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城市 > 东莞分站 > 最新动态

东莞:打造一批湾区级标志性事件、示范性项目

2023年06月27日 来源:南方日报

[ ]

  连日来,激情似火的大湾区龙舟赛,高朋满座的荔枝文化节,让东莞奋勇争先的龙舟精神、宜居宜游的城市形象在全国持续出圈。

  打造一批湾区级的标志性事件、示范性项目;让改革硕果像东莞荔枝一样红遍山头;让创新像黄旗山一样成为东莞鲜明的城市标志……6月25日,东莞市委十五届六次全会召开,东莞市委书记肖亚非向全会作工作报告时,传递出东莞争先进位再创业的精气神,振奋人心。

  立足新起点、面对新形势、拥抱新变化,东莞应怎样加快转型升级,开拓发展新局面?东莞提出,要进一步激活改革动力、开放动力、创新动力,追赶大湾区“快车”,为全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东莞应有的贡献。

  东莞面临怎样的新形势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快车,正在以时不我待的快节奏向前奔驰。

  时代要求各个城市奋勇争先、斗志昂扬。省委全会后,广州提出要燃起二次创业的奋斗激情,“再造一个新广州”;深圳强调要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

  时代激励各个城市铆足干劲、开足马力。今年以来,广州仅南沙一个区签约的百亿元项目就有16个,深圳全力推进20个先进制造业园区和“工业上楼”项目建设,珠海、佛山一季度工业投资增长50%以上。

  时代鞭策各个城市抢抓机遇、不进则退。明年深中通道通车后,整个大湾区的企业、人才、资本流动将出现新的变化。如果不奋力往前冲,不仅赶不上大湾区这趟“快车”,还可能在新一轮竞合中掉队、被其他城市反超。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东莞清醒认识到,自身还存在不少差距和不足:例如新动能亟须培育壮大,战略科技力量还比较欠缺,新的产业支柱还没有立起来;抢抓大湾区大机遇还不够积极主动;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锐气明显弱化……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面临这些新挑战,东莞提出,要放眼国际大势,强化湾区思维,对标全国全省先进,把各项工作都朝着顶级、高配的层面去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这是东莞市委、市政府给千万市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东莞千万人口与城市共生共荣的价值认同。

  东莞激活怎样的新动力

  广东省委提出“锚定一个目标,激活三大动力,奋力实现十大新突破”的“1310”部署,这是真抓实干的施工图和落地落实的任务书。

  东莞也旗帜鲜明地提出:改革动力、开放动力、创新动力是东莞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最重要的价值追求。

  东莞因改革而兴。

  东莞先辈们敢为天下先,很早就打造了“三堂经济”“一条龙”办证服务、集资建桥等在全国响当当的改革品牌。如今东莞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形势更加严峻、问题更加复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要效率。

  东莞因开放而活。

  东莞有1.3万多家外资企业,外贸进出口总量多年排名全国大中城市前五。东莞将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强与湾区外的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经济圈等城市的经济联系;加强与湾区内城市的创新协同、产业合作,坚定不移发展开放型经济,通过高水平开放更好地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

  东莞因创新而强。

  东莞始终坚持以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从引进传统电子信息产业到抢占智能手机市场,再到逐步嵌入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背后都是一轮又一轮的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在支撑。这几年,东莞建设了一批大科学装置,引育了一批高层次人才,都是在为创新发展积蓄力量。

  让改革硕果像东莞荔枝一样红遍山头;让创新像黄旗山一样成为东莞鲜明的城市标志……谋划未来发展,东莞思路清晰、信心满怀。

  东莞实施怎样的新部署

  围绕激活改革动力、开放动力、创新动力“三大动力”,东莞作出一系列工作新部署。

  激活改革动力,把经济复苏的火烧得更旺。

  营造经济发展“小气候”,东莞有四个着力点。东莞从持续造市场氛围、持续促项目动工、持续抓工业投资、持续强企业信心四个方面,提出一系列目标。例如,塑造夜间经济、街区经济、水上经济、首店经济、潮玩经济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对投资30亿元以上的项目逐一建立专责小组,提升项目建设进度;以全市工业投资前150名项目为重点,建立从开工到投产的全链条跟踪服务机制。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转型,东莞有两个抓手。东莞将坚持“立新柱”和“促转型”两手抓。一方面,推动产业“立新柱”,围绕人工智能、低空互联卫星、固态电池储能等未来产业,找准“新赛道”,实施大招商;推进“20+60”现代化产业园建设,用3—5年时间推动全市不少于90个城中村改造,拓展新兴产业空间。另一方面,加快传统产业深度转型,围绕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家具三个重点产业,年内打造20个智能工厂(车间)。

