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城市 > 广州分站 > 最新动态

厚植营商环境“法治沃土” 广州续写“千年商都”崭新辉煌

2023年11月21日 来源:南方日报

[ ]

  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上,广州揽回21个50亿元以上签约项目。看好广州、选择广州,这是企业投下的“信任票”。

  自“1.0”迭代至“6.0”,在广州,营商环境改革始终处于“现在进行时”。

  法治化是良好营商环境的根本保障。过去一年,广州交出答卷:在2022年度法治广东建设考评中,广州法治化营商环境等6项指标满分。

  努力锻造实力。围绕高质量发展和“二次创业”发展需求,广州依法为民营企业提供全链条全周期法治服务保障,打造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以高水平法治保障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如何让民营企业拥有更加“舒心”的体验,更加“安心”的感觉和更加“随心”的便利?广州厚植营商环境“法治沃土”,续写广州“千年商都”新辉煌。

  制度保障

  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

  涉营商环境占八成

  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近年来,广州立足实际,坚持系统观念,把握主要矛盾,抓住关键环节,做好涉企服务保障法律政策制定及机制建设,以“一子落”带动“满盘活”。

  着手微观之细节,广州以法治保障构筑顺畅高效的工作运行体系。

  走进广州花都(国际)汽车产业基地,作为全省首家法治标杆园区,这里公检法司、相关执法部门等“一园俱全”。企业需要法律服务?唾手可得。

  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之义。打开广州市法律援助基金项目名录,“法护公平·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跃然纸上。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一项项服务机制、一个个服务项目,延伸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民营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放眼宏观之大局,广州就法治化营商环境布局系统完备的政策法规体系。

  科学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前提。80%,这是广州目前全市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涉营商环境的占比数。数字背后,是“千年商都”对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高度重视。

  2020年,广州就出台了粤港澳大湾区首部营商环境地方性法规《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聚焦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难点和痛点,一一明晰。

  此后,广州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0条措施”“支持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38条”系列政策、《广州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广州市青年创新创业促进条例》等陆续落地,通过地方性法规为平等保护民营企业、打造公平营商环境提供制度保障,破解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障碍。

  时间流转,书写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广州方案”,“笔头”并未停下。目前,《广州市民营经济促进条例》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之中……

  涉外服务

  “一站式”跨境法律服务“到位”

  在刚刚过去的广交会上,首次驻场的广州律师服务团成了现场“香饽饽”。

  “国际商标注册应该遵循哪国的法律?”“国际贸易合同起草中遇到问题怎么办?”小小展位上,广州律师服务团25名律师轮班为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客商提供各类涉外法律服务咨询。

  透过广交会这扇窗口,广州涉外律师生动诉说着“千年商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在南粤大地,这样的故事俯拾皆是。

  广州涉外经济活动频繁,“引进来”和“走出去”企业多。强化涉外法律服务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手段。

  1000多年前,广州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起点。如今,为服务好民企“出海”,“一带一路”律师联盟广州中心在这里落地。

  漫步南沙,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已挂牌运营;南沙涉外法律服务中心正按计划推进建设……广州以涉外法律服务护航民营经济发展,前行“脚印”清晰可见。

  值得一提的是,全国首个港澳律师执业孵化站同样坐落于南沙。自2022年12月设立以来,这里已孵化15名粤港澳大湾区律师。广东省首批4名粤港澳大湾区律师中,就有3名律师选择在南沙执业。如今,广州全市有粤港澳大湾区律师98名。

  ——这背后,是广州在体制机制上的搭建。《关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司法改革创新引领区 服务保障更具国际竞争力营商环境建设 助力广州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出台,发布涉外民商事审判、司法服务保障共建“一带一路”等领域白皮书陆续发布……

  ——这背后,更是各部门凝聚合力绘制的路线图、施工图。近年来,广州市司法局先后与西安、乌鲁木齐司法局签署《涉外法治建设战略合作协议》,与广东涉外律师学院、广州大学律师学院等签署《培养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合作备忘录》……

  行政执法监督

  包容审慎,“既有温度,又有力度”

