“例如,在合作参与纪录片拍摄过程中,我们留意到业界对深度体验的视频拍摄制作技术的需求,并研发出国产超微距镜头、8K超分技术等。”

  与这种日益活跃的跨界融合相呼应,广东文化产业生态也日益完整丰富。

  在文化智造领域,广东智能化数字化采集、影视虚拟制作及预演、新型影院系统、数字多媒体娱乐设备等领先全国,游戏游艺设备生产占全国4/5;在内容生产方面,广东数字出版、动漫游戏产值均居全国第一,数字音乐、数字电影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电竞、直播、短视频等新业态发展迅猛……

  AIGC成投融资新风口

  随着文化新业态新应用不断涌现,产业扩链延链日益加速,产业圈层不断扩大,产业生态更加丰富,文化企业融资需求剧增。

  根据艾瑞咨询报告,延链转型是当前文化企业的主要任务。在大湾区,以补全业务版图、供应链构成和长期培育为目的的战略投资件数,在各类融资层级中占比最高,达到26.4%。

  郑焕钊分析称,随着广东文化产业走向知识和科技密集型,相关企业迫切需要加强融资。“不少文化企业面临现金流不足以及轻资产、高风险等问题,需借力资本市场加持。”他建议,加快构建文化企业征信体系和无形资产评估体系,以促进金融机构和文化企业的有效对接;出台推动国有文化企业与社会资本融合发展的政策等。

  当前,元宇宙场景、AI制造业等在文化新业态中具有关键性和基础性地位,应用前景广阔,投资价值凸显。艾瑞咨询报告显示,按细分概念划分,大湾区内文化“智造”投融资数最多,文化元宇宙次之,AIGC也有20起投融资事件,逐渐成为文化产业投资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本次大会专门聚焦元宇宙、数字创意、人工智能三个行业,搭建投融资专场对接会,将汇集18家相关文化企业参与路演。

  以参与人工智能专场对接会路演的印象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为例,顺应在线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一代办公趋势,印象科技借助自研的AIGC大语言模型,为用户提供了高效的知识管理平台。近年来,印象科技已相继获得红杉、同创伟业的投资。截至今年6月,其产品月度活跃用户数已超过1000万,累计用户过亿。

  为加快文化和金融高效对接,强化对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2022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创新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完善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文化金融服务体系。鼓励银行机构加大对文化企业特别是中小文化企业的信贷支持,创新文化产业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鼓励通过市场主导方式设立各类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建立重点文化企业上市培育库,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或在新三板挂牌融资。

  目前,大湾区已经形成了包含资本市场、文化产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商业银行、民营/个人资本等投资主体的多层次文化企业融资市场,满足从领军企业、高潜力企业到中小企业初创融资的多维度融资需求;2015年以来,大湾区国资背景发起的文化产业基金已有近十支,这些产业基金多通过整合国资文化企业资源、吸纳成熟的民营资本发挥资源联动作用,覆盖多层级、全产业。

  放眼大湾区,这里坐拥上千家投资机构,金融活跃度极高。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大湾区资本市场成熟,文化产业投融资功能稳健,能够为未来文化产业可持续转型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据统计,2019年至今年10月,大湾区文化产业合计产生融资事件达527件,总融资金额约为407.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的融资高达74笔。

  业内人士热切期待,大会将成为文化产业投融资的响亮品牌,成为引导金融“活水”浇灌文化产业、助推文化插上科技翅膀的强大平台。热切希望大会助力大湾区成为文化投资的一方热土,为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湾区文化产业圈提供有力支撑,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更多湾区智慧和力量。

  (记者 丁莉)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