  激活发展转型新动力,东莞框定了一批重点改革事项。东莞将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国资国企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打造可以对标广深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激活开放动力,把携手共进的“朋友圈”做得更大。

  拥抱大湾区,打开新格局。东莞清醒地认识到,大湾区建设始终是新时代东莞最大的政策机遇。东莞将坚持“点线面”结合加强与大湾区各城市的对接合作,拓宽莞港澳合作,深化与大湾区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助力东莞制造通全球。开辟新商路,聚焦中亚、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招引新外资,加强“世界500强”和港澳台侨商招商工作;发展新业态,大力推广跨境电商直播等新模式;拓宽新通道,开辟“香港贸易+东莞基地”出海新通道。

  激活创新动力,把高质量发展的根扎得更深。

  “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是东莞的城市名片。东莞从平台建设、企业创新、人才引育三个维度,加快完善科技创新生态。

  东莞将做大做强创新平台载体,以松山湖科学城建设为主阵地,加快散裂中子源、先进阿秒激光等大科学装置建设,推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纳入国家实验室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今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建设研发机构覆盖率达53%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9500家;激发塑造人才红利,深化新一轮“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落实百名博士人才计划,力争全年引育20万名本科以上学历人才,新增技能人才10万人次。

  千磨万击而斗志更盛,逆水行舟而信念弥坚。

  作为全省经济大市、人口大市、产业大市和对外开放大市,东莞打造一批湾区级标志性事件、示范性项目的雄心壮志,必将催生出一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果实。

  激活三大动力,追赶湾区“快车”,东莞的发展景象热烈升腾。

  ■声音

  肖亚非:做好“水经济”文章,开拓发展新业态

  6月25日,东莞市委十五届六次全会召开。在分组讨论上,东莞市委委员针对工作报告提出的“百千万工程”“水经济”“绿美广东”“村集体资产”进行了热烈讨论。

  面对市委委员的热烈讨论,肖亚非表示,“百千万工程”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具体到东莞,70%的资源集中在镇村,但是镇域、村域经济发展并不平衡。因此东莞要解放思想,把握发展的机遇,抓住新兴产业发展的风口;要提升城市综合环境,结合“绿美东莞”的发展目标,加强水利整治、污染整治,提升环境的质量,为招商做好软硬件支撑;要对标先进,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抓住当地的特色,做强农村集体经济;要加强基层治理,提升末端执行力,为企业做好保障和服务。

  在讨论现场,“水经济”成为热议的关键词之一。东莞市委委员、石排镇委书记詹志斌表示:“石排镇的水系非常发达,未来我们将探索如何将‘水资源’变成‘水经济’,计划通过专项债、基金等形式盘活水经济,同时考虑将水经济跟文旅产业相结合,比如建成民宿、企业商务洽谈的新空间等,这样不仅能实现城市品质升级,而且对产业升级有积极的作用。”

  肖亚非表示,东莞的水面、湖面、河面的质量好,水资源丰富,盘活水资源,发掘水经济,从而带动周边土地价值提升。优质的水田、农田不仅是单纯发展农业,还可以结合高品质的产业进行生态开发,例如在观光农业、水稻休闲农业周边划出一小片给企业建设小总部、推进科技研发等,开辟东莞农业发展的新路径、新方向。

  ■南方莞评

  冲刺东莞首个千亿镇

  长安如何踢好临门一脚?

