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首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出炉。7月12日,广东省工信厅发布《关于公布2023年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的通告》,经各地级以上市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组织申报推荐、资格初审、专家评审、现场考察和公示,确定了35家2023年度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入选集群为县域支柱或特色产业
根据今年2月底出台的《广东省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暂行办法》,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是定位在县级区划范围内,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主导产业聚焦、优势特色突出、资源要素汇聚、协作网络高效、治理服务完善,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办法设定了申报集群的基本条件,如集群主导产业为所在县域的支柱或特色产业,近三年产值均在40亿元以上,中小企业产值占集群总产值高于70%,主导产业占集群总产值比例高于70%,产值年均增速高于10%。
申报集群应重视研发持续投入,近三年中小企业研发经费年均增长高于10%。同时,突破一批主导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有效发明专利年均增长率不低于15%,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不低于15个等。
本次入选的35家集群分别来自广州、深圳、佛山、韶关、梅州、东莞、中山、江门、阳江、湛江、茂名、肇庆、清远,产业极具地方特色。
其中,佛山市顺德区机器人制造及系统集成产业集群正迈向千亿级,初步形成北滘、大良、陈村等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库卡、发那科、ABB、安川、川崎等世界机器人排名前五的行业巨头先后以落户或合作形式进驻顺德,并涌现了隆深、嘉腾、科凯达、利迅达等细分领域的标杆企业。
当前,广东正大力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深圳市南山区智能终端芯片设计产业集群也成为重要的支撑之一。集群引入粤港澳大湾区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公共平台、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学院等创新平台和科研院校,并依托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与南山引导基金,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创新生态链。
都说“世界刀剪看中国,中国刀剪看阳江”,阳江市阳东区五金刀剪产业集群已形成集“生产企业、原材料、机械设备制造、热处理、贸易、物流和技术研发、质量检测”等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拥有众多国家、省、市级五金刀剪产业或领域的产学研创新联盟、研发机构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聚集了张小泉、王麻子、十八子等全国最有影响力的品牌。
在湛江,廉江市小家电产业集群近年来的生产规模、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都有显著提升。目前这里已形成包括产品研发、模具制作、配件生产、成品总装、质量检测、物流配送和内外贸易等在内的产业链条,并初步实现向价值链中高端发展。
将建立集群梯度培育体系
“推动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刘贤刚认为,这将有利于构建“点线面结合”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有利于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有利于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业内专家认为,产业集群是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是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单元,对于推进产业协作和资源共享、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提高产业组织效率、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首批入选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接下来如何“更上一层楼”?通告提出,集群要做大做强主导产业,进一步畅通产业协作网络,增强集群创新活力和产业链关键环节配套能力,着力培育优质中小企业,不断推进集群数字化升级和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深化开放合作,加快提升集群治理和服务水平。
同时,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制定和实施本地区集群发展规划和专项扶持政策,建立集群梯度培育体系,加大资源投入和政策供给,支持集群不断提升创新、数字化、绿色化、开放合作和治理服务能力,增强专业化配套水平。
办法还提出,支持集群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人才、技术、资本、资源等合作,以集群为单位参与国际合作机制和交流活动,建立贸易投资合作境外安全风险防控机制。
广东还将推动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与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同频共振、协同匹配、融通发展,细化和精耕产业领域,提升产业基础,构建系统和完备的集群,优化生产力布局,促进集群价值链整体提升,加快产业由集聚发展向集群发展全面跃升,培育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典范。
本年度集群认定有效期为2023年7月10日至2026年7月9日。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认定工作原则上每年开展一次,省工信厅将建立集群动态管理和跟踪监测机制。根据计划,“十四五”期间,广东将在全省范围内认定100个左右集群,引导和支持地方培育一批市级集群。
(记者 昌道励 许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