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城市 > 东莞分站 > 最新动态

东莞重大项目建设阔步“春天里”

2024年04月30日 来源:南方日报

[ ]

  四月春深,万物竞发。

  最近,东莞今年第一季度“成绩单”出炉——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752.68亿元,同比增长5.5%,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5.8%,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3.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其中,作为投资增长的“强引擎”,东莞重大项目一季度完成投资291.98亿元,同比增长19.1%,进度比去年同期快3.6个百分点,有力牵引带动了经济的“开门红”。

  今年是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关键一年。踩着春天的鼓点,东莞重大项目建设提档加速。看科创,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开建,将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看制造,总投资近100亿元的OPPO智能制造中心进入投用倒计时,将使特色产业链韧性更足活力更旺;看交通,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已实现22座车站主体封顶,向今年12月全线轨通和首列车接车的目标发起冲刺……一幅幅落实“投资年”行动、助推“百千万工程”向纵深推进的“春忙图”正徐徐展开。

  先进制造“向新行”

  激发镇村发展活力

  翻开一季度重大项目建设成绩单,“稳”和“进”是主旋律——已新开工42个重大项目,建成投产13个重大项目,其中产业项目11个,预计新增年产值61.77亿元。

  走进全市镇街、园区产业项目建设现场,扑面而来的,是越聚越多的新质生产力。

  在OPPO智能制造中心现场,600多名建设者铆足干劲、抢抓工期推进高级人才房主体结构建设。其所在的现代园区集生产、研发、办公、居住于一体,现场正进行精装修和外立面幕墙安装,预计今年10月首期启用。“项目将打造成具有标志性的科技创新和智慧园区,带动东莞市科创产业迈上新台阶。”OPPO中国中区总经理宋广胜表示。

  据介绍,OPPO智能制造中心作为滨海湾新区推进“百千万工程”培育特色主导产业的一大发力点,总投资约100亿元,将建设产品技术研发中心、5G产业研发中心、AI人工智能实验室、智能制造研发中心等,预计带动3万人就业,年产值280亿元。

  春日竞热潮。在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塘厦,临深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蹄疾步稳。在理士集团总部及储能系统产品制造项目现场,几栋绿网覆盖的楼栋主体已“初长成”,约900名工人正进行室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及外立面施工。项目负责人赵金平透露,项目将提前一个月竣工验收,争取年底投产运营。

  该项目投资11亿元,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预计年产值50亿元,将推进塘厦镇域主导产业“强链补链”、转型升级。

  满“电”出发,“生”生不息。依托较为完善的创新生态,松山湖正做好生物医药产业“大文章”,当前正推进全市首个生物医药主题专业产业园松湖药港建设,其中松湖药港一期“东莞市生物技术产业大厦”将于今年年中竣工交付;二期“东莞市生物技术产业园”已完成地质勘察,将于今年9月动工,届时将与一期联动打造全市生物医药产业转化平台和产业综合服务平台,为生物技术企业提供总部办公、中试生产制造、技术研发及相关配套服务。

  作为开发主体,东莞市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涛表示,二期项目为新型工业用地(M0)项目,对于园区土地性质的规划以及相关政策的深入理解较为关键,“在政府部门的指导及帮助下,项目在满足产业需求方面有了更合理的规划。”

  同样“医”路前行的,还有科学智汇城。

  “在政府各部门支持下,科学智汇城一期自2022年6月底取得立项批复,先后实现‘拿地即动工’、12个月主体结构封顶、16个月验收交付。”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科学智汇城一期预计今年6月竣工开园,科学智汇城二期的首期地块现已完成土地摘牌。围绕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一个立足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合成生物等领域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将从规划变为现实。

  今年,东莞还将加快60个现代化产业园区建设,力争全市“工改工”拆除不少于1万亩、推动城市更新投资700亿元,为镇域招引优质项目提供强有力支撑。

  个个透着“新”气,个个满载朝气。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不动摇,一批批新兴产业项目正持续释放东莞镇域、园区发展潜力,为全市经济筑牢底盘根基,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迈进,孕育未来高质量发展“春天的故事”。

  科创提档“春潮涌”

  释放城市发展动能

  项目牵引着技术、资金、人才,代表着一座城市前进的动能。作为东莞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松山湖在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中承担着重要使命。鸟瞰科学城“廊带”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科学装置、高校院所等串珠成链,成为提升东莞创新生态优势、集聚创新人才的“磁石”。

  被誉为探索物质材料微观结构“超级显微镜”的中国散裂中子源又上新,3月30日,在一期工程运行5年多的基础上,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启动建设。

  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二期工程将建11台中子谱仪和实验终端,建成后中子谱仪数量将增加到20台,并新建国内首台缪子实验终端和高能质子实验终端。二期工程预计将于2029年建成,建成后将在同等时间内能产生更多中子,装置研究能力将大幅提升,实验精度和效率将显著提高,可为探索科学前沿,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和产业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提供科技利器。

  占地179.6亩的香港城市大学(东莞)项目(一期)总投资10.92亿元,自2021年开工以来,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已于2023年8月顺利完成主体工程建设。近期,新的喜讯传来——香港城市大学(东莞)获教育部批准设立。目前,包括图书馆在内的配套设施正紧锣密鼓推进中,确保今年9月为学子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

  作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地与香港合作办学机构,该校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国际化人才高地、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引领策源新质生产力以及东莞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蓝图绘就,以“百千万工程”为引领,松山湖科学城正加速汇聚更多顶尖创新资源,以更大力度推动区域能级提升,支撑东莞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中抢占先机。

  交通工程“畅通途”

  推动人城共生共荣

  一季度,一批交通工程步履铿锵,正加快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综合环境,促进千万人口共生共荣。

  在东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项目现场,钢筋碰撞声不时从地下传来,工人们早早开始了新一天的劳作。

  “全线25座车站中,22座车站主体封顶,22座车站进行出入口风亭施工,18座车站进行装修安装。”东莞市轨道一号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轨道1号线线路全长57.46公里,预计2024年12月实现全线轨通和首列车接车,届时将与2号线组成“十”字线网,极大提高东莞轨道交通覆盖面,为东莞与广州、深圳地铁线网的连通创造有利条件。

  地面之下热火朝天,地面之上亦是一派繁忙景象——

  投资187.76亿元的常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投资175.84亿元的莞深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正全面开展路基土石方、桥梁基础及下构、隧道工程等施工,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提升全市东西向交通大动脉通行能力,进一步加强与广州、深圳互联互通……

  今年以来,东莞以头号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投资年”攻坚行动,落实“日调度、周协调、月督导、季点评”,建立投资激励机制和“红黑榜”,持续深化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一张表”保障重大项目及优质中小型项目超2000亩用地需求,及时发现、主动协调重大项目落地过程中的问题,以“店小二”式全周期服务推动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达效,不断在“百千万工程”赛道上跑马突围。

  接下来,东莞将继续发挥重大项目并联审批专班作用,持续强化服务保障和项目调度,推动新开工项目尽早动工、在建项目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招引谋划项目加快转化落地,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一批批重大项目建设踏“春”提速,加快将“施工图”转化为“实景图”,为东莞“百千万工程”注入澎湃动力。

  (撰文 龚菊 吴碧彤 郭文君)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