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城市 > 佛山分站 > 最新动态

深化粤港澳多领域合作 推动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2024年01月26日 来源:南方日报

[ ]

  “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来内地学习、就业、生活”“深化粤港澳三地医疗人才交流”“抓住高水平推进五大都市圈建设机遇,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做实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大会期间,不少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代表在感到振奋之余,聚焦报告中关于“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的部署,立足自身领域,结合自己所在城市发展情况分享观点、提出建议,共同为加快建设世界级的大湾区、发展最好的大湾区献计出力。

  持续推进三地民生领域合作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从粤港澳三地发展所需、民生所盼出发,持续推进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合作,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来内地学习、就业、生活,促进粤港澳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有助于增强他们对祖国的向心力。省人大代表、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交流中心主任翁浩洁介绍,近年来广州市实施“百企千人”港澳台大学生实习计划,累计发动了1388家企业,提供6258个实习岗位;累计有5256名港澳台生报名实习,1209人上岗完成实习。去年,广州开展了“青春同心来广州”——港澳青年知行湾区人文交流系列活动,翁浩洁也带领团队接待了66个港澳交流团,共计5788名港澳青年参加交流活动,推动香港城市大学等把交流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

  “不过,目前大湾区青少年交流主要是港澳青年来粤参观为主,我建议建立粤港澳青少年双向交流的工作机制,推动内地青少年积极前往港澳回访,巩固和升华友谊。”他说,对于乐团、体育团体等主题特色鲜明的青少年团体,可以结对长期互访交流,助力促进粤港澳青少年交流工作高质量发展。

  缔结“姊妹学校”是推动粤港澳教育合作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粤港澳“姊妹学校”已增至1455对。省人大代表、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湾区学校执行校长刘佳表示,今年各结对学校之间都将在管理、师生、课程等多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和互访,大湾区教育人才交流互访的渠道将进一步拓宽。

  刘佳认为,可以让大湾区更多基础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孩子通过实地走访科技企业等方式,接触到前沿的科学技术,了解科技创新发展方向,“这对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近年来,“健康湾区”建设不断推进,粤港澳三地医疗卫生合作持续深入。省人大代表,省第二人民医院(省卫生应急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刘红梅说,去年“粤港传染病与感染控制交流项目”在省二医启动,“类似的交流活动,能为两地医疗专业人员提供熟悉彼此工作环境的机会,同时也促进了先进经验和技术的共享。”她建议,今后可以组织更多中长期的交流培训计划,持续深化粤港澳三地医疗人才交流。

  抓住高水平推进五大都市圈建设机遇

  去年,广东发布了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要高水平推进五大都市圈建设,形成区域互补、协调发展新优势。

  “惠阳临深临莞,产业基础较好、发展空间足、成本优势明显,有条件成为大湾区的投资洼地和创业热土。”省人大代表、惠州市惠阳区委书记谭星海表示,惠阳区将通过“深圳总部+惠阳智造”“深圳研发+惠阳转化”“深圳孵化+惠阳成长”等模式,导入绿色低碳产业与深圳协同发展。同时,努力构建起外联内畅、集约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人才、科技、资金等资源要素在区域内更加通畅流动,为惠州融深融湾提供更强的支撑力。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惠州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这对惠州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打造绿色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省人大代表、惠州学院副院长魏晓慧透露,目前惠州学院正在筹备建设能源学院,拟新增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储能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希望能加大力度支持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让学院为惠州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贡献应有的力量。

  “高水平推进五大都市圈建设,对于中山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也有助于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省人大代表、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岳巧云建议,中山应努力提高城市竞争力,加大产业科技创新投入,鼓励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科技成果应用;增大对教育、人才的投入,加强和大院大所的合作,为高科技人才提供发展平台;注重技术技能人才的引、培、留、用,为产业科技成果落地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

  (记者 曾美玲 钟哲 尚黎阳 黄进 周欢 崔璨)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