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适逢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挂牌十周年。一直以来,南沙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积极推动贸易、航运、投资、金融、科技、粤港澳合作等各个领域改革创新,持续增强开放门户枢纽功能。
杜敏琪表示,将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支持南沙在高端人才集聚、规则衔接改革、人才创新创业、培养评价体系、人力资源服务等领域取得更大突破。
南沙自贸区挂牌后,国家层面先后出台了“广东自贸区金改30条”“大湾区金融30条”等文件,省市区也配套出台多条具体贯彻落实举措,涵盖跨境金融创新、外汇管理改革、特色金融发展、金融营商环境建设等诸多领域,助力南沙累计落地近百项金融创新成果,有力彰显改革开放试验田引领作用。
陈茂波认为,如果与美国比,粤港澳大湾区的体量和优势相当于纽约湾区与三藩市(旧金山)湾区加起来。“粤港澳大湾区往后的发展,我觉得主要的几个引擎,一个是金融,一个是创科,一个是高增值产业链、供应链这方面的服务。”
南沙是连接珠江口两岸城市群与港澳地区的枢纽性节点,我们将在空间上继续支撑基础设施“硬联通”,特别是与港澳地区的直连直通,加快规划建设南沙科学城,深化与港澳科技设施共享及联合创新,谋划港深西部铁路北延线直通香港,预留通用机场并研究港澳空中快线。
余雨生表示,在做招商引资工作时,都会带上澳门和横琴两地的营商环境宣传资料,向投资者进行解说。企业家们希望了解澳门和横琴的营商有什么需要留意的差异,如何发挥1+1>2的效果,进而可以为企业带来新的机遇。
随着DeepSeek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的AI产业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刘伟表示,DeepSeek的成功展现了中国本土AI人才强劲的竞争力,也让中国在人才竞争方面有了更大的底气,而大湾区作为中国科技发展的领头地区,利用AI赋能千行百业,将加速向高端产业发展的进程。
作为中央银行在粤分支机构,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将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引导市场综合融资成本稳步下降,为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营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
亿航智能首席运营官王钊表示,低空经济将在载人交通与文旅两大应用场景实现商业化,并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亿航智能将打造全新的空中交通生态,让低空载人飞行走进千家万户,推动低空经济爆发。
刘金成表示,锂电行业在市场力量的推动下,注意力更多地转向技术和质量,行业正迈向良性和理性发展的新阶段。他还表示,中国公司已在锂电行业积累了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亿纬锂能也加速了海外布局,与全球客户一起为全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
合作区城规建局将紧扣“澳门+横琴”新定位,推进琴澳硬联通、软衔接,落实4条预留联澳通道的空间位置和通道选型,同时加快琴澳智慧低碳共生新城市建设,不断开创合作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新局面。
1月14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广州开幕。会上,梁剑锋作为广东省政协会议列席人员香港青年代表,从减少人才流动障碍、加强航运能力、提升新型服务能力等方面提出建议。
提到陈延伟就绕不开国之重器——中国散裂中子源。18年前,他来到东莞参与这台“超级显微镜”的建设。如今,他作为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副总指挥,正在这片创新热土上为其迭代升级奔忙。担任省人大代表以来,陈延伟跳脱出科研人员和管理者角色,以更宏观的角度思索如何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创吸引力。省两会即将到来,他将带上一份沉甸甸的建议——加速布局南方先进光源,更好发挥大科学装置的集群效应,让人才、资金和创意涌入大湾区。
作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委会副主任,同时作为澳方公务员代表之一,合作区挂牌成立三年来,苏崑走向不同的国际舞台向世界推介横琴,参与、见证了琴澳一体化加速发展的历程。他感慨于横琴的蝶变,也深知要让横琴享有澳门一样的国际知名度,仍有较长一段路要走。
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是澳门发展的必答题。如何答好这道题?带着这个问题,南方网、粤学习客户端记者专访横琴半导体行业协会会长、澳门微电子协会及澳门产业技术研究院理事长余成斌。
赵德力表示,广东依托珠三角完善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以小鹏汇天为例,团队能在几十公里的范围内为大部分零配件找到供应链。
“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始终相伴相生。”着眼于大湾区未来发展,宋永华认为,应继续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科技创新中的先导性、驱动力作用,为此澳大将在横琴合作区设立新校区,让人才培养充分适应湾区所需,更好支撑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高地建设。