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资讯 > 最新动态

“大湾区组合港”进出口吞吐量超24万标箱 实现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一举多得”

2022年08月05日 来源:南方日报

[ ]

  笔者从深圳海关了解到,截至7月底,“大湾区组合港”项目自2019年实施以来已累计开通线路21条,进出口吞吐量超24万标箱。据统计,2022年“大湾区组合港”新增6条线路,进出口吞吐量12.4万标箱,同比增长约4倍。

  为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优化大湾区物流流转,深圳海关创新推出“大湾区组合港”模式,自深圳关区内的“惠盐组合港”开始,这一新模式已逐渐从大湾区枢纽港拓展至各支线港之间,打造更加高效便捷的湾区海上物流大通道。

  深圳海关口岸监管处科长陈多介绍,“组合港项目的初衷是为解决大型国际货轮无法直接驶入珠江水道,货物必须通过驳船运至深圳港区,珠三角企业需要奔走两地海关办理转关手续并随之带来物流、时间成本上升的问题”。针对这一难题,深圳海关主动走访码头企业、船公司、地方交管部门和货主企业,深入调研了解水路中转全流程堵点,多次与大湾区各直属海关开展业务研讨对接,创造性推出“深圳枢纽港+珠江沿线支线港”的“大湾区组合港”模式。

  “大湾区组合港”模式能够充分发挥以深圳港为核心的大湾区水运“一盘棋”全局效应,有效促进深圳枢纽港国际航运资源和珠三角沿江港口腹地制造业货源进行深度整合,推动大湾区港口资源整合互补和要素合理分配,全面提升大湾区港口群整体竞争力。据统计,该模式每年可为企业节省2400万元报关成本,为班轮公司减少用箱成本超4500万元。同时,货物平均堆存期由5—7天缩短至2天以内。

  深圳海关积极推动“大湾区组合港”项目拓点提质增量,持续优化水路中转作业流程,支持水路驳船调拨,打通铁路场站与港口连接,以“水水中转+海铁联运”的方式解决了陆路拖车运输效率低的问题,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港区拥堵、尾气污染、道路安全隐患和噪声污染等问题,实现了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的“一举多得”。

  (记者 张光岩 通讯员 李思嘉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