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7日 来源:南方日报
“数字经济的核心是数字技术,要依靠数字技术的进步带动数字经济发展,以数字技术重塑产业发展优势。”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如是说。
10月26日,南方日报、广州大学、中德制造业研修院共同举办2023湾区数字经济与制造业创新发展论坛,众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齐聚一堂,共话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论坛上,广州大学和南方日报联合发布首份《中国上市公司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报告(2023)》,并在南方+客户端上线查询系统,公众可查询上市公司数字创新能力。
发掘数据价值
广东将实施数据增值增富工程
谭建荣表示,广东提出“制造业当家”,制造业是广东发展数字经济的基础,“制造业是信息技术等高科技的重要基础,离开制造业的数字经济,将是空中楼阁”。
他建议,以数字技术重塑产业发展优势,例如,数字经济发展和创新设计相结合,以创新为引领,制造业逐步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用数字化手段重组、优化、再造传统工艺。不仅如此,企业在强化质量、延伸服务、拓展市场等方面同样离不开数字技术。
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是数字经济时代构建竞争优势的重要引擎。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广州分院等单位从市场并购视角探索开展的“企业数据资产溢价指数”研究结果显示,数据资产对企业估值提升作用日益凸显。其中,广东数据资产富集企业并购事件数和交易总金额均居全国首位。近10年,广东数据资产富集企业并购事件数量累计达222件,交易总金额近1300亿元。
“制造业企业要助推数据要素加速向数据资产升级迭代,推动业务创新和发展。”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数字产业处处长万淑萍表示,广东还将实施数据增值增富工程,推动数据惠民、数据强县、数据兴企;推广企业首席数据官制度,推动企业开展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贯标工作,指导企业加强数据管理、提升数据管理能力。
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跨界融合。“发展数字经济,需要政产学研媒各界携手合作。广州大学正奋力打造与数字经济相关的学科高地。”广州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魏明海说,广州大学非常重视数字经济研究,把数字经济、数字文化和信息技术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推动交叉创新发展。
破解转型难点
平台牵引加速中小企业“上云”
数字经济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广州大学社科处处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延平援引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数据表示,数字化转型浪潮中,走在前面的主要是大企业,这部分数量占比为74%,但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只占约26%。
中小企业如何破局数字化?平台牵引成为参会专家的共识。“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和能力,能承担起数字化转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失误。”财经作家吴晓波指出,数字化相对成功的大企业,可以将相关经验服务中小企业,帮助后者规避风险。
就在上个月,工信部发布2023年新增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下称双跨平台)名单,赛意信息旗下赛意谷神平台入选,成为广州首家本土国家级双跨平台。截至目前,赛意信息累计帮助约1500家大中小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
赛意信息副总裁、数字产品BG总裁刘伟超总结道,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问题主要是“不敢转”“不会转”,有必要通过构建一个通用平台,把相关业务的知识沉淀下来,以共享方式复制给中小企业,让后者有信心转型,“中小企业可以引入外援,借助平台企业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产品加速上云上平台”。
“我们是一家生而数字化的企业。”SHEIN(希音)供应商管理负责人Kechang Ju也表示,服装从产品设计、面料选择再到生产交付,涉及的业务链条特别长,为此,SHEIN将数字化经验延伸到上游和整个产业链企业,推动珠三角不少服装小微企业,在经营、管理、产品制造等方面用上了数字化手段。
数字技术方兴未艾,近年来,AI大模型的出现更是为产业数字化带来了新的动力。
“大模型可以训练行业70%的共性知识并且可以重复使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都能从中受益。”华为云赋能云总经理陈玙指出,随着技术的日趋完善,大模型也将从大企业普及到中小企业,数字化进程会加速。
而在中科摇橹船创始人、董事长郑道勤看来,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很多诱惑,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比如是要做一个部件商还是产品商、装备商还是集成商,对中科摇橹船来说,最终决定发挥自己的特长,坚持围绕专精特新做到极致。
专精特新成为中小企业发力方向。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创新创业与战略学系主任郭斌指出,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国创新系统当中不可或缺的构成,这种创新并不仅仅体现在产品和技术上,还从商业模式、组织创新等综合视角形成了创新驱动。
抢抓市场新机
产业链出海共建“一带一路”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此次论坛上,数字经济出海成为专家学者关注焦点。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继森说,近年来出海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成为众多中国企业的一个选择,在东南亚、非洲等地,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当地布局投资、设厂生产,逐步扎下根来。
他表示,非洲很像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状态,很多基础建设领域都表现出极大的市场机遇。在非洲,传音等中国企业早已在当地扎根,而在东南亚,由中国企业家在印尼创办的极兔速递,已经实现反向输入中国物流市场,并在中国物流企业全球化的布局中占得先机。
就在前不久,吴晓波也走访了多个东南亚国家。他注意到,中国制造企业向东南亚进军,与当年欧美日等国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是完全不同的路径,“比如五菱进入东南亚,并不是将广西等地的生产线拆过去,而是在当地建设同样先进的生产线,智能化工厂全面引过去后,当地制造业的成长速度会快很多”。
在吴晓波看来,当前中国企业前往东南亚布局还存在一定的挑战,包括产业工人尚不成熟,研发中试能力薄弱,产业集群及配套能力弱,缺乏本土制造业巨头及品牌和大型资本市场等。他建议,有意“走出去”的企业,可以“抱团出海”,建设以中国工厂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基地,同时以风险投资和产业资本的方式,帮助当地企业发展壮大;发挥中国的互联网经验,参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延伸
首份中国上市公司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报告出炉
广州大学和南方日报数字经济创新管理研究团队通过梳理5000多家上市公司,遴选出中国2301家上市公司作为数据采集对象,收集2018-2022年有效专利数据60余万条,从全国、省(区、市)数字经济各个行业类别、不同类型企业等多维度全景式分析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态势,最终发布首份中国上市公司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报告。
从入围企业来看,广东省数量最多,有491家企业,表明广东是数字经济相关企业大省。其次是江苏、浙江和北京,分别有326、310和229家企业,四省市数量超全国样本六成。上海和山东数量超百家。
综合创新水平前500强企业中,广东以150家数量独占三成,江苏以66家位列其后,北京、浙江和上海分列第3到5位,数量分别为55、49和29件。
综合创新水平前20强企业中,京东方、珠海格力电器、中国工商银行分列前三,北京、广东、浙江分别有6家、5家、3家企业入围,闽鄂苏鲁川渝各有1家企业。
(记者 葛政涵 许宁宁 柴亚娟 周中雨 昌道励 郜小平 见习记者 梅子仪 统筹 程鹏 郜小平)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