  作为全国少数的市直管镇城市,镇域经济对东莞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也一直为各方所关注。在众多镇域经济中,谁将成为东莞首个撞线“千亿镇”?东莞市委十五届六次全会给出了明确答案:就是长安镇,时间是2024年。

  东莞市委书记肖亚非代表市委常委会作报告时明确提出:“推动长安明年顺利迈过GDP千亿元门槛。”

  当前,“千亿”这个GDP数据是镇域经济体发展的最新“上限”,迈入“千亿镇”则被外界视为镇域经济体的“巨无霸”。从全国范围来看,截至2022年底,共有佛山狮山镇、佛山北滘镇、苏州玉山镇和仁怀茅台镇进入“千亿镇”行列。

  作为珠三角经济强市,东莞是一座以镇域经济发达闻名于世的城市,不少镇常年居于全国千强镇前列,以“富可敌市”而名声在外。虽然镇域经济体数量较多,整体较强,但标兵在前、追兵渐近。以镇域经济见长的东莞,何时能有“领头羊”撞线“千亿镇”,不禁让人抱以更高期待。

  如今,在广东省委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战略下,东莞市冲击“千亿镇”建设雄心已一览无余。今年5月,东莞市出台落实“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该方案提出2025年,东莞力争形成2个“千亿镇”,2027年的目标是4个。“千亿镇”建设目标正成为万亿之城东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再把目光投向全国,从已经成功晋级“千亿镇”的镇域经济体来看,无不显示出“制造业的胜利”。其中,北滘镇依托家电这一特色制造业走出了镇域经济崛起的新路径,2021年,北滘镇家电业产值就接近3000亿元,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空调、电饭煲、微波炉、电风扇、饮水机生产基地;狮山镇作为全国首个GDP超千亿元的镇,拥有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高端装备制造、光电、新材料、有色金属、生物医药在内的支柱产业;玉山镇则是著名的制造基地;茅台镇则依托白酒产业成功突围。

  在强手如林的镇域经济体中,长安镇与“千亿镇”最为接近,2022年,长安镇以895.18亿元的GDP独占东莞镇街排名首位,被外界视为广东省第三个“千亿镇”强有力竞争者。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和智能手机生产基地,长安镇同样具有鲜明特质的制造基因和基础:

  一是产业基础雄厚。多年来,长安镇立足制造业当家,培育形成了千亿级电子信息、五百亿级五金模具加工两大特色产业。2022年,规上电子信息产值突破2100亿元;五金模具产值已经达到386.6亿元。

  二是产业链条完整。作为OPPO、vivo和小天才等响当当龙头品牌的“故乡”,长安共有智能手机上下游配套企业超过1000家,手机出货量占全世界的1/8。龙头企业以产业链、供应链为纽带,带动和牵引中小企业协同,形成了多层次的“产业雨林”。

  虽然长安离千亿只差“临门一脚”,但近来面对消费类电子产业进入周期性调整,全球范围内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作为外向型经济重镇的长安经济也面临下行的压力,经济发展仍承受不小的压力。

  化压力为动力,长安镇积极因时而变,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抢抓新兴产业风口。目前,长安镇正在全力打造智能视觉、新能源配套、电子大健康等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以上产业均超百亿元,其与电子信息和模具产业共同构筑“星月同辉”新产业格局,加快构筑“2+3+X”新兴产业布局,全力打造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形成新的产业支柱。

  长安镇立下目标:2023年GDP达到950亿元,工业总产值迈上3000亿元新台阶,新培育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可以预见,在2024年长安镇将向“千亿重镇”发起最后冲刺。

  在业界看来,“千亿镇”的出现通常意味着该镇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城乡融合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并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千亿镇”不但能产生产业和人才资源的集聚效益,进一步做强区域性经济引擎,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企业落户,还能提升自身与所在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增强品牌效应和竞争力。

  除了长安,东莞还有一批“千亿镇”后备力量正在摩拳擦掌、努力进位争先,它们正是东莞迈向更高水平的城乡发展和经济繁荣新的重要动力之源。

  (撰文 吴擒虎 何明强 叶永茵 欧雅琴 郑家琪 李家威 策划 郭文君 统筹 吴擒虎)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