  近来,广州出台《关于加快建设企业合规体系的意见》,提出23项创新制度举措,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要人员的管理,打造全员参与、全程监控、全域覆盖的合规管理体系。

  这一意见,为构建具有广州特色的企业合规体系又添一笔。

  企业合规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是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前,广州制定《广州市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实施办法(试行)》《广州市加快推进民营企业合规建设工作方案》,广州律师所还成立“全国企业合规业务法律服务中心”。

  监管包容审慎,既有温度,又有力度,是广州的“惯常操作”。

  2020年,广州在全国率先推行市场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免处罚免强制“双免”清单模式。第二年,又再度根据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内容,形成修改后的“双免”清单。至今,全市各有关单位已累计发布“双免”清单事项449项,涉及市场监管、交通、文化、城管、生态环境等多个执法领域。

  新业态、新行业,是广州“悉心守护”的重点。近年来,广州对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社交电商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根据民营企业的行业属性、信用情况等落实分类监管要求,优化监管方式。

  与此同时,在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守护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广州同样交出多次“首个”“首批”。

  ——在全国率先开展行政执法电子技术监控设备专项清理。广州已连续6年实现年度行政执法数据100%公示。

  ——在全国试点推行“执法复议标准一体化”,今年上半年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

  ——在全国率先出台规范自由裁量权的政府规章,率先建立行政执法数据年报公示制度。

  值得留意的是,广州还创新实施了行政合规和刑事合规成果互认。检察机关对完成有效合规整改的涉案企业作出不起诉决定后,依法提出从宽处理的意见建议,可以作为行政机关对企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重要裁量参考。

  对于涉案的民营企业,检察机关视情可以提前介入进行法律监督,防止不当侦查活动影响企业正常经营行为。

  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共同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接下来,广州将继续以高水平法治护航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着力打造国际民商事争议解决优选地、首选地。

  解码广州营商环境的首个

  ●出台粤港澳大湾区首部营商环境地方性法规——《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全国首创“执法复议标准一体化”

  ●出台全国首个《关于市场监管领域投诉举报类行政复议案件审理工作指引》

  ●上线首个跨港澳在线纠纷多元化解平台

  ●首创“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法律援助基金项目

  ●建立全国首个财税专业服务集聚区

  ●建立全国首个港澳律师执业孵化站

  ●办理全国首宗涉共建“一带一路”案件

  ●制定全球首个互联网仲裁“广州标准”

  ●打造全球首个亚太经合组织线上争议解决平台

  ●全球首创AI仲裁秘书

  ■一线案例

  广州国际商贸商事调解中心:

  调解涉及争议

  标的超138亿元

  在广州国际商贸商事调解中心里,每一位调解员都忙忙碌碌,却也都成就感满满。

  调解员苏萍一周内让十年僵持不下的原被告握手言和,再迎合作商机;耗时30天,调解员张欣寻求利益平衡点,让标的5800万元的股权回购纠纷达成调解,安然落地……

  为商事主体解纷,让民营企业家安心、放心、舒心,作为全国首个由市级律师协会开办的商事调解机构,广州国际商贸商事调解中心探索出一条高效路径。

  自2020年8月成立以来,调解中心已为3000多个商事主体提供高效专业的解纷服务,共受理商事调解案件2094宗,涉及争议标的超过138.33亿元。

  这是为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所提供的解纷机制“广州样本”。

  样本是如何书写而成的?背后有着独特“招式”。

  “第一招”是专业的调解员队伍。为更好地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商事调解需要较高专业素养与调解技巧。调解中心在对调解员开展专业培训的同时,还积极选聘优质商事纠纷调解专家人才。

  目前,调解中心在册调解员361名,其中具有涉外调解能力的调解员约60名,可用英、法、意、葡等多国语言开展工作。

  “第二招”则是创新的工作机制。目前,调解中心已与天河区法院、南沙区法院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建立诉讼与商事调解之间衔接工作机制,为民商事主体提供诉讼、调解、司法确认等“一站式”服务。

  纠纷解决机制是营商环境的“软实力”。营造国际一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广州以创新设立调解中心,跑出纠纷化解“加速度”。

  (撰文 钱明雅 戴卓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