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城市 > 广州分站 > 大图新闻

广州出台12条举措加大力度吸引外商投资

2024年01月04日 来源:南方+

[ ]

  日前,为进一步提升广州市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集聚辐射能力,《广州市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正式印发实施。

  《若干措施》从高质量吸引和利用外资、高水平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创新外商投资促进工作机制等方面提出12条政策措施,持续增强外商投资广州的信心和预期。

  外资向来是广州经济发展中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2023年1-10月,全市新设外资企业5150家,增长83.1%;高技术产业实际外资占全市比重超过一半,同比增长44.4%,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增长93.8%。历年在广州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累计已达345家。

  为外商投资“划重点”

  促进外资向实体经济集聚

  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若干措施》明确广州将加大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利用外资力度,促进外资向实体经济集聚,打造国际一流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服务经济中心。

  其中,在生物医疗领域,提出在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加快生物医药领域外商投资项目落地投产,鼓励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在广州开展境外已上市细胞和基因治疗药品临床试验;优化已上市境外生产药品转移至境内生产的药品上市注册申请的申报程序;持续打造华南生物材料出入境平台,缩短生物材料通关时间。

  立足于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广州将安全有序放宽科技服务、专业服务、批发和零售服务、商务服务、物流运输服务、居民服务、教育服务、金融服务、健康医疗服务、电力能源服务、电信服务、文化服务、法律服务等领域的准入限制。

  同时,深化与港澳地区服务业合作,推动港澳法律、涉税、金融、建筑设计、规划、医疗等服务业专业人士在穗便利执业,并积极争取港澳服务提供者在南沙新区独资举办非学历职业培训机构。

  《若干措施》还为外资提供更多发展平台,例如,在南沙湾、庆盛枢纽、南沙枢纽先行启动区等重要载体建设中积极引进重大外资项目。强化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国际金融城、天河中央商务区、广州空港经济区等重点开放平台外资集聚优势。

  广州还将优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整体布局,鼓励外商投资企业深度参与地标性商业综合体、重点商圈建设,通过技术创新、产品更新、场景优化等方式积极投资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特色文商旅、养老服务等消费领域。

  “加码”投资奖励

  保障外商投资合法权益

  加大外商投资吸引力度,既要让外商看到“广州机遇”,也要为外商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让外商安心投、放心投、愿意投。

  对此,《若干措施》明确,要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落实政府采购法,按要求开展保障经营主体公平参与政府采购活动专项检查,依法受理并公平处理外商投资企业关于政府采购的质疑和投诉。

  《若干措施》强调,要保障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平等适用本市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各区政府及有关部门不得排斥或歧视外商投资企业及其产品和服务,不得对外商投资企业享受政策设置额外条件。

  为促进国际商务人员往来便利,广州将对来穗外籍高层次人才、外籍高级管理人员、创新创业团队的外籍成员、外籍技术人才以及来穗从事必要经贸活动人员,为其本人和家属提供签证申请、入出境、停居留等便利。对重大项目和重点商务团体外籍人员来穗予以专项服务跟进。同时,提高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在公共交通、金融服务、医疗保障、互联网支付等场景应用便利度。

  对于外商投资的奖励和优惠,广州也释出一系列“加码”的举措。

  一方面,落实中央、省外资重大项目财政专项奖励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项目,按获得省财政利用外资奖励的一定比例予以配套支持。同时,鼓励各区按相关规定在市财政奖励的基础上另行安排奖励,并全面落实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和《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鼓励“一项目一议”

  创新外商投资促进工作机制

  《若干措施》提出,要全力营造“一键启动”的创业环境,“即连即用”的投资环境,“有呼必应”的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市招商工作联席会议、市领导联系跨国企业直通车、稳外资工作专班等机制作用,全流程跟踪服务重点外资项目,加强要素支撑、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推动项目早签约、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鼓励各区采取“一项目一议”方式对外资大项目依法给予支持。

  此外,《若干措施》鼓励市、区两级外商投资促进部门探索更加有效灵活的用人机制和薪酬制度,努力形成政府、引资机构、商协会、中介机构、产业链龙头企业等多方参与、灵活高效的外商投资促进协调联动机制。

  广州也计划进一步拓展境内外招商服务工作。《若干措施》中提出,要扩大外商投资服务工作站网络,在重点展会设立投资广州服务站,提升外商投资服务水平;持续打造“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品牌,发挥广交会等境内外展会作用,以会为媒开展招商引资,促“参展参会商”变“投资商”,针对性开展项目洽谈、对接活动。

  (记者 黄舒旻)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